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有哪些?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可归纳为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有哪些?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害虫与寄主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措施:选育和利用抗病、抗虫品种,使用无病种苗,改变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方法,施用生物菌有机肥,加强栽培管理和保持田园卫生等。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利用物理方法清除、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和害虫来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方法。主要有热处理、诱杀、阻隔、低温处理等。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者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病原菌和害虫,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利用天敌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利用其他有益动物防治、利用昆虫激素防治以及利用害虫的不育性防治等。在防治病害方面,生物防治的措施较少,主要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抑制病原物的发生和发展。

(4)生态防治

利用改变大棚内的温湿度,使之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的生长繁育。例如白天番茄棚温提高至28~33℃,黄瓜棚温提高至28~35℃,茄子棚温提高至30~34℃,清晨、夜晚加强通气降低棚内湿度,可有效预防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疫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

(5)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也称为农药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的活性杀灭或减少病原菌和害虫,或驱避害虫。但使用不当会杀伤有益生物,导致病原物和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人、畜中毒等不良现象发生。因此,应用化学农药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注意选用对病虫害高效、低毒、对人、畜、禽及周围环境无害、不损伤天敌的无污染、无公害药剂。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有什么内容?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前提。病虫害预防是利用各项农业栽培技术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预防工作多是有益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栽培措施,一方面可减轻病虫为害,一方面有利于蔬菜的高产优质,一举两得,而且费工不多。预防工作及时,减轻了病虫害,不但降低了防治工作中药剂的投资,而且避免了农药污染。 2. 加强农业防治工作选播无病虫种子,种子处理。实行轮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进行深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保持田园清洁,注意保护地的温湿度控制,调整蔬菜的播种及收获期,以躲避病虫侵染及为害适期而减轻病虫为害。 3. 培育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应用抗病虫品种还须因地制宜地选用,且要了解新育品种的栽培特性,做到良种配良法。 4. 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菌治菌、以病毒治病毒等。它的特点是对蔬菜作物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具有长期控制的效果。 5. 物理防治包括灯光诱杀、冷纱覆盖、温度处理种苗、色光诱控害虫、保护地调节、高温杀菌、小气侯调节等。是利用蔬菜病虫对温度、光谱、颜色、声音等的特异反应和忍耐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以诱杀、驱避两种方法应用得较为普遍。 6. 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尽管化学农药存在着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但它也有其它防治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如速效、广谱、使用方便、适于大面积应用和可工业化生产等。现在,已有许多农药对环境和天敌安全,而对害虫高效。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只要合理,且了解所用农药的性质和防治对象,掌握用药的最适时期,就能达到用药少、防效好的效果。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以食虫昆虫防治害虫即以虫治虫的方法,通常采用农业措施和科学用药方法,保护和助增天敌,或进行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如用甘蓝夜蛾赤眼蜂防治番茄上的棉铃虫,用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等。还可移植和引进天敌,如丽蚜小蜂、浆角财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小黑瓢虫防治烟粉虱等。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害即以菌治病的方法,如特立克制剂(木霉真菌)防治蔬菜灰霉病和早疫病等;菜丰宁(芽孢杆菌细菌制剂)防治白菜软腐病;农用抗生素新植霉菌和农用链霉素防治角斑病、软腐病等细菌病害;抗霉菌素防治白粉病、炭疽病、叶霉病等。另外,武夷霉素对软腐病、黑星病也有良好防效。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