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蔬菜大棚是如何进行热传递的
1、种植时间:春季种植时间可选在1月份左右,秋季种植时间可选在9月份左右,种植时的天气以晴天为宜。2、配制基土: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腐殖土作为基土,土壤中可添加生石灰做消毒处理,以便为蔬菜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3、浸种催芽: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再用温水继续浸种4小时,浸泡后进行催芽。4、进行播种: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播撒在基土上,覆盖细土,然后浇灌适量的净水,以促使种子尽快发芽。
一、有机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1、种植时间
(1)大棚有机蔬菜可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进行种植,由于棚内的温度通常为20℃左右,因此春季种植时间可选在1月份左右,秋季种植时间可选在9月份左右。
(2)种植前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种植时以晴朗天气为宜。
2、配制基土
种植前要配制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因此基土可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腐殖土,土中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生石灰进行消毒,以便让蔬菜更健康地生长。
3、浸种催芽
(1)选择健康饱满、未遭受过病虫害的种子作为播种对象,然后将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小时。
(2)捞出种子,再用温水继续浸泡4小时,然后取出沥干,做催芽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4、进行播种
(1)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播撒在基土上,并覆盖细土,播种后浇灌适量的未受污染的净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促使种子尽快发芽。
(2)按时通风,让大棚内的空气保持流通。
二、蔬菜大棚是如何进行热传递的
1、传递方法
(1)采暖系统通常由热源、室内散热设备、热媒输送系统组成,目前大部分温室主要采取热风采暖、电热采暖、热水采暖、辐射采暖、蒸汽采暖等方法。
(2)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当地的燃料供应情况、投资与管理水平、温室的采暖负荷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选择哪种采暖方式。
2、增温方法
(1)在棚膜上覆盖棉被,或在棚内使用酒精炉、日光灯,或直接使用增温块。
(2)在棚内使用暖风机,开启一个晚上通常可增温8℃,不过使用期间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会抑制蔬菜的生长。
(1)茄子整枝
茄子一般采取双主枝整枝法,方法为茄子分杈时选留两个生长势一致的枝条为主枝。在整枝时不少菜农习惯于两结果主枝高达1.5-1.8米才摘心,然后再以侧枝结果,这种摘心法易出现结果断层。而采取连续摘心换头法,可以保证结果不断层。一般在植株长至1.1米高时,留取下面健壮的侧枝作为新的结果主枝,第二次摘心换头在植株高1.5米左右时进行。这样通过连续的摘心换头,不仅能起到矮化植株的作用,而且能很好地避免结果断层现象的发生。
(2)茄子摘叶
适期、合理摘叶。在顶部新叶尚未发育完全时,叶片制造营养的能力较低,而且新叶生长需要大量营养,需要其他叶片供应,此时就不宜摘叶。
中上部叶片发育完全,光合效率高,制造的营养供应茄子果实、根系、新叶等的生长,是叶片光合作用的主力,不可轻易摘除。
另外摘叶要分次进行,不要一次摘得太多,使植株下部几乎成为光秆。
结果初期更应少摘叶,若是摘叶也要由下到上依次摘除。主枝坐果前一般情况下不要摘叶。
天气干旱、肥水较少、生长势弱的植株要少摘叶。一般大果下部保留2-3片叶是比较适宜的。气温较高时,侧枝萌发速度快,很容易造成田间郁闭,所以要早把杂杈摘除,侧枝摘心,防止侧枝过旺生长,影响果实生长。
一、整枝的原则
1、去除徒长枝蔓
对于生长势头过强、生长节间细长、不结瓜的徒长枝要及时去除,减少植株郁闭;对于有生长空间、生长势不是很强的徒长枝,可采取扭技的方式,抑制其生长势,争取多结瓜。方法是在其中上部适当的节间,用手轻轻扭一下,听到“叭”的一声响为度。
2、适当间疏幼嫩枝蔓
保留适量的粗壮枝蔓可以提高瓜类蔬菜的结瓜能力。但若幼嫩枝蔓留得太多,会出现争光、争空间、争养分的矛盾,以致于多数枝蔓生长细弱,结果能力和结果质量反而下降。对于生长势弱的茎段可以回缩到生长粗壮的部位,过密的枝蔓即使生长健壮,也要适当疏减,以集中养分供应壮蔓生长和果实膨大。
3、回缩或疏删老弱枝
一些已结过瓜且果实已收获的二次枝蔓或三次枝蔓,既消耗养分,又占据棚架等生长空间,可以回缩到茎叶强壮粗大的茎段,让留下的茎节重新发蔓。如果整条枝蔓都很瘦弱,结果后可以疏删掉。一些长期披垂于棚架之下的枝蔓,由于养分与供应的劣势,一般生长差,可以疏删。
4、去除老叶、病叶
不断地去掉老叶不仅可以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而且可以腾出空间,增加透光率,从而提高光合效率。病叶是病害再侵染的主要来源,要彻底摘除,并拿出田外烧毁,以减轻病害发生。
5、拔掉病亡植株
夏季雨水较多,田间易渍水,土壤缺氧,有可能出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在病株蔸部施用熟石灰杀菌,防止病菌继续扩散。对于未发病的植株,可用绿乳酮或可杀得等农药的稀释液灌蔸。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