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蛤蟆草如何种植,什么时候播种?

1、播种育苗

蛤蟆草如何种植,什么时候播种?

播种适期7月下旬。苗床应先在瓜类、山药棚架下面。大田667平方米用种量为40~50克,苗床面积10平方米。整平苗床后浇透水,用细沙拌种均匀,播种后薄盖细土,再用湿稻草覆盖保湿有利出苗。出苗60%后,揭除盖草,然后用遮阳网遮阴覆盖,降温保湿育苗。苗龄30~35天,培育4~5片全展叶壮苗。

2、施足基肥

茬口宜选早共生花生、秋大豆(八月黄)收获后的空闲地,或早稻收获后的秋闲田。每667平方米撒施牛猪拦粪2000~3000公斤,加含硼复合肥40~50公斤,或硼砂1公斤作基肥。翻耕、耙碎、整平地后做畦,畦宽1.2米,长度不限。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秋冬干旱需灌溉,春夏多雨必须排水。

3、合理密植

移栽适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前每667平方米用地乐胺150克对水50公斤,喷湿表土,防除杂草。抢在白露前阴天下午移栽。

每畦栽4行,规格30厘米*20厘米,每穴栽带土壮苗一株,每667平方米栽8500~9000株。栽后浇施含尿素0.2%的定根水。栽后第二天,若遇晴天干旱,应在傍晚灌跑马水,使畦内湿透。

4、大穗丰产

第一次追肥,霜后7天进行,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公斤,对水1000公斤浇施;过10日追第二次肥(用量同前),猛攻前期以好苗。栽后25天左右,硼砂100~150克、甲胺磷15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促使穗花分化,防止蚜虫危害。

10月1日前后,要求高20厘米以上,叶宽10厘米以上每株有大叶片10片左右。促多发长大穗,打好丰产基础。

5、根外追肥,促穗壮籽

进入抽穗期,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如遇干旱,可适当灌水抗旱。每667平方米可施草木灰50~100公斤,加速养分运转,增强后期抗寒能力。10月中旬,日平均气温20℃左右,有利于开花授粉。

开花前每667平方米用硼砂100~150克,喷施宝4支,加10%吡虫林20克,50%多菌灵150克,对水50公斤喷施,提高授精结荚率,防止虫害危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平均气温15℃左右,有利灌浆成熟,

盛花后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10%吡虫林20克,对水50公斤叶面喷施,促使壮籽,防止蚜虫危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穗子2/3变黄,可分期分批,在早上露水末干时,收获成熟穗子,晒穗脱粒,吹尽果壳、晒干种籽。

6、管理

清洁田间。头季收获完,在12月中旬霜后晴天,进行彻底清园,将车前草植株基部枯黄老叶、病叶、枯穗全部摘除,带出田外销毁。每株留六到七片正常生长的心叶。清园后立即用50%多菌灵200克,加乐果150克,667平方米对水50公斤全面喷施,防病灭虫。

促发再生。清园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667平方米用碳酸氢铵15公斤,对水1500公斤全田浇施,促进车前草再生以苗,使它由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转换,为下季丰产打好营养生长基础。

春后壮苗。清园一个月后,到元月中下旬,667平方米再施复合肥20~30公斤,促进再生苗立春后健壮生长。

防病保穗。春后气温回升,车前草进入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春季不宜追施氮肥。由于春季降水增多,应尽量早拔杂草,不宜中耕除草防止田间土壤积水感病。始穗前后,667平方米用硼砂100~150克,加50%多菌灵150克,加10%吡虫林20克。

扩展资料

1、土质:栽培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为佳。

2、日照:性喜高温多湿的毛虾蟆草,在一般温暖地区,只要湿度够,都可以生长良好。忌强烈日光直射,最好栽培于半遮阴或明亮散射光下,冬季宜保持15度C左右,夜间温度不可低于10度C,否则叶片容易冻伤黄化,并出现落叶。

3、水份:每年的3月~10月是生长旺季,盆土必须保持均匀湿润;为了确保盆土排水顺畅,每次浇水时务必要浇透直到盆底流出水来为止,但不可以滞留水分在盆中,这样根部会容易腐烂。春夏之际如果置于屋檐下,宜每日浇水1次;如果是放置于室内,则每隔2~3天浇1次水。

