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苋菜的种植时间
栽培时间:苋菜从春到秋无霜期内都可栽培,露地栽培可从3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而大棚和小拱棚覆盖栽培可提早播种20-30天,即在2月下旬开始播种,并可提早上市30天左右。除早春栽培外,一般播后35天左右即可上市。
苋菜的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苋菜种植要根据不同季节品种的习性与消费习惯采用不同品种,冬季、早春采用抗寒能力强的红苋菜、花红品种,其它季节采用抗病虫害性强的花红苋菜与全绿苋菜。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宜选用早熟较耐寒的尖叶红米苋和尖叶花红苋等品种,4月上旬至5月下旬宜选红苋、大红袍和白米苋、柳叶苋等品种,6月上旬至8月上旬夏秋栽培宜选用较耐热的白米苋、柳叶苋、红苋等品种。
2、播种技术
(1)浸种催芽:苋菜种子在凉水中浸种24小时,浸种过程中需搓洗几遍,以利吸水。在冬季、早春将浸泡过的种子捞出,用清水搓洗干净,捞出沥净水分,用透气性良好的纱布包好,再用湿毛巾覆盖,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当有30-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其它季节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栽培。
(2)整地施肥:苋菜种植宜选择杂草少的地块,虽然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的土壤为佳,而且苋菜喜欢偏碱性的土壤,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25%复合肥50公斤,精耕细作,做成畦宽1-1.2米,沟宽0.3米,沟深0.15-0.2米的高畦。
(3)播种方法:苋菜的种子较小,播种掺些细沙或细土可以使播种均匀,每亩用种量0.25-0.5千克。可平畦撒播或条播,撒播的可用四齿耙浅搂或不搂,条播者春季可稍深、夏季宜浅,浅覆土,然后镇压,即可浇水,等待出苗。冬季、早春加盖薄层稻草保湿,再盖上一层地膜保温。夏季加盖防晒网。
3、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苋菜在冬季、早春出苗后揭开地膜和覆盖物,浇水后在大棚内再建小型拱棚,以利保温,在外界气温较低时于傍晚在小棚上加盖一层草帘保温。夏季出苗后,及时加盖防晒网,采取早盖晚揭。
(2)水分管理:苋菜在冬季、早春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浇水,并在齐苗后浇施一次0.2%尿素水溶液,以后7-10天追施一次,促进生长。夏季适当加大浇水量,一般在早晨、傍晚浇水。
(3)合理追肥:苋菜要进行多次追肥,一般在幼苗有2片真叶时追第1次肥,过10-12天追第2次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可施有稀薄的人粪尿液1500-2000公斤,加入尿素5-10公斤。
苋菜的功效
1、补血功效:对贫血症患者及老年血脉不足者来说食苋菜大有益处,绿色苋菜含的铁质是菠菜的2倍,红色苑荣含的铁质是菠菜的6倍之多。
2、补钙作用:苋菜的钙质含量是菠菜的2倍,而且不含草酸,不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尤其是苋菜的质地细软,非常适合小孩、老人补充钙质。
3、明目功效:苋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高于西红柿,植物蛋白含量也很高,能治目疾,可令视物困难者食而得见。
4、清热解毒: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都有一定的辅疗作用。
5、降压作用:苋菜具有降压作用,常食低钠高钾的绿色苋菜,能帮助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维持血压的稳定,故高血压患者可多吃一些苋菜。
6、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1.植物学特征 苋菜根系发达,直根系,主侧根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150厘米,分枝少。幼苗期,苋菜茎部质地较脆嫩,主茎生长点摘除后,侧枝可迅速生长。叶互生,全缘,先端尖成钝圆;卵圆形,长卵圆形或披针形,叶面皱缩,长4~10厘米;宽2~7厘米,有绿色,黄绿色,紫红色,绿色与紫红色嵌镶。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极小,顶生或腋生。种子极小,圆形,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27克。
2.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 苋菜性喜温暖,耐热力较强,不耐寒冷。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温度过高,茎部纤维化程度高。10℃以下的温度条件,种子发芽困难。
(2)光照 苋菜是一种高温短日照作物,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极易开花结籽。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夏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3)土壤、水分与养分 苋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较好。苋菜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水分充足时,叶片柔嫩,品质好。苋菜不耐涝,要求土壤有排灌条件。另外土壤肥沃有利获得高产。
