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含磷高的肥料有哪些,对哪些作物有好处

含磷高的肥料有哪些,对哪些作物有好处

含磷较多的肥料主要有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磷矿粉等。1、磷酸一铵:磷含量约为60%,氮含量约为12%。2、磷酸二铵:磷含量约为53.75%,氮含量约为12.71%。3、过磷酸钙:磷含量约为12-20%。4、重过磷酸钙:磷含量约为40-50%。5、钙镁磷肥:磷含量约为12-20%,氧化钙含量约为25-45%,氧化镁含量约为10-15%。

一、含磷高的肥料有哪些

磷含量较高的肥料主要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磷矿粉等。

1、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又叫做普钙,磷含量大约为12-20%。

2、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简称为重钙,是一种高浓度的磷肥,磷含量大约为40-50%。

3、磷酸一铵:磷酸一铵又叫做磷酸铵,是一种以磷为主的高浓度速效氮磷复合肥,其中磷含量大约为60%,氮含量大约为12%。

4、磷酸二铵:磷酸二铵又叫做磷酸二氢铵,属于含氮、磷的复合肥,其中磷含量大约为53.75%,氮含量大约为12.71%。

5、钙镁磷肥:钙镁磷肥中除开含有磷元素以外,还含有钙、镁、硅等微量元素,其中磷含量大约为12-20%,氧化钙含量大约为25-45%,氧化镁含量大约为10-15%,二氧化硅含量大约为20-40%。

6、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中含有磷元素和钾元素,主要用作叶面肥使用,其中磷含量大约为52%。

7、磷矿粉:磷矿粉中的磷含量与磷矿粉的品位有关。

二、磷肥对哪些作物有好处

1、磷元素属于植物必须大量元素中(其余必须大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硫、钾、镁、钙、硅)的一种,所有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均不能完全离开磷元素。

2、常见对磷反应敏感的喜磷作物有甘蔗、甜菜、油菜、玉米、番茄、甘薯、马铃薯、萝卜、荞麦、豆科作物、果树等。其中油菜、荞麦、果树、豆科作物的吸磷能力较强,可以施加难溶性磷肥,而薯类作物吸磷能力较弱,一般选择施加水溶性磷肥。

3、磷肥主要以种肥、基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因此一般情况下,三分之一的磷肥作为种肥使用,三分之二的磷肥作为基肥使用,同时在生长后期时,叶面喷施磷肥。

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磷酸二铵是很多农友施肥非常偏爱这一款肥料,底肥基本上是必用磷酸二铵,甚至达到不用心里都不踏实的地步。

那么,磷酸二铵是什么肥料呢?磷酸二铵使用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磷酸二铵是什么肥料磷酸二铵是低氮高磷的复合肥料,在种植作物的时候,若是土壤中缺磷的话,合理的使用能起到增产的效果。

但要是连续使用的话,但却没有补充氮肥,效果就会明显的降低,这种肥料多用于小麦、棉花、水稻、花生、高粱、大豆、土豆、西瓜、葡萄、蔬菜、以及一些果树等等。

磷酸二铵使用禁忌1.忌与硫酸镁、硫酸锌、碱性肥料混用磷酸二铵与硫酸镁会反应形成磷酸镁沉淀,与硫酸锌接触后易生成一种磷酸锌,农作物的根系对这种磷酸锌很难吸收利用,造成肥料浪费;与碱性肥料混用仅会使氮挥发,还会降低磷的肥效。

2.忌撒施、浅施、水冲磷酸二铵有一定吸湿性,在空气中潮解,产生磷酸二氢铵和氨气,对作物会造成一定的气灼影响。

在一些高温,强光照的时间季节,也会自然分解成磷酸二氢铵和氨气,对作物造成气灼影响,不利于生长发育。

用作水冲肥时,磷酸二铵随着土壤径流流失,根系吸收不上,最终造成浪费。

3.忌与酸性肥料、酸性农药一起叶面喷施做叶面肥时不应与酸性肥料一起使用,酸性肥料中含有固化磷元素的元素,引起反应,降低肥效。

与酸性农药使用时,因为磷酸二铵为碱性,会影响农药药效,甚至造成药害。

4.忌种肥混合同播,宜分别播入,间隔一定距离磷酸二铵作种肥时,通常是在播种时将种子与肥料分别播入土壤,每亩用量一般控制在2.5-5千克,可保证幼苗期间对营养的需求。

使种子与肥料有一定间距,离种子斜下方2-3cm,不可让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避免发芽后幼根被高浓度肥料烧坏。

5.忌连年单一使用磷酸二铵磷酸二铵中氮含量本来就偏低,加上氮肥会流失、挥发,而作物对氮的需求量也比较高,如果常年单一使用磷酸二铵而不补充氮肥,会造成磷过量而氮肥不足的问题。

6.忌在碱性土壤中使用磷酸二铵在碱性土壤使用,磷酸二铵遇水使土壤碱性增大,这时候磷很容易被土壤固定。

用在碱性土壤上时,易与土壤中钙镁离子结合,造成土壤板结。

7.忌在硬水中使用磷酸二铵如果当地地下灌溉用水水质偏硬,里面钙离子含量高的话,磷易被钙离子固定,有效性大幅度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量元素(铁、锌、锰等)的有效性下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磷酸二铵是什么肥料及磷酸二铵使用禁忌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1.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吹脱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2.沸石脱氨法: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应用沸石脱氨法必须考虑沸石的再生问题,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烧法。采用焚烧法时,产生的氨气必须进行处理,此法适合于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氨氮的含量应在10--20mg/L。

3.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例如:气水分离膜脱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着离解平衡,随着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态比例升高,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NH3的气态和液态两项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即吕.查德里(A.L.LEChatelier)原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