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菟丝子与大豆的联系

菟丝子吸取大豆藤上的营养来维持自身。两味药中医讲都可以补肾,菟丝子为旋花科一年寄生性蔓草菟丝的种子,别名:黄丝、黄藤子、豆寄生。本品为补肾益精、壮腰强脊、养肝明目之圣药,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耳鸣、腰膝酸痛、小便频数、目暗不明等。

菟丝子与大豆的联系

说到菟丝子的药名来由,有着一段传奇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什么白玉兔、黑毛兔、灰毛兔他都养。因为兔子太多了,他专门雇了一个长工,并规定死一只兔子就扣掉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失手将一只白玉兔的脊骨打断,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到了黄豆地里。可财主还是发现少了一只兔子,逼着长工非赔不可。长工没办法,只好来到黄豆地想把受伤的兔子抱回来。可是他发现那只兔子能跑能跳,一点儿也不像受伤的样子。长工觉得这事很蹊跷,他决心“打破砂锅问到底”,弄清黄豆地里究竟有什么“接骨丹”?他悄悄地在一边看着,只见白兔频频伸着脖子啃食那些缠绕在豆上的一种野生黄丝藤的种子。过了几天,兔子的腰伤竟全好了。于是,他断定黄丝藤上的种子可治腰伤。联想到爹爹被财主打伤后腰,已经在床上躺了近三年了,便采回一些黄丝藤的种子,回家后天天给爹爹熬水喝。没想到,服用了10天,爹爹就能下床走路了。后来,长工干脆放弃了为财主养兔的活计,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医生,治好了许多病人。他想,这么好的药总该有个名字,因为它首先治好的是兔子,蔓藤又状如细丝,干脆就叫“菟丝子”吧。

菟丝子作为保健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圣济总录》载菟丝子丸(菟丝子、牛膝各等分,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日2次,黄酒送下),功专补肾气、强筋骨,是老年肾虚腰膝酸痛的常用保健医方。菟丝子又是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佳品。《医学入门》的五子衍宗丸(由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组成),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之功。对肾虚阳痿、早泄、精少无子及精血不足、须发早白者,均有良效。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以类取象,本身有补肾之作用。

1、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苗圃和花圃管理,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

2、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干并烧毁,以免再传播。在菟丝子发生普遍的地方,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拔除,以免成熟种子落地,增加竖年侵染源。

3、喷药防治:在菟丝子生长的5~10月间,于树冠喷施6%的草甘磷水剂200~250倍液,(5~8月用200倍,9~10月气温较低时用250倍)施药宜掌握在菟丝子开花结籽前进行。也可用敌草腈0.25千克/亩,或鲁保1号1.5~2.5千克/亩,或3%的五氯酚钠,或3%二硝基酚防治。最好喷2次,隔10天喷1次。

扩展资料:

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花卉苗木受害时,枝条被寄生物缠绕而生缢痕,生育不良,树势衰落,观赏效果受影响,严重时嫩稍和全株枯死。

成株受害,由于菟丝子生长迅速而繁茂,极易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影响花卉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营养物质被菟丝子所夺取,致使叶片黄化易落,枝稍干枯,长势衰落,轻则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全株死亡。

百度百科- ? 菟丝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