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上鳞翅目害虫有哪些防控技术?
蔬菜鳞翅目害虫主要是以幼虫为害,通过咀嚼式口器咬食植株各部分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如甘蓝夜蛾、小菜蛾等通过咬食叶片,造成蔬菜残缺不全。(1)田间管理。高温季节要及时灌溉,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既促进蔬菜生长,又恶化了夜蛾科害虫的生活环境,降低其种群密度;清洁田园,铲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有效虫源。(2)物理诱控。针对某些鳞翅目害虫对特定光波、昆虫性信息素的趋性,在田间布放杀虫灯、性诱剂进行诱杀。(3)科学用药。选择植物源药剂、昆虫病毒、抗生素类药剂或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在害虫卵孵盛期及低龄幼虫期施药,施药的最佳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
蔬菜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有哪些?
1、药物防治
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等。
2、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春季花卉上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
蚜虫生活习性
蚜虫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分为甘油三酸酯,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
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蚜虫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前提。病虫害预防是利用各项农业栽培技术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预防工作多是有益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栽培措施,一方面可减轻病虫为害,一方面有利于蔬菜的高产优质,一举两得,而且费工不多。预防工作及时,减轻了病虫害,不但降低了防治工作中药剂的投资,而且避免了农药污染。 2. 加强农业防治工作选播无病虫种子,种子处理。实行轮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进行深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保持田园清洁,注意保护地的温湿度控制,调整蔬菜的播种及收获期,以躲避病虫侵染及为害适期而减轻病虫为害。 3. 培育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应用抗病虫品种还须因地制宜地选用,且要了解新育品种的栽培特性,做到良种配良法。 4. 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菌治菌、以病毒治病毒等。它的特点是对蔬菜作物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具有长期控制的效果。 5. 物理防治包括灯光诱杀、冷纱覆盖、温度处理种苗、色光诱控害虫、保护地调节、高温杀菌、小气侯调节等。是利用蔬菜病虫对温度、光谱、颜色、声音等的特异反应和忍耐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以诱杀、驱避两种方法应用得较为普遍。 6. 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尽管化学农药存在着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但它也有其它防治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如速效、广谱、使用方便、适于大面积应用和可工业化生产等。现在,已有许多农药对环境和天敌安全,而对害虫高效。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只要合理,且了解所用农药的性质和防治对象,掌握用药的最适时期,就能达到用药少、防效好的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