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尼罗河畔的水坝有什么利弊呢?

有利影响:1、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1964年尼罗河曾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由于当时阿斯旺高坝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已能蓄水防洪,使埃及人民避免了一场灾难。从那时起,阿斯旺高坝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尼罗河洪水对埃及的威胁。

尼罗河畔的水坝有什么利弊呢?

2、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兆瓦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兆瓦 ,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3、农业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水库还发展了渔业。

4、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苏丹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

不利影响

1.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于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早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允。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2.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

3.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尼罗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了。此外,土壤盐碱化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大大增加,即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也提高了尼罗河水的含盐量。这些变化不仅对河水中生物的生存和流域的耕地灌溉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毒化尼罗河下游居民的饮用水。

4.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衍。这些水生植物不仪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同时,水生植物还大量蒸腾水分,据埃及灌溉部估计,每年由于水生杂草的蒸腾所损失的水量就达到可灌溉用水的40%。

5.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侵蚀。

埃及的农业发达得益于什么?这与古埃及的生产有什么重要关系

阿斯旺大坝,建设在埃及境内的尼罗河干流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坝。阿斯旺大坝对埃及非常重要,它的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一半,阻止了尼罗河水在埃及境内肆虐,还保障了埃及水资源的供应。尽管阿斯旺大坝好处多多,但它的危害也不少,总结起来有三大方面:毁了土地、毁了水质和毁了文物。

1、阿斯旺大坝工程建成毁了埃及的土地

阿斯旺大坝没有建设之前,尼罗河每年都会在埃及境内泛滥,给尼罗河两岸和尼罗河三角洲带来巨量的肥沃泥沙,给这些土地补充充足的水分和肥力。阿斯旺大坝工程建成之后,这些都给拦截了,肥沃的泥沙基本上没有了,这导致埃及很多土地的肥力持续下降。还有就是,尼罗河不在泛滥,没有办法带走土地里面的盐分,使得土地大面积盐碱化。这给埃及的农业带来严重的伤害。

2、阿斯旺大坝工程建成毁了尼罗河的水质

阿斯旺大坝没有建设之前,尼罗河的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水文和生态系统。阿斯旺大坝建成之后,由于水流流量等多个方面的改变,导致尼罗河的水文和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尼罗河的藻类和水生植物肆意生长,严重威胁到埃及的灌溉系统和尼罗河的生态系统。尼罗河出海口沙丁鱼的绝种,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3、阿斯旺大坝工程建成淹了埃及的文物

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文物。这些文物,很有一部分分布在阿斯旺大坝的库区。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让这些文物遭受到严重的威胁。尽管埃及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救援和迁移,但还是淹了很多文物。埋在地下没有发现和挖掘的文物更是不计其数。这是埃及和人类的一大损失。?

1、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古文明的发源地往往位于大河流域,因为河流的长年累月的冲积会形成大片的平原,十分利于耕种。

2、尼罗河与别的大河相比有点特别,它每年会有一个泛滥期,在泛滥期间大量腐败物质被冲积到岸上,河水退去后土地会变的异常肥沃。而且尼罗河的泛滥非常有规律,相当的准时,在古代人们只要根据泛滥的时间安排农耕就能有很好的收成,完全不用施肥。

3、埃及也是四大古国,在没有天灾的前提下,文明的摇篮自然积累下来许多有用的农耕技术。

扩展资料

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全国可耕地面积为31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

主产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麦居非洲前列,还产甘蔗、花生等。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埃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