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解读(二)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水环境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解读(二)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当对其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水环境监测规范,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状况信息,会同国务院水行政等部门组织监测网络。”

 经验证明,水环境监测是严格执法的基础,没有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就不可能贯彻落实好《水污染防治法》。建立水环境监测制度的前提,就是对单位的排污行为进行连续自动在线监测,并要与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在这个基础上,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规范水环境监测制度,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状况的信息发布制度。

 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

 为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宗旨中明确增加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规定,并专门增设了“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一章,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制度。一是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并将其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二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行严格管理。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要责令拆除或者关闭。三是在准保护区内实行积极的保护措施。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四是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机关和争议解决机制。对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进行特殊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化城镇污水防治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第四十五条规定,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强化城镇污染防治,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来的。全国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对全国城镇污水防治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对城镇水污染的状况和后果有着直接的感受。有关防治城镇水污染的规定,必将大大推动城镇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关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给予了高度关注,增加了一些防治农业和农村水污染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第五十条规定:“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保护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

 做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对增强水污染应急反应能力做出了规定,以减少水污染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一是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二是规定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三是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有关部门。

 加大违法排污行为处罚力度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瓶颈。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水污染违法的成本,增强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一是对未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方政府、违反本法规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予以公布。

 二是综合运用各种行政处罚手段,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规定了责令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责令停业、责令关闭等措施,同时要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三是完善行政措施,强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手段。将责令限期治理、停产整治等行政强制权赋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四是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尤其加大了对私设暗管等规避监管行为的处罚力度。第一,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两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暗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第二,如果私设暗管,还具有超标排污行为的,依据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处罚。即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两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第三,如果违反企业私设暗管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以给予人身拘留,如果私设暗管,构成犯罪的,还可以根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是让排污者承担必要的民事责任。第一,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第二,建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第八十七条规定,因此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排污方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第三,规定了共同诉讼制度。第八十八条规定,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可以依法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共同诉讼;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建立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制度,第八十八条做出了具体规定。第五,为了有利于解决水污染民事纠纷,为民事纠纷提供有效的证据,第八十九条还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接受委托,如实提供有关监测数据。

温湿度监控主要在那些场景应用?有哪些必要性?

水产养殖技术有:养殖环境、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养殖管理。

1、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水域或养殖池塘,并确保水质适宜。监控水温、氧气含量、pH值和溶解氧等参数,以确保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健康。

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水质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水生生物品种。了解不同品种的生长要求和市场潜力,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3、饲料管理:提供均衡的饲料,以满足水生生物的营养需求。了解饲料种类、喂养频率和喂养量的最佳实践,并根据生物的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4、疾病防控:定期监测水生生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疾病的风险。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过度密度养殖,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筛查。

5、养殖管理:根据水生生物的需求,控制养殖密度、水质、饲料和温度等因素。定期清理养殖设施,调整水位和通风等,以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温湿度监控在物联网智慧中的应用如下:

1、药品行业:

该行业是一个严谨又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在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下,跨国制药企业正虎视眈眈,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医药企业,已相继在我国抢滩设点。面对日后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药品工业需要更多的从品质安全、科学研发、科学管理等方面努力,借助更多仪器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与服务,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GMP标准在药品行业的普及,药品生产从原料控制到药品销售整个过程将会有科学的操作规则。

解决方法:

东莞纳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为药品工业中与温湿度相关的重要环节提供全面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制药原料的仓储环境监测、药品和药品杀菌灭菌工艺验证、药品运输环境监测、实验室净化车间环境及设备监测等,为提升您的品质而监测。

适合产品:电子/走纸温度记录仪、高温温度记录仪(杀菌)和库房温湿度监测系统等化

2、冷链物流:

