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山茶的栽培始于何时?

中国山茶的栽培究竟始于何时,国内外茶花学术界对此都非常关注。我国有几本茶花专著,都说春秋末期吴王夫差的梧桐园中栽有山茶。2001年笔者去四川考察古山茶时,曾向最早发表此说的作者请教,结果未得到确证。后来,又去了苏州市(古代曾为春秋时期吴国都城)找到有关文物、档案部门查阅了许多古代地方志等古籍文献,也均未发现有梧桐园种山茶的记载。

中国山茶的栽培始于何时?

2002年初,我们编著《中国茶花文化》专著时,在《四库全书》中查到了宋初陶榖撰写的《清异录》,其中辑录有张翊的《花经》。张翊在《花经》中将许多花卉按“九品九命”的等级进行排列。而山茶被排列为“七品三命”,即第七等。这至少说明:其一,当时山茶已从野生进入人工栽培;其二,当时山茶已成为公认的名花;其三,当时山茶已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性花卉了。

张翊的《花经》究竟成书于何时?笔者在绍兴图书馆新购置的一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发现了一篇明代陈诗教的《花里话》。《花里话》中也引录了张翊的《花经》,内容与《清异录》所引的《花经》一字不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引录的前言第一句写着:“蜀汉张翊好学多思致,尝戏造花经……”。至此我们可以认定,张翊是三国蜀汉时期(221—263)之人,而当时蜀汉的疆域,占有今四川、云南的大部分,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早在1800年前的三国蜀汉这些地域,山茶已成为人们喜爱的花卉了。中国山茶由野生进入人工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1800年。我们把这一结论写进了《中国茶花文化》一书,许多专家对此表示了肯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丽芳研究员在书面审稿意见中写道:“把茶花的栽培历史追溯到三国时代(1800年前),给中国以及全世界的茶花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中国花卉协会江泽慧会长在序言中更是写道:“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确凿的证据,将中国茶花栽培的历史,由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提前到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

种植茶树最早起源于中国。

茶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明且享用的饮料,“始于神农时代,闻于周公时期,繁于唐代,荣于宋朝”。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还是饮茶、种茶、制茶,皆渊源于我国。第一个发现茶的人:“中华茶祖”神农氏

神农氏是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奉为祖先的“三皇五帝”中的“炎帝”,相传出现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曾发现五谷,教先民农业种植,被尊为农业之神。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茶。

远古时代,人类以采摘野果、捕食野兽为生。那时苍茫的大地上长满了奇花异草,但良莠难分,一不小心就会误食有毒的花草而中毒。神农氏决心亲采百草,以身试毒。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O. Ktze.),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瓣阔卵形;萼片阔卵形至圆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