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我是一位菜农,请问大棚种植玉米的技术有哪些?

大棚种植玉米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是一位菜农,请问大棚种植玉米的技术有哪些?

1、选择基地

基地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环境监测和监管。冬季前应进行深耕,使土壤具有长期风化过程,有利于冬季雨雪的积累和土壤的固结。因此,在上一次收获后,应关闭残茬,并及时深耕。深度一般为25~30cm。深耕后,应及时用圆盘耙或钉耙将粗废料破碎。春季以后,我们必须抓住时机耙土,切断土壤毛细,减少水分蒸发,为播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玉米是一种甜度受隐性基因控制的玉米类型。与其他玉米混合后,由于花粉的直接作用,品质变得更差。如果失去甜玉米的特性,它将失去应有的商品质量。因此,种植甜玉米应首先考虑隔离。一般可采用时间隔离和空间隔离。时间隔离要求周围其他类型玉米的播种日期应与甜玉米错开。春播和夏播的间隔时间应分别为30天和20天以上。空间隔离要求甜玉米周围300m范围内不得种植其他类型的玉米。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隔离方法。

3、 选择合适的播种期

根据品种特点合理规划上市时间,巧妙地确定播种期,是实现高效种植的有效途径。通过移栽和地膜覆盖可以提高甜玉米的商品价值;也可分期播种,延长收获期和销售期,达到高效的目的。分期播种一般间隔5~10天。种植甜玉米应该像种植蔬菜一样。选择土壤疏松的土地,施用足够的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钾5~10公斤为基肥。精耕细作,可以使上空下实,使水平土壤破碎。播种前,选择无霉变、无病害、无蛀虫的完好种子进行干燥,然后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7~10小时,吸收足够水分后取出沥干,在20~28℃下保湿催芽,待种子裸露均匀后播种。每亩种植3500~4000株,最好采用大小行,大行70~75cm,小行40~45cm,株距30cm,有利于田间管理和收获。

以上就是大棚种植玉米的技术,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药材种植技术分享

通过对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后期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月季产量和观赏品质。种植并浇水,使其保持直立以便正常生长,对月季的生长非常重要。

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一、施肥管理

月季种植后,施肥是重要的一步。即使有先进合理的种植技术,也很容易影响月季的生长。为避免这一问题,应在施肥管理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种植技术和肥料,以提高产量。在施肥过程中,要合理管理施肥量,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只有施肥得当,才能使月季生长更加合理,改善外观,提高产量。

二、修剪管理

月季修剪管理是月季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之一。通过对植物修剪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合理地吸收植物的营养。此外,通过修剪管理,植物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光合作用,使植物正常生长。

三、移栽技术

合理的移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月季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月季的观赏价值。移栽是一种常用的育种技术。如绿枝移栽、粗枝移栽、温室栽培等。

四、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在月季栽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种植地点后,土壤需要深耕、施肥和除草。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以确保土壤适合月季的生长和繁殖。

五、害虫管理

虫害防治在月季栽培技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月季种植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影响月季的生长,降低产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采取防治虫鼠的措施,例如定期喷洒杀虫剂和驱虫剂。还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和环境进行喷洒,并根据不同情况监测外部环境病虫害情况,以保证月季的生长环境,提高月季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月季种植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抗旱与防涝:当前正值持续高温季节,高温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发展。针对旱情,开源节流。一方面合理调配水源,确保中药材需水关键期水分供给;另一方面采用节水措施,如采用垄作覆膜节水栽培技术,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等。

2、及时追肥:中药材施肥原则,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同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平衡施用。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肥料分解快、易流失,故不易施得过早过多追肥应少量多次以减少养分损耗。

3、中耕除草:夏季高温多雨,杂草生长旺盛,特别适逢连阴天,必须勤除草,防止杂草影响药材生长。中耕一般在封行前,选晴天进行。中耕深度视植株的大小、高矮、根群分布的深浅及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中耕宜浅,如太子参、薄荷等;深根植物中耕可深些,如丹皮、白芷、白芍等。

4、病虫害防治:当前是多种病害的高发季节,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锈病等。采用“综合防治”原则,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防治;根结线虫病可用阿维菌素、必速灭、辛硫磷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代森锌等喷洒。

5、贮藏:已收获的药材,如金银花、红花等贮藏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蛀;对收获的种子,如丹参、板蓝根等的种子,应注意及时干燥、清选,贮藏过程应防潮、防霉、防蛀、防混杂。

1.抗旱与防涝:当前正值持续高温季节,高温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发展。针对旱情,开源节流。一方面合理调配水源,确保中药材需水关键期水分供给;另一方面采用节水措施,如采用垄作覆膜节水栽培技术,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等。降水对农作物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水可以满足药材水分需求;另一方面,降水过多又会导致减产,形成涝灾。针对汛期到来,必须尽早清理沟渠保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烂根、死苗等影响药材产量和质量。

2.及时追肥:中药材施肥原则,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同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平衡施用。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肥料分解快、易流失,故不易施得过早过多追肥应少量多次以减少养分损耗。以花果入药的中药材植物,要注重配施磷钾肥;根茎类中药材追肥,适当增施钾肥,特别是根茎膨大期及时追肥促进高产优质。

3.中耕除草:夏季高温多雨,杂草生长旺盛,特别适逢连阴天,必须勤除草,防止杂草影响药材生长。中耕一般在封行前,选晴天进行。中耕深度视植株的大小、高矮、根群分布的深浅及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中耕宜浅,如太子参、薄荷等;深根植物中耕可深些,如丹皮、白芷、白芍等。

4.病虫害防治:当前是多种病害的高发季节,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锈病等。采用“综合防治”原则,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防治;根结线虫病可用阿维菌素、必速灭、辛硫磷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代森锌等喷洒。

5.贮藏:已收获的药材,如金银花、红花等贮藏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蛀;对收获的种子,如丹参、板蓝根等的种子,应注意及时干燥、清选,贮藏过程应防潮、防霉、防蛀、防混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