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龙柳的种植方法

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

龙柳的种植方法

龙柳杨柳科柳属

是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的一个栽培变种,各地时见栽培观赏。由于其枝条弯曲如龙,所以称其名字为龙柳,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树种。生长势较弱,树体较小,易衰老,寿命短。

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春季昼夜平均温度10℃为宜,江苏沭阳地区一般为3月下旬到4月中旬。

2、立地条件:龙柳适应能力强,喜光也耐阴,耐碱、耐寒、耐水湿,在地势高燥地方也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好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阳光充 足且排灌、通风良好的地块。

3、栽植技术:龙柳萌芽力强,多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春季昼夜平均温度10℃为宜,江苏沭阳地区一般为3月下旬到4月中旬。

2、立地条件:龙柳适应能力强,喜光也耐阴,耐碱、耐寒、耐水湿,在地势高燥地方也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好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阳光充 足且排灌、通风良好的地块。

3、栽植技术:龙柳萌芽力强,多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

(1)整地:地块大致整平,深耕30cm左右;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土杂肥1000~1500kg。

(2)栽植密度:为保证当年收益及以后高产稳产,株行距选择(15~20)×50cm,每亩栽植8000 株左右。

(3)栽植技术:选茎粗1cm左右、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种条,剪成20~25cm长的枝段,垂直扦插,上端露出地面5cm,随剪随扦插。种条一般春季扦插前收 割,也可冬季将种条收割窖藏,翌年春季再用。

4、抚育管理:龙柳为多年生植物,一次栽植可连续收割6~7 年。因此要想获得连年高产,必须加强抚育管理。

(1)灌排水:龙柳扦插后应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利于种条发育生长。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非大旱大涝一般不用灌排水。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既能清除杂草又可切断土壤毛细管,保持土壤水分。

(3)选留种条:当年扦插柳条每株保留1~2 根健壮枝条,其余除掉,以后每年每株保持2~3 根。

(4)追肥促长:于4月初、8月底追施碳酸氢铵、尿素等速效肥,也可于雨前撒施,以防止柳条生长期缺肥枯黄。一般每亩施尿素20kg左右。

5、收割分级:当柳条长至1.5~2.0m高时,即8月中旬前,进行第一次收割。用刀贴地面将柳条主枝割下,然后按龙柳田间管理要求,及时除草、灌水、施肥 、 喷药、留条。在11 月上中旬进行第二次收割,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在价格高时及时收割。割下的柳条按0.6~1.0m、1.0~1.5m、1.5m 以上3个等级进行分级捆装。

6、病虫害防治:柳条发芽后喷一次广谱、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杀虫双等,以保持柳条芽间无害虫。

生长期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为:

(1)锈病。主要为害叶子,严重时叶片脱落,多发生在秋分前后。发病前可喷洒240~360 倍的波尔多液,发病期可喷敌锈钠200 倍液,或50%多菌灵500 倍液, 每10天一次,连续喷2~2次。

(2)金龟子。食害龙柳叶子,主要发生在谷雨和立夏前后。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早晚用震落法捕杀成虫。还可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500~2000 倍液,或敌百虫800~1000 倍液进行防治。

(3)小象鼻虫。主要为害柳条嫩尖,咬断嫩枝,严重影响柳条质量。可喷洒西维因400~500 倍液、80%敌敌畏500~1500 倍液或25%蔬果磷1000~2000 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喷3次,遇雨补喷,防效较佳。进行繁殖。

(1)整地:地块大致整平,深耕30cm左右;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土杂肥1000~1500kg。

(2)栽植密度:为保证当年收益及以后高产稳产,株行距选择(15~20)×50cm,每亩栽植8000 株左右。

(3)栽植技术:选茎粗1cm左右、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种条,剪成20~25cm长的枝段,垂直扦插,上端露出地面5cm,随剪随扦插。种条一般春季扦插前收 割,也可冬季将种条收割窖藏,翌年春季再用。

