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母猪得了高温病怎么治疗?应该怎么预防啊?

市畜牧局:当前猪高温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案

母猪得了高温病怎么治疗?应该怎么预防啊?

天气高温潮湿,是猪病高发季节,猪高热性疾病在我市时有发生,主要有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等,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饲养管理规范的猪场发病少,管理不规范的猪场及散养户发病较多。

一、发病原因

1、仔猪补栏不规范:最近由于猪价上扬,不少猪场大量补栏。一些猪场不是从管理规范的种猪场引进,而是从交易市场引进。由于猪只来源复杂,免疫情况不一,加之对猪源地的疫情不了解,引进后发病,死亡率高,损失严重。同时由于没有进行隔离,个别猪场不仅引进的猪发病,还造成原存栏猪的发病。

2、饲料使用不规范:有的猪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购进低价玉米,客观上导致饲喂霉变饲料。由于霉菌毒素的存在,使猪的免疫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有的猪场饲喂宾馆饭店的泔水,由于蒸煮消毒不严格而造成发病。

3、饲养管理不规范:有的猪场选址不科学,离交通干线、村庄太近,又没有围墙,四通八达,卖兽药饲料的及猪贩子随意出入;粪尿处理不规范,污水横流,蚊蝇滋生,消毒不严格,为猪病发生埋下隐患。

4、免疫接种不规范:不少猪场免疫计划制订不科学,或者不符合本场实际,随意使用别人推荐的免疫程序。有的猪场预防猪瘟仅用猪三联苗,不仅剂量不足,20头份的疫苗注射15-16头猪,有的仅注射一次。有的猪场注射猪瘟疫苗7-15天后又注射猪三联疫苗,造成免疫失败,诱发猪病。

5、个别猪场病死猪处理不规范。生病猪不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猪不进行无害华处理,导致疫情在不同范围扩散,给防疫工作带来隐患。

二、防治措施

1、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规范引种,要从管理规范的猪场引种,并隔离观察7-15无异常后方可混群;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式饲养,最好全进全出;饲喂优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按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粪尿及病死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发病猪的治疗。一旦发病,要进行鉴别诊断。对疑似猪瘟的要紧急接种猪瘟疫苗,最好使用猪瘟淋脾组织疫苗。先接种健康的猪,每头猪4头份;然后接种病猪,每头猪8-10头份,配合使用转移因子效果更好。对疑似猪流感的可用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六甲氧配合黄芪多糖或病毒灵,连续用药3-5天。对于混合感染的,如有非典型性猪瘟,要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病猪用头孢唑酮、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配合黄芪多糖连续注射3-5天(有条件的最好做药敏试验);对健康猪可用氟苯尼考、土霉素配合黄芪多糖拌料,多饮加电解多维干净水。如有附红细胞体病,可用贝尼尔、**素、四环素等,一定要按剂量和疗程进行用药,并做好消毒工作。

*******************

对已发生“猪无名高热”的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300克;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饲料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同时在饮水中加药,让猪群自由饮用5天~7天。用复方三氮脒注射液0.1毫升/公斤体重,耳后肌肉注射;复方柴胡注射液0.1毫升/公斤体重肌肉注射,分别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天~3天。或复方多西环素注射液0.2毫升/公斤,复方黄芩注射液0.2毫升/公斤体重,分别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天~3天。如果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

********************

预防以通风散热为主多喂消化好的饲料和青饲料治疗一退热为主我一般用氨基比林+青霉素+加地米+磺氨类肌注。希望帮助你

三氮脒对家畜梨形虫、锥虫和边虫(无浆体)均有作用。但预防效果差。三氮脒能选择性阻断锥虫动基体DNA的合成或复制,能迅速不可逆的与细胞核结合,使锥虫不能繁殖而发挥抗虫效应。对弩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柯契卡巴贝斯虫、羊巴贝斯虫等梨形虫效果显著。对牛环形泰勒虫、边虫、马媾疫锥虫、水牛伊氏锥虫亦有一定疗效。对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消除作用,但不能完全使虫体消失。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马3~4毫克;牛、羊3~5毫克。临用前配成5%~7%溶液。

[注意事项]三氮脒毒性较大,安全范围较小,治疗量有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通常能自行耐过。注射液对局部组织刺激性较强,而且马的反应较牛更为严重,故大剂量应分点深部肌内注射。骆驼对本品敏感,以不用为宜;马较敏感,用大剂量时慎重;水牛较黄牛敏感,特别是连续应用时,易出现毒性反应。大剂量能使乳牛产奶量减少。休药期,牛、羊28日,弃奶期7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