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科研平台

科研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科研平台

截止到2010年,已建成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分中心、2个部级检测中心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别为:1个国家薯类作物(木薯)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资所基地(分中心)、1个农业部热带作物种子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儋州)分中心、1个海南省热带农业种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海南省热带果树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种质圃

截止到2010年,已建成了1个较大规模的热带作物种质保存库,由6个热带作物种质圃和1个热带植物园组成的热带作物活体种质保存圃。率先在中国建成了总面积600平方米和总容量10万余份的热带作物种子低温保存中期库和离体保存库。建成了热带牧草种质圃(中国最大的热带牧草种质保存中心及牧草活体保存中心)、木薯种质圃、热带果树国家种质圃(儋州分圃)、热带蔬菜种质圃、热带花卉种质圃、南药种质圃等6个专业热带作物种质圃和热带植物园(儋州)组成的热带作物(含热带野生植物)活体保存圃。收集保存了包括热带野生植物在内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

实验室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2008年7月批准成立,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建设。

研究方向

(一)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评价

1.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2.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

(二)热带作物种质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

1.主要热带作物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

2.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挖掘热带作物的优异基因

(三)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1.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农艺性状评价技术体系,高效筛选

2.优化杂交组合和杂交技术

3.建立突变育种技术体系

4.构建高效基因转化体系

试验站

在云南德宏、广西武鸣、四川攀枝花、海南昌江和乐东等地建立了试验站,作为展示研究所成果与技术的窗口,开展区试、中试的稳定场所,加强与地方合作的纽带。

农业科技110服务站

2008年7月28日,在海南省科技厅和儋州市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的支持帮助下,举行了海南省农业科技110儋州市畜牧服务站挂牌仪式,正式开始筹建工作。

服务站配备7名专职技术人员,每天安排技术人员值班服务。服务站内设立专业技术小组,分别为牧草专业组,养鸡专业组,养羊专业组,养猪专业组,兽医组;每个专业组设立组长和组员,在接待求助时,值班人员不能解决的转交专业技术人员处理,跟踪回访由专业组技术人员跟踪回访。

截止到2010年,共接待来访、来电求助238人次,电话回访208次,下村服务30次。服务内容包括:猪饲料配方,猪疾病救治,种猪饲养管理,黑山羊种羊选购,羊补充饲料配方,舍饲养羊技术,羊病防治,牧草品种选择、种植及加工利用,养鹅技术,养鸡技术,种苗求购等。

陈学军,男,1966年生。198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分配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一直从事蔬菜栽培与育种工作,任蔬菜研究室主任;2003年考取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专业博士研究生,主攻蔬菜分子遗传育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