3.品种 苋菜除野苋和籽用苋外,培养苋菜品种很多。依叶形可分为圆叶种和尖叶种。圆叶种叶圆形或卵圆形,叶面常皱缩,生长较慢,成熟期较晚,但产量高,品质好,开花抽薹晚。尖叶种叶披针形或长卵圆形,先端尖,植株生长较快,早熟,但产量低,品质较差。苋菜一般以叶的颜色分为绿苋、红苋、彩苋3种。
(1)绿苋 叶和叶柄绿色或黄绿色,叶面平展,株高30厘米左右,食用时口感较红色苋和彩色苋为硬。耐热性较强,适于春季和秋季栽培。
①上海白米苋 上海农家品种,叶卵圆形,先端钝圆,叶面微皱,叶及叶柄黄绿色;较晚熟,耐热力强,适春播或秋播。
②广州柳叶苋 广州农家品种,叶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向上卷曲成匙形,叶绿色,叶柄绿白色,耐寒和耐热力较强。
③南京木耳苋 南京农家品种,叶片较小,卵圆形,叶深绿发乌,有皱褶。
(2)红苋 叶片、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株高30厘米以下,叶面微皱,叶肉厚。食用时口感较绿苋绵软,耐热性中等。生长期30~40天,适于春秋栽培。
①重庆大红袍 重庆农家品种,叶卵圆形叶面微皱,蜡红色,叶背紫红色,叶柄淡紫红色。早熟,耐旱力强。
②广州红苋 广州农家品种,叶卵圆形,先端锐尖,叶面微皱,叶片、叶柄红色,晚熟耐热力较强。
③昆明红苋菜 昆明农家品种,茎直立紫红色,分枝多,叶卵圆形,叶面微皱,紫红色。
(3)彩苋 茎部绿色,叶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或在叶片上半部或下部镶嵌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叶面稍皱,株高30厘米左右。早熟,耐寒性较强,春播约50天采收,夏播约30天采收。适于早春栽培。
①上海尖叶红米苋 上海农家品种,叶长卵形,先端锐尖,叶面微皱,叶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叶柄红色带绿,较早熟,耐热性中等。
②广州尖叶花红苋 广州农家品种,叶长卵形,先端锐尖,叶面较平,叶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红色,叶柄红绿色,早熟、耐寒力强。
4.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与方式 苋菜为喜温耐热蔬菜,从春季到秋季的无霜期内都可栽培,春播抽薹开花较迟,品质柔嫩。夏秋播较易抽薹开花,品质粗老,华北及西北地区露地4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生长期30~60天。
苋菜为叶用菜,生长快,因此可在塑料大棚或节能日光温室春、秋、冬栽培;塑料小棚春、夏、秋栽培。苋菜生长期短,植株较矮,适于密植,可在主作物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中间间作或边沿种植,充分利用土地,提早供应。
(2)栽培技术;
①整地作畦 栽培苋菜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地块。采收幼苗、嫩茎和叶的一般进行撒播,播种前耕深15厘米,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千克。整地作畦的质量要求较高,畦面土壤必须细碎平整,否则影响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
②播种 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撤底土,再播种。早春播种,气温低,出苗差,播种量宜大,每亩3~5千克。晚春或晚秋播种,每亩播种量2千克。夏季及早秋播种,气温较高,出苗快且好,每亩播种量1~2千克。以采收嫩茎为主的,要进行育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
③田间管理 春播苋菜,由于气温较低,播种后7~12天出苗,夏秋播的苋菜,只需3~5天出苗。当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12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当第一次采收苋菜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应追一次粪,每次每亩施尿素5~10千克。春季和秋冬气温低时,可追施稀薄的粪稀,春季栽培的苋菜,浇水不宜过大,夏秋季栽培时要注意适当灌水,以利生长。加强肥水管理是苋菜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水肥跟不上,幼苗生长缓慢,容易抽薹开花,产量低,品质差。
苋菜田间杂草较多,每次采收后,需要及时将田间杂草拔除。
5.采收 苋菜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的叶菜。春播苋菜在播种40~45天,株高10~12厘米,具有5~6片真叶时开始采收。第一次采收结合间苗,拔出过密,生长较大的苗;第二次采收用镰刀进行割收,保留基部5厘米左右。待侧枝长到12~1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三次采收。春播苋菜亩产为1200~1500千克。夏、秋播种的苋菜,一般在播后30天开始采收,生产上只采收1~2次,亩产量在1000千克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