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浚县利鑫养猪场灾后重建有哪些补贴

浚县利鑫养猪场灾后重建有猪场的基础设施补贴。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浚县利鑫养猪场,对于采用现代机械化养殖的猪场,得到机械设备的补贴。引进良种母猪补贴,引进良种母猪每头补贴400-600元,贷款贴息50%。

浚县利鑫养猪场灾后重建有哪些补贴

河南滑县“欧阳中学”

浚县利鑫养猪场今年享用了以下补贴:

1、基础设施补贴,除了有猪场的基础设施补贴之外

2、对于采用现代机械化养殖的猪场,还将得到机械设备的补贴

3、引进良种母猪补贴,引进良种母猪每头补贴400-600元,

4、贷款贴息50%。

城关镇位于东经114度,北纬35度的黄河故道,北界浚县,南界老店乡,东与枣村乡接壤,西界小铺乡和道口镇。西邻县城,辖76个行政村,设74个农村支部(共分八个区,区名与村名附于后),1300名农民党员,8.02万口人。安长、新濮公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几千年的璀璨文明。

城关镇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的明福寺塔、欧阳书院、李文成攻城遗址、滑伯墓、魁星阁等历史遗迹,见证着城关镇的历史变迁。除此之外,镇辖区内有河南省滑县师范学校、滑县二中、滑县卫校、滑县农机学校、滑县财政局、滑县劳动局、滑县人民银行、滑县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滑县法院、滑县盐业局、滑县汽车站、滑县土产公司、滑县交警队、滑县建设银行等几十个市、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高档餐饮服务网点达到15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关镇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关镇独有的地理优势加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引导,农、工、商空前活跃,交通、电信、财政、金融、教育、文化、卫生等发展迅速,庭院经济迅速崛起,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城关人以雄厚的农业基础为条件,充分发挥优势,按照“优化种植、突出畜牧、兼顾林果、发展食用菌”的农业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决策,合理布局,确立并发展了三大主导产业,一是以牛、羊等食草型动物为主的畜牧养殖业,重点培育出了以四联肉牛养殖公司、董东顺发养猪厂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有效地带动了全镇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二是以一年三熟、四熟为主的间作套种业推广到1.8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4万亩;三是“两瓜一菜”模式为主的温棚农业发展到600栋,从而使粮食、油料、瓜菜、畜牧产品产量得以大幅度增长;林果业从更新改良品种入手,凯特杏落户城关,得到了长足发展。

城关镇始终把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突出来抓。乡镇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造纸、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几大行业。截止目前,四联肉牛公司、董东顺发养猪场、城关一街纸厂、贾固纸厂、滑县宏发造纸厂、砖瓦窑场、城关机械厂等乡镇企业已有二百余家,拉动了城关镇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引进了亿隆面粉公司、强劲内配公司、绿塑科贸公司、舜通有限公司等10多个项目,为全镇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关镇的畜牧业使城关镇的名声远扬至五湖四海。镇区内商店林立,商贾云集,各类商业网点达到1000多个,建成瓜果蔬菜批发市场、畜产品交易市场、木材批发市场等6个市场,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城关镇始终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电力、交通、通讯条件不断改善,滑县电力调度中心、十一万伏和二十二万伏变电站落户城关,龙门路、万寿路、道城路、南环路、北环路、人民大道、道康路段进行了拓宽改进,电信二分局也在城关安营扎寨,科教文化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投巨资扩建了镇一中(城关镇育新中学)、镇二中(城关镇欧阳中学)、镇三中、镇四中及育红小学(其中,育新中学与欧阳中学属于市级重点中学);镇敬老院创建成设施及管理一流的省级文明敬老院,村组文化、庭院文化、庙会文化等也百花齐放。到2000年,全镇有火龙、狮子、武术、竹马、高跷等民俗艺术表演队45支。

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实现85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镇村企业发展到1100多家;财政收入达到85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2397元。农民拥有拖拉机、收割机、机动三轮车、脱粒机等农业机械18700多台(件、套);拥有运输机械3500多部;全镇程控电话达到10000多门;外出务工人员达到7000多人;各类商业网点达到1200多个;在职编内教师 719人;乡村医疗网点140个,从事卫生医疗服务的人员 215人。城关镇人民在解决温饱后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团结一致,用更加坚实的步伐迈进21世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