生活中常见的疫苗,我们都知道是需要冷藏的,一般储藏温度在2~8℃,有些需要在-18℃冷冻。其实还有更多的生物制品都对储运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如血浆、血液制品、生物制剂等等,有些特殊的生物制品甚至要在-50℃低温下用干冰储运。一旦温度超过限定值,都将对这些生物制品的品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这些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领域,对仪器设备的要求就比其他行业都要高,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对的体积有特殊的要求,原因是很多的生物制品样品都是通过昂贵的空运。

解决方法:

东莞纳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针对生命科学行业的特殊应用,提供全面的温度监测记录产品和环境监测系统及相关解决方案。适合产品:声光报警温湿度记录仪,生产环境温湿度监测、实验室及冰柜温湿度监测等。

3、工电子:

该行业主要面向、高端复合材料、精密微电子、集成芯片、光电元器件等精细化工产品诸如环氧树脂、高端复合材料等,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湿度条件及较剧烈地震动都有特殊要求。如果一些参数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品质不稳定甚至产生废品。潮湿是电子产品质量的致命敌人,绝大部分电子产品都要求在干燥条件下作业和存放。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4以上的工业制造不良品与潮湿的危害有关。对于电子工业,潮湿的危害已经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集成电路、液晶器件、电子发烧友片、作业过程中的电子器件及成品电子等,在高湿度环境下存储时间过长,将对一些焊盘和芯片引脚表面产生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发生故障。电子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存储环境湿度一般应该在40%以下,有些特殊品种还要求更低的温湿度。

化工电子行业的企业应该着重管理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和运输过程的温湿度,为品质的稳定性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见过很多传统的管理办法就是:由仓管员或管理人员不定时查看、记录仓库和车间的温湿度值,发现异常情况即使用加温湿或减温湿设备控制仓库、车间的温湿度。这样的管理办法有很多弊端,比较费时间和人力,而且记录的数据因为有人为的因素,数据不是很客观,不太符合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而在物流方面,企业基本没有办法管理运输车辆中的温湿度变化。

解决方法:

为解决此类问题,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东莞纳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化工电子行业的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库房温湿度监测报警、电子温湿度记录仪、等。

4、食品工业:

该行业目前在中国总体上还是属于一个管理粗放、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以及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就需要利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术设备来细化并严格控制食品工业的各个工艺流程。特别是一些生鲜和敏温食品,如速冻调理食品、冷鲜肉、鲜牛奶、酸奶、冰激凌、蔬菜、水果、海鲜、快餐等。这些产品从原料——加工——仓储——运输——货架这一过程中,都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监测记录。其中食品的加工工艺中,与温度紧密相关的杀菌灭菌工艺,更是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与否。如罐头食品、香肠、饮料、啤酒等食品的热力灭菌。

5.农业大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由前端部分来完成对环境监测因子的含量的监测与汇总、转换、传输等工作,监测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CO2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这些监测因子由数据采集终端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一个非常准确的测量数据,此结果通过数据处理转换后经由GPRS网络向在线监测数据平台传输数据,在线监测数据传输平台来实现数据的接收、过滤、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并提供实时数据查询等任务,当温湿度超过设定值的时候,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整个系统可达到:安全、可靠、准确、实时、全面、快速、高效的将真实的水产养殖环境信息展现在管理人员的面前。

农业大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由三大部分:数据中心、大棚监控点、用户手机、电脑等客户端。

1、数据中心:主要由PC机和上位机软件构成,它实现对数据的接收、存储、显示、数据请求以及曲线显示、报表打印输出等信息管理工作和进行特殊情况的监控中心预警以及通过客户端软件方便地访问实时和历史数据。

2、大棚监控点:实时将现场的水温、光照、溶氧,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ph等数据采集到数据采集终端内,根据实时数据实现采集点现场的自动报警,防止事故的发生。(并预留监控点的控制接口)

3、用户手机、电脑:通过智能手机访问数据中心采集现场实时数据或编辑短信发送到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现场实时数据。

系统架构图:

农业大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

温湿度监控

温湿度监控

了解更多温度监控系统内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