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股票有哪些
生猪养殖的概念股有雏鹰农牧(002477)、得利斯(002330)、唐人神(002567)、金新农(002548)等股票。
雏鹰农牧(002477):公司是一家大型养殖企业,已建立包括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种蛋生产、鸡苗孵化、技术研发、疫病防治等在内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产业链完整。公司主要生产生猪和家禽两类产品。其中生猪业务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拥有完整的生猪繁育体系,通过外购纯种猪和自繁种猪相结合,实现生猪的自主繁育和生产。
得利斯(002330):公司是以生猪屠宰,冷却肉及冷冻肉、低温肉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猪肉食品综合加工企业,拥有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及年产8万吨冷却肉及冷冻肉、近3万吨低温肉制品的生产能力。冷却肉及冷冻肉的产品品种多达100余种,并研制开发出火腿类和香肠类共100多种低温肉制品。
唐人神(002567):唐人神集团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团经过20多年的创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品种改良、安全饲料、健康养殖、肉品加工、品牌专卖”五大产业发展格局,在全国拥有40余家子公司。
金新农(002548):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猪饲料规模化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体系。2007-2009年,公司经营规模、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猪饲料生产企业前列。作为国内较早进入教槽料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公司在教槽料细分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豪赌!牧原产能疯狂扩张至7500万头!2023年养猪真的能赚钱吗?
温氏集团养猪加盟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你所在的市或县级行政单位内,没有温氏的服务点或者处于筹建状态服务点;
2、你养殖场所处位置与最近的温氏的服务点或正筹建中服务点距离约在30到50公里以外。
如果这两个条件不满足,一般来说就合作的希望不大。
震惊!“猪茅”牧原发威,2022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220亿元-1270亿元,是唯一一家破“千亿”的上市猪企,且整体养殖产能为7500万头/年左右!不得不说这业绩实在太“亮眼”了,而且该公司的负债率也由于第四季度盈利状况较好,将显著下降,一时间业内纷纷传出了质疑之声,疑似牧原数据“造假”。
放眼望去,其余上市公司业绩颇为惨淡,例如新希望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净利润预亏4.1亿元-6.1亿元;正邦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10亿元-130亿元,亏到即将退市;而温氏公告虽然显示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5.3亿元,但盈利是来自养鸡并非养猪,与去年不同的是,养鸡赚的钱刚好能填上养猪亏损的窟窿。
牧原“独占鳌头”原因!
众所周知,养猪业是个周期性、波动性很大的行业,对于养殖散户、上市猪企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牧原之所以能稳坐“猪界一哥”的位置,不仅在降本增效上下足了功夫,而且在经营上也更加灵活。
当新一轮猪周期来临后,牧原立马调整发展战略,只要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养殖利润,什么都能卖,在仔猪价格大涨时卖仔猪,大猪赚钱时卖大猪,这是许多中小散户、猪企都没有做到的。
2018年非瘟前,国内生猪养殖主体为散户。
但在非瘟爆发之后,国内大量能繁母猪死亡,众多养殖散户纷纷退出猪市,与此同时,规模养殖场大量涌入养猪业,年复一年,龙头猪企在生猪市场话语权越来越重,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猪价格走势。
据统计,TOP20猪企市场占比提升至21.41%,专家预计2025年上市猪企市场占有率高达40%,养殖散户处境艰难。
不过拥有着国家补贴的头部猪企也不是高枕无忧,例如曾经的养猪巨头雏鹰,惨遭退市的命运,黯然离开资本市场,而“江西养猪大王”正邦在逆势扩张下,也逐渐走下坡路。
在养猪规模化时代,降低成本是头部猪企的首要目标。
而养猪业主要分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以牧原为首的自繁自养;另一种就以温氏为首的“公司+农户”。
自繁自养养殖经营模式特点,企业自建养殖场、饲料厂,采用专业化养殖技术并雇佣饲养人员,拥有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繁育等全部生产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该养殖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证养殖企业对生产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实现智能养猪,但缺点就在于产能扩张相对重资产。
“公司+农户”,该模式下,公司负责品种繁育、技术指导、提供疫苗饲料、产品销售等环节,委托农户则负责在自有或猪用的土地上生产栏舍,并按照公司技术进行饲养,公司向农户支付委托费。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资产”,但在疫病防控、成本上稍逊自繁自养模式。
而在非洲猪瘟后,自繁自养的经营模式优点被放大,牧原因此一跃成为了猪业大佬,短短数年内,资产翻了几番。
近期,牧原披露了2023年资本开支,预计在100亿元-150亿元左右,包括养殖场、屠宰场的建设以及相关维修改造费用等,不仅如此还会加大智能化设备的研发投入,提升生猪养殖数字化智能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温氏进军预制菜赛道
对于巨头猪企温氏来说2022也是艰难的一年,虽然肉鸡出栏11亿只,达到行业内第一,但生猪板块却在亏损,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低迷,叠加饲料成本上涨。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温氏将继续向下延伸产业链,加大下游屠宰和食品加工的投入,不过此前预制菜就已经挤满各大农业公司,在强者云集的赛道上,温氏能否闯出一片天地呢?咱们拭目以待。
说来说去,养猪难题还是在降本增效、如何有效应对猪周期、把握出栏时机上,个人建议,养殖散户应重新认识自身优势,既然没有雄厚的资金链,那就只能在经营方式上更加灵活,才能不被残酷的猪市所淘汰,而大型猪企也不例外,除了拓宽产业链外,也要根据新一轮猪周期的特点制定经营策略,在生猪养殖行业走得更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