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科学合理用药农药包含哪些内容

科学合理用药农药包含哪些内容

?一、选准药剂,对症用药 :农作物病虫草害种类很多,每种农药及其不同剂型都有自己适宜防治的对象。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全面了解农药的性能特点和具体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才能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剂,做到对症下药。如杀虫剂中胃毒剂则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内吸剂一般只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触杀剂对各种口器害虫都有效;熏蒸剂只能在保护地密闭后使用,露地使用效果不好;防治真菌病害的杀菌剂对细菌病害效果不好,防治低等真菌病害的杀菌剂对高等真菌病害效果也较差。同时还要注意选用合适的药剂剂型。同种农药的不同剂型,其防治效果也有差别。通常乳油最好,可湿性粉剂次之,粉剂最差。保护地内使用粉尘剂或烟剂效果较好。

? 二、适时用药 :选择合适时间施用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有益生物、防止药害和避免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要掌握所要防治的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掌握田间实际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指标才可用药。不要简单强调"治早、治小",也不应错过有利时机。各种有害生物防治适期不同,同一种有害生物在不同的作物上为害,防治适期也有区别,使用不同药剂防治某种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期也不一样。如防治鳞翅目幼虫一般在3龄前,其他多种害虫都应在低龄期施药;防治气传病害,一般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保护性预防药剂必须在发病初期或前期用药;治疗性药剂用药也不能太晚;施用芽前除草剂绝对不允许在出苗后施用。

? 三、准确掌握农药用量 :准确掌握农药适宜的施用量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按农药使用说明书量取农药施用量,使用浓度和单位面积用药量务必准确。尽管某些农药在一定范围内,浓度高些,单位面积用药量大些,药效会高些,但是超过限度,防治效果并不按比例提高,有些反而下降,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出现药害,增加环境污染;农药用量过低,又影响防治效果,诱发病虫害的抗药性。因此,量取药剂决不能粗略估计,必须将施药面积、施药量和用水量准确计量。

? 四、准确掌握农药使用方法,保证施药质量 

? 采用正确的使用农药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农药的防治效果,而且能避免或减少杀伤有益生物、作物药害和农药残留。农药种类和剂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可湿性粉剂不能用于喷粉,粉尘剂不可用于喷雾,胃毒剂不能用于涂抹,内吸剂一般不宜制毒饵。施药要保证质量,喷雾作到细致均匀;使用烟剂必须保持棚室密闭;施用粉尘一定要避开阳光较强的中午。

? 五、 据天气情况,科学、正确施用农药 

? 一般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施用农药,同时注意气温变化。气温低时,多数有机磷农药效果较差;温度太高,容易出现药害。多数药剂应避免中午施用。刮风下雨会使药剂流失,降低药效,因此最好使用内吸剂,其次使用乳剂。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药标签是反映农药产品性能、特点、质量、使用范围和施用技术等重要信息的载体,是判断农药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农药使用者科学安全使用的重要途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种农药的英文字母表示的含义及配比方式。

1.可湿性粉剂——WP

在使用时首先应加入少量可湿性粉剂,边搅拌边加药,不可一次加药过多,以免搅拌不匀,将配好的母液倒入已装一半水的喷雾器药箱中,再加满水,搅拌均匀即可喷洒。

2.可溶颗粒剂——SP

可以加水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喷洒。

3.乳油——EC

由农药原药、溶剂、乳化剂经溶解混合而成。入水后可分散成乳剂的油状均相液体农药剂型。

4.水分散粒剂——WDG

水分散粒剂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悬浮液的粒状剂型。

5.干悬浮剂——DF

干悬浮剂是由有效成分与多种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与悬浮剂同样的特性和优点,不同的是干燥的粒状,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使用更为方便。

6.浓溶剂——stockemulsions

是液体或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微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与水稀释后形成乳状液的乳油不同,而是乳状液的浓溶液。

7.浓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

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水相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深度粘稠剂型。

8.水剂——aqueoussolutions

农药原药的水溶液剂型,是药剂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药剂浓度取决于有效成分的水溶解度,一般在使用时再加水稀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