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池塘水水质混浊水面有绿色泡泡酸碱度低的原因?
水是南美白对虾生存、生长的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养殖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调节好水质,促进南美白对虾快速生长,是养殖户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想在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优良水质,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水、消毒、肥水
池塘用生石灰清塘后,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用40目网过滤,进水50cm,施中仁金碘(主要成分为复合型高聚碘)按60-80ml/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消毒水体。施药4-5天后施中仁速肥宝1kg/亩?米,用10-20倍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同时施浓缩光合细菌200g/亩?米,加水活化0.5-1小时后全池泼洒。经过一个星期左右大量红虫(枝角类)繁殖起来便可以放养虾苗。
虾苗下塘后,只进水不排水,每天可进水5cm左右,根据水色和天气情况再追施中仁速肥宝,保持池水透明度30-40cm,水色呈嫩绿色或茶褐色。如果池水肥度控制得好,放养虾苗一个月内不用投饵,池内繁殖起来的红虫就可以满足虾苗对营养的需求,当月虾可长至4-5cm。
2、换水
养殖中期(虾体长5-8cm)投饵量及粪便增多,气温也逐渐升高,可根据水色及透明度变化少量换水,换水量控制在10%内;养殖后期(虾体长8cm以上)残饵、粪便达到最大值,应加大换水量,换水量控制在20%左右,透明度40-50cm。
3、调节池水pH值
pH值偏高容易造成虾蜕壳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pH值偏低易造成虾呼吸困难,黄鳃、肿鳃等不良现象,因而要经常检查水质,若出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水质偏酸(指pH值低于7.0),应用生石灰调节,按8-10PPM(每亩5-7kg)用量使用,连用3天。
水质偏碱(指pH值高于9.0)有条件的最好排去20-30cm池水,再进水20-30cm新水,然后用降碱灵(主要成分甘草酸),每亩1米水深用250g,兑水泼洒,视情况可用2-3次。
4、合理使用增氧机
对半精养塘的开增氧机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无风多开,有风少开,高温多开,低温少开。
对精养塘的开增氧机原则:养殖前期(虾体长5cm以下)、中期(虾体长5-8cm)可参照上述开机原则;养殖后期(虾体长8cm以上)除投饵前半小时,以及投饵后1小时外,全天开机。
5、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
在虾生长高峰季节,由于大量投喂饵料,水质污染严重,常规方法是大量换水,但容易造成虾的应激反应。在实践中,可使用EM菌和超浓缩复合芽孢杆菌来调节水质,效果十分理想。活菌能有效分解有机质,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浓度,减少换水量,保持水质稳定。养殖中期(虾体长5-8cm)用EM菌选晴天中午250g/亩?米,经活化1-2个小时,兑水全池泼洒,每10-15天使用一次;养殖后期(虾体长8cm以上)使用超浓缩复合芽孢杆菌,提高池水透明度,改良水质和底质。
6、使用葡萄糖和Vc调水
在大暴雨或大风天气后,水体混浊,虾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投放葡萄糖2kg/亩?米和Vc200g/亩?米,可以降低虾的应激反应,同时有增氧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和灵活运用,虾塘水质基本上可以达到“肥”、“活”、“嫩”、“爽”,满足南美白对虾快速生长对水质的要求,为养虾高产稳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水质处理方法
3 墨绿色
该水色出现于长时间光照较为强烈和底质富营养化的情况下,意味着水质水色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突变。处理方法为:晚上12:00后或早晨4:00~5:00排水,早上7:00左右回水,排水量每次为20cm左右,直至底部排出的污水不再有臭味和不呈污黑状为止。如果经常大量换水对对虾没有造成异常反应的,可采用大排大灌的方法换水,换水后,用季铵盐络合碘消毒水体,第2d要洒30~50kg/667m2沸石粉、白云石粉或其他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消毒第3d后,可投放有益活菌。如果换水比较困难或不采用换水的方法,可用优质消毒剂兑水泼洒。
二、肥水培饵
1、无机肥:尿素2-3千克/亩,磷肥1-1.5千克/亩。3-5天追肥1次,用量为首次的1/3,上午9-10时施肥。
2、豆浆:每亩水面用10千克黄豆浸泡磨浆泼洒,2-3天后续泼1次。
3、肥水素培水:用生物肥水宝、高效肥水素等,用量1-2千克/亩。透明度30-40厘米,水色呈黄绿或黄褐色。“需要注意的是:南美白对虾食性较广,在幼体和虾苗阶段既捕食浮游动物,又能摄取水中的浮游植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成虾阶段以摄食颗粒饲料、豆粕为主,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要求为20-30%,同时,对豆粕中植物蛋白吸收率高于罗氏沼虾和中国对虾。
三、水质调节
水质调节的方法有:⑴加水,虾苗放入培育池的初期,每天向池内加水3-5厘米,以逐渐降低盐度,水深达0.8-1米时,虾苗对淡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后,一次性把水加到1.2-1.5米深。⑵增氧,每天早晚要坚持开增氧机增氧,以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阴雨天更要24小时不间断充气。⑶适当降低放养密度,以获得大个体的成虾。⑷与别的种类混养,套养泥鳅和少量鲢鳙鱼可起到增氧和净化水质的目的。⑸控水,虾苗下塘后如长期投喂饲料,会出现水质过肥,和采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如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四、水质管理
1、早期管理。放苗后1个月内以加水为主,一般每2-3天加水5-10厘米,直至水深达1.5米以上,并辅以使用生物制剂,以改良池水环境。