4、抚育管理:龙柳为多年生植物,一次栽植可连续收割6~7 年。因此要想获得连年高产,必须加强抚育管理。

(1)灌排水:龙柳扦插后应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利于种条发育生长。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非大旱大涝一般不用灌排水。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既能清除杂草又可切断土壤毛细管,保持土壤水分。

(3)选留种条:当年扦插柳条每株保留1~2 根健壮枝条,其余除掉,以后每年每株保持2~3 根。

(4)追肥促长:于4月初、8月底追施碳酸氢铵、尿素等速效肥,也可于雨前撒施,以防止柳条生长期缺肥枯黄。一般每亩施尿素20kg左右。

5、收割分级:当柳条长至1.5~2.0m高时,即8月中旬前,进行第一次收割。用刀贴地面将柳条主枝割下,然后按龙柳田间管理要求,及时除草、灌水、施肥 、 喷药、留条。在11 月上中旬进行第二次收割,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在价格高时及时收割。割下的柳条按0.6~1.0m、1.0~1.5m、1.5m 以上3个等级进行分级捆装。

6、病虫害防治:柳条发芽后喷一次广谱、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杀虫双等,以保持柳条芽间无害虫。

生长期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为:

(1)锈病。主要为害叶子,严重时叶片脱落,多发生在秋分前后。发病前可喷洒240~360 倍的波尔多液,发病期可喷敌锈钠200 倍液,或50%多菌灵500 倍液, 每10天一次,连续喷2~2次。

(2)金龟子。食害龙柳叶子,主要发生在谷雨和立夏前后。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早晚用震落法捕杀成虫。还可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500~2000 倍液,或敌百虫800~1000 倍液进行防治。

(3)小象鼻虫。主要为害柳条嫩尖,咬断嫩枝,严重影响柳条质量。可喷洒西维因400~500 倍液、80%敌敌畏500~1500 倍液或25%蔬果磷1000~2000 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喷3次,遇雨补喷,防效较佳。

席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那么席草应该怎么 种植 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席草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席草种植技术

 一、留种育苗

 1、选好留种田。席草是利用母茎割后基部重新萌发出来的再生苗进行育苗繁殖的。因此,选好留种田是培育席草健壮种苗的基础。具体应选品种纯度高、种性优良、无病虫危害、排灌方便的席草田作为留种田。

 2、留足种田面积。席草留种面积一般按种苗田与大田比1:8?10留足,一亩席草种苗,栽插8?10亩大田。

 3、适时收割留种。留种席草田既要考虑到培育健壮草种,又要考虑到席草本身的质量,一般于6月下旬开始收割留种。具体收割 方法 为:收割前10天,排尽田中积水,使泥面硬皮,脚踩不下陷不沾泥,以免割草时种蔸沾染泥浆;席草收割应选择晴天的傍晚进行,便于种草在适温下萌发和迅速伸长,免受高温伤害,若在晴天收割,割后应用枯黄脚草覆盖种蔸。割草过程中,不要在田间乱踩乱踏,以免踩伤种蔸。

 4、加强种苗管理。一是中耕除草;二是施肥促苗,整个种苗阶段可施追肥2?3次,每次亩用300公斤腐熟的人粪尿兑水全田泼洒;三是防旱防涝,保持席草种田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四是加强种苗田的病虫害防治。

 二、大田移栽

 (一)本田选择

 1、席草必须轮作。席草田收割后种植水稻,水稻收后又种席草,使土壤一年到头处于还原状态;同时连年种植,会妨碍茎的生长发育,草茎矮小,影响产量和品质。因为席草收获后,有大量的根茎,残屑遗留在土壤中,经2?3年后才能腐烂,且由于茎、屑腐烂后,会产生许多还原有害物质,毒害根部。这一现象在排水良好的田中较轻,排水不良的田较重。所以,每种植2?3年后,宜间隔1?2年以上才能再种席草。

