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农业粮食产量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现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以小麦的亩产量走势来看,由过去70年代的每亩350斤左右,增长到了现在每亩1100斤左右,亩产量增长到了750斤左右,可以说,这是农民最期盼的。因为每一个农民都希望五谷丰登。再看看稻谷的产量,由过去70年代每亩500斤左右,一下子增长到了现在每亩田均产1700斤左右,亩产增幅达到了1200斤。这些实实在在的亩产量,具有十分强大的说服力。
2018年12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 人被授予“改革先锋”的称号,其中就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据新华社的报道,去年9月14日,农业专家在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基地,云南省草坝镇的“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里,对第二代“超优千号”测产,测量得出超级稻的亩产高达2270斤,且连续4年亩产都超过2200斤,再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我们的水稻亩产1吨已经实现!
我们从这些事实可以得知,粮食产量的提高,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许多农业领域内埋头苦的科学家、知识分子,还有从事农业教育的人们。当然,还有农药、种子、化肥、农机具、水利、气象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是共同配合的结果。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农业政策的良好导向作用,种地直补、农机具直补等政策的刺激,推动农民们都积极耕种田地,这都是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几十年来,我们各方面的都在这为此而努力奋斗。现在实现了粮食的丰产,人民由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吃得营养健康,最主要的还是农业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和一大批热爱农业的专家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可以说,是这些无数扎根农业的科技专家的智慧实现了我们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土壤是苹果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壤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肥作用,提供苹果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另一方面土壤中的腐质殖可以促进苹果的生长,达到高产的效果。苹果土壤管理工作为根系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条件,也是苹果产量提升的栽培技术之一。那么苹果土壤该如何进行改善?
1、深耕翻地一般的水果是在种植前进行翻地,但是苹果栽种前后都可以进行。深耕的受到地形地势、植株密度的影响主要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山岭地区比较适合挖穴深翻地。第二种是隔行深翻,一行翻,一行不翻,适用于结果的果园。第三种就是大规模深翻,除了幼龄果树附近的地方,其他地方都进行深耕翻地。不管哪种方式,在翻地后都要施足底肥。
2、耕翻和清耕苹果在秋季落叶前和落叶后各要进行一次翻地,深度在0.2米的样子,树盘的内部要深,外部要浅,翻地后还要将土壤整碎,并重新覆盖。还要注意的是就是在苹果树生长旺盛时期,要做好除草松土的工作,可以人工拔草,也可以用除草剂。
3、土壤质地改善苹果种植地的土壤自身性能是不能够完全一致的,要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土层厚度不够、土质疏松的要在冬天进行压土的工作,增加土壤的实度;黏性比较大的园区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沙土,从而帮助根系的扎根。改善工作完成后要记得增施有机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
4、土壤覆盖措施苹果种植中可以将杂草或者是秸秆等覆盖在果园内,厚度不能低于0.2米,间隔4年的时间进行翻刨一次。一方面是可以在冬季起到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可以减少土层水分的蒸发,保肥。在树盘位置可以再覆盖一层薄膜,薄膜一般有透明的、黑色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覆盖前记得要处理掉周边的杂草,整平表层,不然容易弄坏地膜。
苹果根系的的生长养分一部分是来于根系,一部分是来于根系以上部门的吸收。土壤中的根系如果长势不好,就不能够很好支撑树干,也不能够对地表以上的生长起到调节作用,苹果要想高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苹果种植中一定要进行土壤优化,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