秋冬之际宜3~5天浇水1次;而如果寒流来临之前,要减少浇水或是保持干燥,使植株比较容易越冬而且不受寒害。

4、施肥:除了基肥之外,生长期间每隔30~45天施用1次追肥,以腐熟豆饼水或长效性粒肥、棒状肥料为佳。冬季生长停顿时,呈现休眠状态,应要停止施肥。

百度百科-虾蟆草

百度百科-克瓜草

一、种植时间

苦菊适宜在春、秋季节种植,即3~4月份和9~10月份种植。选择稳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抓住农时,及时播种,既能延长营养生长期又能延长采收期,露地种植可进行直播。

二、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苦菊性喜冷凉环境,喜湿嗜肥、不耐干旱,较耐寒,适宜种植在海拔170-3200米的山坡、林下、田间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种植时选择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沙壤土或黏土种植,能适应土壤pH值在4.5-8.9之间,但是在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长最好。选地后,将土壤耙细耙平,结合整地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做基肥,在做畦。

2、播种:适宜在春季或秋季种植,要选择稳产、抗病力强的品种,由于苦菊的种子较小,所以都采用撒播方式进行播种。在畦面上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然后覆一层细土,覆土不宜过深,控制在0.5-1cm之间,以免影响到出苗。

播种后要浇一次透水,不要踩踏,稍镇压即可,以免影响到发芽率,每亩用种2公斤左右,注意播种密度,以免影响到植株长势和病虫害的发作几率,从而影响到产量和收益。

3、田间管理:一般播种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破土后要及时查田,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土壤过干影响到幼苗生长。苦菊幼苗的根系较弱,所以要及时松土促进根系生长,松土时要避免损害到根系。

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间苗和补苗,一旦发现病弱苗要立即拔除,它是还有清除田间杂草,杂草会和幼苗抢占养分,还会诱发拔除,所以要及时清除,清除后要带出田间,减少病虫源。

4、肥水管理:在田间管理,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合理的浇水施肥,确保其正常生长,在幼苗时,宜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不宜浇水过多,以免幼苗徒长,也不宜过旱,会导致幼苗老化。

而在植株生长旺季,也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水分不足,苦菊的苦味较重,口感较差,到了生长后期快采收时,要控制水分,保证质量。

扩展资料:

苦菊的病害防治

1、霜霉病

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种植地均有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菌在病残体、土壤内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直接萌发后,随气孔侵入寄主体内,引起病害。

(1)发病症状及条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不规则形状病斑,呈退绿或淡**,叶片背部生有白色霜状霉层。发展后,病斑逐渐扩大,呈黄褐色,导致叶片枯死。

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全叶干枯,无法食用,造成损失。适宜的发病条件主要有地势低洼,湿度较大,雾大露重,日暖夜凉,间距较小、田间密度过大,通透性较差等,都会造成霜霉病的高发。

(2)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发病率低,排灌良好的地块,整地翻耕要彻底。优选抗病品种,加强管理,控制好田间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度。

合理浇水施肥,雨水过多天气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湿度过大,引发病害。施肥要适量,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清除病株杂草,可适量喷施叶面营养剂,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促进良好生长。

发病后,可用72%克露可湿粉800倍液、80%塞得福可湿粉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需要注意的是,将药液喷洒在基部叶片、叶背部,避免漏喷,延误防治效果。

2、病毒病

病毒病属病毒性病害,种植地均有发生,全株均可发病。

(1)发病症状及条件。发病后植株矮缩、弱化,叶片细小呈带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与正常植株比较明显矮小,绿叶数量偏少,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

病毒主要靠种子和蚜虫进行传毒。病毒病的高发主要受天气影响,如高温、少雨、干旱等。当温度高于18℃,又遇少雨干燥天气,极易引发的蚜虫害迅速传播病毒病,造成危害。

(2)防治方法。优选良种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拌种,可有效杀灭种子上的病菌。合理密植,以利于植株间通风透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浇水不宜过大过猛,注意小水勤浇。发现病株立即摘除,并药物消毒病株周围的土壤。

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减少虫害及其它病害的发生。科学施肥,促进植株长势健壮,提高其自身抗病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苦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