 2、高产田块的要求。高产田块要求选择耕层深厚结构好,田块大小适中,路、沟、渠配套,给排水方便灵活,田块周围无?气、水、烟、尘?污染源。

 (二)精整本田

 席草在移栽前,要精整大田,为席草根茎生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席草田的前作多为水稻,一般整田的工序是:水田割稻?施好底肥? 拖拉机 翻耕?灌水泡田?施好面肥?耙软耙平?挖出围沟(含中间操作沟)?修埂防漏?沉实糊泥?浅水插种。整田地前后共需3?5天。切忌耕耙后,立即插种,防止根茎下沉过深而影响发棵。如整地粗放,高低不平,则定值时深浅不一,席草根茎生长参差不齐,难以达到优质高产。

 (三)施足基肥

 席草本田生育期长达220余天,需肥量大,且根系发达,必须施足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用肥总量的30%左右。基肥包括底肥和面肥两部分。底肥以肥效稳长的有机肥料为主,一般亩施腐熟的厩肥(猪牛栏淤)50?60担耕翻入土,面肥应施速效性肥,一般亩施碳酸氢铵40?50公斤,过磷酸钙30?40kg,或25%复混肥40kg左右。

 (四)适时移栽

 (1)移栽适期。我县席草移栽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为宜。如果过早移栽,年内分蘖过猛,年后春发过旺,必然影响优质长草芽的过早分化,草茎着花率高,枯梢率和枯梢长度增加,草质下降;过迟移栽,初冬积温利用少,席草成活返青慢,春后基本株不足,会减少有效分蘖的数量,亦不利于夺取席草的优质高产。

 (2)合理密植。席草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移栽早迟、秧苗素质、土质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确定。种苗壮,新芽多,移栽早,田性好,肥源足,管理水平高的,宜略稀一些,反之则密一些,另外分蘖力差的品种其密度也应适当提高。我县一般株行距20?26厘米,亩插1?1.2万蔸,每蔸插足12?18苗,插2?4个分爪,每亩15?22万基本苗。

 (3)插种质量要求。提高移栽质量,是确保苗全、苗匀、促进早发、平衡生长、防止倒伏、提高席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一是对席草种苗进行细心起苗,同时清除杂草、虫伤株、枯茎,做到边起、边拣、边运、边插,严防日晒风吹,损伤蘖芽。二是移栽时要实行浅水插苗,反对深水和无水移栽。深水移栽不能保持种苗深浅一致,并易发生浮苗;无水移栽,则泥浆沾茎,影响草茎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是移栽时做到斜插、正面插,即要新芽垂直向上,地下根茎平放,以利分蘖。四是移栽深度以4厘米为佳。五是移栽时要扒平脚坑,慎防浮苗缺丛,确保全苗。六是要留好操作沟和四周围沟,沟宽30?40厘米为宜,以便今后进行田间管理。

 三、大田管理

 (一)查苗补蔸

 由于栽种时田水过深或田块高低不平,稻草还田不匀,易发生浮苗,或因栽插不当而缺丛或死苗等现象。因此,移栽后3?4天要进行一次全面查苗、补苗工作,发现浮苗、缺丛或枯死苗要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二)化学除草

 据田间调查,席草田的杂草种类繁多。禾本科杂草以看麦娘,双穗雀稗,扁穗雀稗、稗草、千金子、马唐等为主,阔草类杂草以水蓼,空心莲子草,矮慈菇、鸭舌草、水马齿、水竹叶、节节菜、眼子菜、陌上菜等等。还有莎草科的三棱草、牛毛毡等。冬季杂草以双穗雀稗、看麦娘为主,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杂草种类逐渐增加,禾本科杂草与阔叶类杂草混生。进入夏季,不仅种类越来越多,且密度迅速增加,长势极为旺盛。杂草与席草争肥、争水、争光、争气、争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席草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必须及早采取药剂防除。一般常年在2月底至3月上旬,每亩用25%绿磺隆可湿性粉剂4克加5%精禾草克乳油45毫升兑水4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或亩用抛秧除草剂(苄苯)等一包拌过筛细黄土10公斤左右,在草茎露水干后均匀 措施 。施药时田中要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除草效果。