2、中、后期管理。⑴施用光合细菌。虾池施用后能迅速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平衡酸碱度,改善池水质量。⑵净水EM菌应用。多种异样活菌,弥补了光合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有机物和生物尸体、残饵、粪便的不足,并有氧化、硝化、反硝化、解磷、固氮等作用。不仅能净化水质,而且为单胞藻的繁殖提供了营养。该菌在池中大量繁殖,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减少虾病。⑶主养塘,应定期施用PSB或其他生物制剂来改良水质。PSB每周1次用4×10-6浓度的菌液全池泼洒,或拌食投喂,用量为投饲量的5%。⑷掌握透明度与pH值。放养初期,虾池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中、后期为35-40厘米;养殖期间,每隔20天左右施用生石灰1次,每亩5-10千克,使pH值稳定在7-8,以增加池水钙质,满足青虾脱壳生长需要。
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勤开机、勤巡塘,认真做好饲养管理记录,定期检测虾体质量和生长情况,进行水环境主要因子监测。同时还要合理施肥,以繁殖单胞藻类,维持其合理的种群密度,确保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生态调控。
前期准备
1、整塘清淤。在冬季,清除池底杂草和过多淤泥,修整池塘,曝晒池底,使池塘底部干裂。
2、消毒杀菌。放苗前一个月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5—20千克或茶籽饼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鱼卵等。清塘药物尤以生石灰为佳。
3、虾池进水。当清塘药物的药性消失以后,以及放养前10天左右,即可进水。但虾池进水前,还要观察池塘有否丝状藻类产生,若有则池塘先进水10厘米左右,再用清苔净进行全池泼洒,以杀灭丝状藻类。这样可达到更好的肥水效果。进水时还必须做好:
在进水口设置滤网。滤网采用60目锦纶网布或尼龙筛绢制成直筒网片,网长为2米以上,具体视进水泵口径大小而定。
把握进水尺度。首次进水以40—50cm为宜,以利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以后再逐渐提高水位,到放养时水位达到80—100厘米。
4、培养饵料生物。在养虾塘内培养繁殖饵料生物(基础饵料),是解决虾苗进池后的适口饵料,加速对虾生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虾塘的自然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基础饵料生物具有繁殖快、培养方法简易可行和营养效果明显的优点,因而成为养殖程序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实践表明,如果基础饵料丰富,虾苗入池后成活高,生长快。虾池肥水的方法为:
用有机肥肥水:使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用量视池塘底部环境状况而定,一般每亩用量为25公斤左右,具体用量视池塘肥瘦程度而定。但使用前最好用石灰进行拌和杀虫与消毒,以免产生虫害。
碳氨、磷肥肥水:用量为20公斤左右,碳氨与磷肥之比为3:1。
复配好的有机肥料肥水:如集凯南美白对虾专用有机肥。用量为为每亩20—40公斤,与复合肥结合使用,效果则更快更好。
其它品种:如市场上有售的生物肥料、活性肥水剂等。
说明:一般来讲,有机肥、化肥、生物肥料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好。具体用量视池塘的基本状况、肥瘦程度和水源水质等而定。
肥水后,水色呈黄绿水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厘米为好。
水质管理
虾池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生存,养虾就是养水。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水质,使虾的生活环境良好,则虾体质健康、生长迅速。水环境污染物质超过对虾忍耐程度,轻者会引起生长不佳与慢性中毒,以及导致生理机能减低,诱发疾病,活动行为异常,中毒死亡等。因此,水质管理在养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水质的好坏,受水源、气候、水中生物、残饵及生物排泄物等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不仅是单一作用,而且也有综合地相互作用,所以,对每一个影响因素必须加以注意控制,使水质安定良好,促使对虾健康生长。具体做好:
1、控制好水色: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理想水色是黄绿色或茶褐色。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之间,中后期控制在30厘米左右。视水质肥瘦情况每隔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最好每10-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来改善水质,减少水体有机生物含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有机物耗氧量。
2、调节好PH值: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PH值为7.8-8.6,偏低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最好不要超过9.0。
3、改良好底质:随着虾的生长,饲料的增加,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则底部环境相对较差,则需要进行底质改良。若水质过浓或过清,往往底部环境较差,则需要投放一些底质改良剂来改善底部环境,以减少对南美白对虾产生的不良影响。
4、关注池塘溶氧: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的生长,对水中溶氧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养殖前期视水质状况采取间隙性开启增氧机。以后随着虾的生长应逐渐延长开机时间,以保证池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必要时应投放底部增氧剂,以增加整个池塘水体的溶解氧。
5、适时开动增氧机:放苗一个月以内,通常在阴雨天及加水时开机2~3小时,可以更好培育良好水质;一个月后,每日晴天中午和夜间开机 2~4小时,随着虾的生长,逐步延长开机时间。阴雨天、水质不好等天气应延长开机时间或24小时开机,这样有利于保持水质稳定、良好,防止白对虾缺氧浮头。
6、做好水质测定:主要的测定指标为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透明度等。一旦某1个指标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