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垃圾,保护环境?
垃圾先进入预处理系统进行全自动筛选,挑出里面体积较大、较硬的杂质,因为收回来的厨余垃圾,里面可能混进了玻璃瓶、塑料瓶这类杂物,如果不先筛选出来,可能会损坏后端的处理设备。回收的厨余垃圾经过预处理后实现油、水、渣分离,并将残渣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从而避免了厨余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可能造成的威胁,实现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
这些垃圾,经过技术处理,产生的废气、废水可实现完全达标排放,而干渣通过生物发酵之后,将会转化为有机肥料,可用作苗木绿化、土壤改良等,整个过程就可以做到干净环保。预估150吨厨余垃圾可产生15吨有机肥,整个过程垃圾减量率可以达到90%。生产出来的肥料通过售卖给园林绿化公司、苗木种植商和有机肥料厂,还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仅仅是一类垃圾的处置方式,不同的垃圾又有相对应处置方式,环保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工程,可以从自身做起,垃圾分类开始。
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方式过去主要是填埋法、焚烧法,现在大部分是厌氧发酵、好氧堆肥法。据业内专家分析:露天堆肥处理投资少、操作简单,但产生的气味和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填埋处理是大多数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不仅占用土地,对环境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也构成严重威胁;焚烧处理生活垃圾还存在“两高一低(含水量高、有机物含量高、热值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餐厨垃圾引起的。
《规范》)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和公众对垃圾焚烧厂的技术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技术规范的有些内容已不适应现在的技术发展和环保要求.另外.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主要问题有: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工程技术、 城市生活、环保要求 、垃圾焚烧厂 、市场化运作 、环保意识。我国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成功运行以来,又经历了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使得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一些城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与自筹相结合或地方企业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引进焚烧、烟气净化与自动控制在内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筹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厂,这类垃圾焚烧厂存在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投资较高,建设周期较长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内不少地方较早研制了一批小型焚烧设备,这些小型焚烧设备、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二次污染控制方面也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科研院所应用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制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焚烧设备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设备制造厂也在吸收国外焚烧技术、设备的经验,研制国产焚烧设备。在这种背景下,制定适合国情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2.术语;3.垃圾处理量与特性分析;4.垃圾焚烧厂总体设计;5.垃圾接收、储存与输送;6.焚烧系统;7.烟气净化与排烟系统;8.垃圾热能利用系统;9.电气系统;10.仪表与自动化控制;11.给水排水;12.消防;13.采暖通风与空调;14.建筑与结构;15.其他辅助设施;16.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17.工程施工及验收。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术语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2.增加了对厂区道路设计和绿地率的要求;
3.对垃圾焚烧系统增加了节能减排和安全要求的内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