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小面积室内养殖项目有哪些?

小面积室内养殖项目:

小面积室内养殖项目有哪些?

1、花草养殖

花草类植物不仅具备良好的观赏价值,而且还能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很受大众的喜爱。而且花草养殖成本投资也较低,种植简单,经济效益较高,关键还不占地方。十分适合家庭室内养殖。

2、黄粉虫养殖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它富含营养,尤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被称之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同时黄粉虫还是很多动物的饵料之一,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

3、金鱼养殖

金鱼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风水作用,很多人们家里都有饲养,市场需求量较大,因此养殖金鱼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4、蝈蝈养殖

蝈蝈不仅可以玩赏还能食用,油炸蝈蝈的味道非常鲜美,因此在大多数地区供不应求。而且养殖蝈蝈的投资成本不高,饲养也简单,室内养殖前景大。

5、小龙虾养殖

近几年,随着小龙虾等水产养殖的日渐火爆,各种养殖模式也是层出不穷,室内养殖正是其中之一。虽说目前技术还尚未成熟,但室内养殖确实有很多优点,南方很多地区可以用大棚养殖,但是在北方由于养殖条件差,冬季气温低等原因,很多地区却难以实现。因此,室内养殖箱养殖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黄鳝养殖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

水产养殖生产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养殖生产的作用越大。目前主要的养殖生产设备有增氧设备、投饲设备、排灌设备、底质改良设备、水质监测调控设备、起捕设备、动力运输设备等。

(1)增氧设备

増氧设备是水产养殖场必备的设备,尤其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增氧机对于提高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常用的增氧设备包括叶轮式増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吸入式增氧机、涡流式增氧机、增氧泵、微孔曝气装置等。随着养殖需求和增氧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型的增氧机不断出现,如涌喷式增氧机、喷雾式增氧机等。

①叶轮式増氧机。叶轮式增氧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叶轮转动搅动水体,将空气和上层水面的氧气溶于水体中的一种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等综合作用,是应用最多的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机的推流是以增氧机为中心作圆周扩展运动,比较适宜于短宽的池塘。一般养鱼池塘可按每亩0.5~1千瓦配备叶轮式增氧机。

②水车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是利用两侧的叶片搅动水体表层的水,使之与空气增加接触面积而增加水体溶氧的一种增氧设备。水车式增氧机的叶轮运动轨迹垂直于水平面,推流沿长度和宽度作直流运动和扩散,比较适宜于狭长鱼溏使用和需要形成池塘水流时使用。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造成养殖池中的定向水流,便于满足特殊鱼类养殖需要和清理沉积物。一般可按每亩0.7千瓦的动力配备水车式增氧机。

③射流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也叫射流自吸式增氧机,是一种利用射流增加水体交换和溶氧的增氧设备。与其他增氧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和搅动水体的特点。它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于鱼苗池增氧使用。缺点是设备价格相对较高,使用成本也较高。

④吸入式增氧机。吸入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负压吸收空气,并把空气送入水中与水形成涡流混合,再把水向前推进进行增氧,它有较强的混合力,尤其对下层水的增氧能力比叶轮式增氧机强。比较适合于水体较深的池塘使用。

⑤涡流式增氧机。涡流式增氧机由电机、空气压送器、空心管、排气桨叶和漂浮装置组成。电机轴为一空心管轴,直接与空气压送器和排气桨叶相通,可将空气送入中下层水中形成气水混合体,高速旋转形成涡流使上下层水交换。涡流式增氧机没有减速结构,自重小,噪音小、结构合理,增氧效率高。主要用于北方冰下水体增氧。

⑥增氧泵。增氧泵是利用交流电产生变换的磁极,推动带有固定磁极的杆振动,在固定磁极杆的末端带有橡胶碗,杆在振动的同时会将空气压缩并泵出,压缩空气通过导管末端的气泡石被分成无数的小气泡,这样就增大了和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速度。它具有轻便、易操作及单一的增氧功能,一般适合于水深在0.7米以下,面积在0.6亩以下的鱼苗培育池或温室养殖池中使用。

⑦微孔曝气装置。微孔曝气装置是一种利用压缩机和高分子微孔曝氧管相配合的曝气增氧装置。曝气管一般布设于池塘底部,压缩空气通过微孔逸出形成细密的气泡,增加了水体的气水接触面积,随着气泡的上升,可将水体下层水体中的粪便、碎屑、残饵以及硫化氢、氨等有毒气体带出水面。微孔曝气装置具有改善水体环境,溶氧均匀、水体扰动较小的特点。微孔曝气装置特别适用于虾、蟹等甲壳类品种的养殖。

(2)投饲设备

投饲设备是利用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原理制成的饲料投喂设备。投饲机具有提高投饲质量、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等特点,已成为水产养殖场重要的养殖设备。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自动定时定量投饲机。投饲机一般使用电机带动转盘,靠离心力把饲料抛撒于养殖池中。

(3)排灌设备

排灌设备主要有水泵、水车等设备。水泵是养殖场主要的排灌设备,水产养殖场使用的水泵种类主要有:轴流泵、离心泵、潜水泵、管道泵等。

水泵在水产养殖上不仅用于池塘的进排水、防洪排涝、水力输送等,在调节水位、水温、水体交换和増氧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养殖用水泵的型号、规格很多,选用时必须根据使用条件进行选择。轴流泵流量大,适合于扬程较低、输水量较大情况下使用。离心泵扬程较高,比较适合于输水距离较远情况下使用。潜水泵安装使用方便,在输水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使用较为适合。