 (三)合理排灌

 席草生育前期(移栽后至翌年2月下旬)的水分管理应坚持?深?浅?深?的原则。席草插后,有一段回青期,应适当灌深水(3?5厘米),促进席草迅速成活,及早发出新根,长出分蘖。席草回青后到越冬前进入分蘖阶段,应坚持浅水勤灌,间隙露田,做到每次灌水时,后水不见前水,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壮苗。席草越冬期间,气温下降,有时还会出现冰冻,应经常灌深水(6?7厘米),阻挡冷空气进入泥层,保护草茎免遭冻害。但遇上晴好天气,应排水透气,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泥温,寒潮来临时,又重新灌上深水护苗,生育中期(3月初?4月底)应坚持浅水勤灌,既有利于提高泥温,改善土壤通透条件,又利于阳光照射草茎基部,增强抗倒能力。生育后期(5月初一收割)坚持间歇灌溉防早衰。席草田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状态,直至收割前7天。

 (四)科学施肥

 席草生育期长,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及早施用追肥。席草整个生育期一般施五次追肥,第一次在席草分蘖初期( 冬至 前后),每亩施25%复混肥20kg,主要是促使冬苗早发。第二次在腊月边,每亩施25%复混肥30kg,弥补越冬期间吸肥力不足,达到壮苗越冬的目的。第三次是在3月下旬重施促蘖肥,每亩施尿素15?20kg,氯化钾10?15kg。第四次是在4月下旬亩用尿素10kg,氯化钾10kg,以促进草茎伸长。第五次是在5月底至6月初,看苗补施一次防衰保青肥,每亩施尿素10kg。另外,为提高席草产量和品质,在席草生长中,还应喷叶面微肥如磷酸二氢钾,每50克兑水15公斤,每隔15天一次,共喷1?2次。每次施肥要注意天气时间、品种、数量和方法,切忌肥害。若用复合肥、氯化钾等作追肥时,应在草茎基部露水干后撒施。若用碳酸氢铵作追肥时,遇上高温天气,应用?以水送肥?方法进行,即在进水口将肥料送至全田,但注意?以水送肥?前应放干田水。若用尿素作追肥,要注意3月份以前一般不宜施用,因尿素含有缩二脲,影响草茎根系活力,茎基部易变褐以致与根茎断离,导致枯梢增多。

 (五)实施割尖草质优

 割尖是席草田间管理的一道重要工序,是实现席草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要普遍实施,全面推广。

 割尖后短时控制了地上部分徒长,增加了丛间光照,十分有利于根茎蘖芽产生,所以割尖有控上促下,促进根茎分蘖,提高根系活力,促进老茎更新,复发新芽,增加分蘖速度和数量,壮健茎秆,增强抗逆力,减少中后期草茎尖枯,降低着花率,防止早期倒伏,提高整齐度、成草率和长草率等作用。

 割尖的适宜时间为3月下旬或4月上旬,但仅限于每丛草茎数在60?70茎,割尖高度为离地约40厘米。而每丛基本苗超过100茎以上(此类型席草多为早熟型)和每丛草茎数在50茎以下的均不宜割尖。每丛草茎数在50?60茎的,宜适当提高割尖高度,以留苗高45厘米为好。

 割尖最好选择阴天进行,割尖后适当灌浅水,防止草茎过多失水,促进伤口愈合。

 (六)适时挂网防倒伏。

 席草茎高、茎细、质软,在长高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倒伏。特别在遇到大雨暴风袭击后,会产生塌地倒伏。席草倒伏后,草茎伸长停滞,有用草茎和长草率明显下降,无效分蘖大量抽生;同时,倒伏使大批草茎被压叠在下面,有的贴附在水面,极易引起草茎发黄或腐烂,诱发病虫,增加黄草和元白,严重影响优质高产。

席草的栽培历史

 中国栽培利用 灯心草历史悠久。唐代宁席即出 朝鲜。日本的编席技术也由中国传授。灯心草为 长日照植物,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栽于浅水田中。用分枝繁殖。秧苗自移栽至收割约260天。还可作 造纸原料,髓心可作 枕芯、灯芯;可入药。 蒲草为 莎草科蒲草属草本。中国产于广东、广西。越南、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莎草科中供编席的植物最多。除蒲草外,还有 龙须草 、 水毛花、 萤蔺、 藨草、 荆三棱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