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稻什么时间晒田,晒田晒几天,水稻晒田时间

水稻什么时间晒田?水稻晒田晒几天?水稻晒田作用及技术是什么?据悉,水稻晒田是水稻增产促早熟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可以改良稻田土壤结构、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促进秧苗根系下扎、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轻水稻病虫害发生。

水稻什么时间晒田,晒田晒几天,水稻晒田时间

水稻什么时间晒田水稻晒田应根据不同栽期、不同的土壤类型、水源条件、田间苗情按“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适时排水晒田(一般水稻移栽后40天左右)。

5月15日前移栽的田间苗数已达高苗,应立即排水晒田;6月1日前移栽预计在7月1-2日达到晒田标准;6月1日后移栽的无论田间苗数是否达到晒田标准都应在7月5日左右进行晒田。

水稻晒田晒几天水稻晒田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根据水稻的长势、气候条件和土质肥料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是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即6月末至7月初排水晒田。

首先看土质和肥力,土壤肥沃、土质深厚、前期施肥较多的田块,秧苗生长过旺,有倒伏危险的稻田要早晒、重晒。

一般当达到预期穗数80%时,田块要早晒田,重晒田。

土质较薄、沙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田块,前期施肥量少的田块,应轻晒或者不晒田。

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烂泥田,或因稻草还田施入大量的有机肥,发生强烈还原作用的田块要早晒、重晒,其次,看水稻长势长相和叶色的变化,水稻植株长势过旺,封行过早的田块,叶片叶色过深的要早晒田重晒田,叶色较浅的可以晚晒、轻晒。

看天气和水源,天气阴雨连绵要早晒田、抢晴天晒,水源不足供水条件差的田块,应轻晒或者不晒田。

水稻晒田作用及技术1.水稻晒田能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还能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2.水稻晒田供氧旺盛、促进水稻根系活力,加快根系生长速度,可以提高根系的质量,扩大根系的活动范围,增进根的吸收能力。

3.水稻晒田后叶色由青绿变成淡绿或黄绿,株型由披散变为挺直,分蘖受到抑制,有利于改善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增加强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茎秆粗壮,抗倒性能增强。

控制无效分蘖。

4.水稻晒田后有利于水稻通风透光,增强抗逆性,提高抗稻瘟病的能力。

5.水稻晒田后植株生长量足,功能叶片不早衰,增强光合作用,活杆成熟,子粒饱满,提高产量。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水稻晒田时间以及作用技术要点,水稻要想获高产,必须晒好田,晒田一定根据地力,土壤,品种,长势,天气,及水源来灵活掌握。

必须要掌握好的一个重要技术性环节之一了,如果你种植水稻不掌握好晒田时间,把田晒早了的话,会导致田里禾苗薄,产量低;如果你晒田晚了的话,会导致水稻禾苗无效分药增加,深脚冷水田禾苗不发根,“晒田”7天——10天,“晒田”期间停止抽水灌溉,停止施肥,水稻田水彻底放干,保持水稻田不干裂,人站在水稻田里,双脚不会陷入泥巴里为宜。

“晒田”期间可以喷雾农药防治病虫害。当发现水稻叶片有黄影响着禾水稻在分蘖后为第一次晒田,水稻分蘖期间是水稻最主要阶段,也是水稻病害发病的阶段,在水稻分蘖期灌水,不易过深,潜灌保持水位不超过五公分,促进水稻分蘖颗数,潜灌田的好处减少病害、虫害等。第二次晒田,倒数第三叶片,生殖生长期,要清理好围沟,晒田均匀,这次晒田要重晒。

田边开丝拆为止,这一次晒田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来达到高产目的。谢谢邀请。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晒田的好处是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有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田间的通透性,减轻病虫害发生,最终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一项栽培措施。水稻晒田要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适时、适度。有什么好处,以我多年种植水稻的经验分析。水稻的产量是有其病虫害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纹枯病(我们当地叫红枯病、烂脚瘟),这种病对于水稻来说可以减产10%严重时可减产50%。虽说水稻是生长在水中但其根系并不深,这对后期水稻灌浆后茎干增加重每亩的穗数、每穗粒数的多少、结实率及粒重(千粒重)四个因素组成,而每亩穗数在栽插秧苗后就已经确定,每穗的多少、分孽数、结实率导则与水肥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