(4)底质改良设备

池塘底质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仓库,池塘底质的理化反应直接影响到养殖池塘的水质和养殖鱼类的生长,应根据池塘沉积情况采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底质处理。底质改良设备是一类用于池塘底部沉积物处理的机械设备,分为排水作业和不排水作业两大类型。排水作业机械主要有立式泥浆泵、水力挖塘机组、圆盘耙、碎土机、犁等;不排水作业机械主要有水下清淤机等。

①立式泥浆泵。立式泥浆泵是一种利用单吸离心泵直接抽吸池底淤泥的清淤设备,主要用于疏浚池塘或挖方输土,还可用于浆状饲料、粪肥的汲送,具有搬运、安装方便,防堵塞效果好的特点。

②水力挖塘机组。水力挖塘机组是模拟自然界水流冲刷原理,借水力连续完成挖土、输土等工序的清淤设备。水力挖塘机组具有构造简单、性能可靠、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池塘底泥清除、鱼池改造方面使用较多。

(5)水质检测设备

水产养殖场一般应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池塘水质的日常检测。水质检测设备有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以及在线监控系统等。

①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具有轻巧方便、便于携带的特点。适合于野外使用,可以连续分析测定池塘的一些水质理化指标,如溶氧、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水产养殖场一般应配置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以便及时掌握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为养殖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②在线监控系统。池塘水质监控系统一般由电化学分析探头、数据采集模块、组态软件配合分布集中控制的输入输出模块,以及增氧机、投饲机等组成。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可连续自动监测溶氧、温度、盐度、pH、COD等参数。检测水样一般采用取样泵,通过管道传递给传感器检测,数据传输方式有无线或有线两种形式,水质数据通过集中控制的工控机进行信息分析和储存,信息显示采用液晶大屏幕显示检测点的水质实时数据情况。

反馈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编制程序把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数据要求输入到控制系统内,控制系统通过电路控制增氧或投饲。

(6)起捕设备

起捕设备是用于池塘鱼类捕捞作业的设备,起捕设备具有节省劳动力、提高捕捞效率的特点。池塘起捕设备主要有网围起捕设备、移动起捕设备、诱捕设备、电捕鱼设备、超声波捕鱼设备等。目前在池塘应用的主要是诱捕设备、移动起捕设备等。

(7)动力、运输设备

水产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备用发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尤其在电力基础条件不好的地区,养殖场需要配备满足应急需要的发电设备,以应付电力短缺时的生产生活应急需要。水产养殖场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拖拉机、运输车辆等,以满足生产需要。

我国当前的黄鳝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群众养鳝的积极性较高,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了黄鳝养殖热潮。然而,由于科技贮备不足、科研落后于生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黄鳝生产、经营中仍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黄鳝养殖的现状

1、科研落后于生产的局面有所改善。人工黄鳝养殖的历史较短,对黄鳝较全面的研究近年才开始,但这已使科研落后于生产的被动局面有所改观。近两年,水产专业杂志上介绍养鳝新成果、新经验的论文、总结报告比前几年大为增加,科技含量大为提高,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2、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呈现良好势头。改变传统的零星单池小生产经营为连片集约化规模养殖只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的养殖形式,因为具有良好效益,-出现便受到群众的重视。如安徽淮南的皖龙鳝业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养鳝和湖北等地的池塘网箱养鳝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青睐。

3、我国黄鳝在国际巿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最近从美国反馈的信息,美国巿场对我国黄鳝、泥鳅等名优水产品的需求现状是供不应求,巿场潜力还很大。但要求出口的黄鳝规格要大,一般为150克/尾以上。生产大规格商品鳝对开拓国际巿场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不少。如河蟹商品个体小型化趋势导致巿场价格大幅下降。

黄鳝养殖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4、加工产业已开始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目前除活鲜鳝出口外,已出现烤鳝串、黄鳝罐头、鳝丝、鳝筒等加工产业。韩国很早便向日本出口剥皮鳝,我国在剥皮鳝加工方面尚为空白。尽管如此,黄鳝加工业已受到水产加工企业和社会财团的重视。

5、对黄鳝产业的投资已出现多元化趋势。几年前只是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零星养殖,而目前已有一些社会力量看好养鳝业,已开始注入资金,进行批量生产经营。

6、现代通信网络开始进入黄鳝产业。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快速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相对来说,整个水产业利用现代通信网络发展产业相对滞后。目前,水产科研部门比生产管理部门在这方面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有些黄鳝业者已开始重视此问题。如四川简阳大众公司率先建立黄鳝产、供、销相关的网址和设立专门的网页,将该公司的商品鳝及种苗等信息搬上国际互联网。

二、黄鳝养殖存在的问题

1、种苗生产的规模化仍然落后。种苗是生产的基础,黄鳝养殖的快速发展与种苗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2、天然黄鳝资源亟待保护。近年来的养鳝种苗主要依赖天然的捕捉,这使黄鳝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

3、黄鳝的疾病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养鳝集约化的发展,鳝病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目前各类鳝病已达近30种之多。

4、配合饲料研制相当滞后。由于黄鳝特殊的食性,仅靠鲜活生物饵料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投喂配合饲料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尚没有研制出全价的黄鳝配合饲料。

5、集约化养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目前的集约化养鳝单产为10~20千克/米2,而日本、新加坡等国开发的立体集约化养鳝,不仅集约化程度高,而且单层产量达50千克/米2。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