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棉花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施肥,种植出质优高产量的棉花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棉花在中国很多地方种植,其产量将直接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推广棉花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棉花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棉花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施肥,种植出质优高产量的棉花呢?

1棉花种植技术

选择改良品种。种植棉花前,需要选择一些抗性好,抗性强,高产的品种,例如棉花1苏棉号1号等品种.同时,我们必须挑选出不良的棉花品种并将其干燥.2~3d围绕,浸种,搅动,发芽等棉籽,采取多种措施,培育棉花壮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棉花产量,保证棉花健康生长.

合理密植。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可以增加棉花产量.密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要点:现阶段种植棉花时有机肥料很少,综合肥力较低.这个地形适合合理的棉花种植.应该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进行种植,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密植的不同位置,只有这样,棉花才能健康地生长

覆盖。当棉花覆盖有塑料薄膜时,请注意以下几点:应在季节和前茬的环境中进行早播,早播后应覆盖薄膜,并覆盖棉花的深度应该50^70%确保覆盖膜的表面干净整洁.棉花种子开花后,可以将覆盖膜打开并种植;必须用覆盖膜覆盖一些抗性强,生长稍强,耐力更高的品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进行地膜覆盖时,应在致密系统相对较松散的地方进行,以确保致密系统处于4500/hm?+ /hm?+左右.

田间管理。在棉花种植期间要想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施肥。要棉花地施足基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在施肥过程中主要以一些有机肥为主,化肥作为辅助肥.对棉花生长的一般情况而言,棉花对肥的吸收率主要以1: 0.28-0.35: 1.02左右.因此,在农民种植棉花期间,要加强对棉花化施肥的分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施肥,为棉花补充养分。

减少棉铃脱落。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铃铛掉落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生理因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3点.其中棉花的生理因素最为严重,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棉花苗出现死亡现象.为了有效的减少棉花蕾铃脱落现象,就必须要根据棉花的生长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保证棉花生长期间的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适合棉花生长同时还需要适当的调节一下棉花生长的主要因素,比如说植应变营养成长、生殖成长等,使用有机肥施肥,将棉花花蕾受精,保证棉应变内激素正常,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棉花蕾铃脱落现象.

控制株形。在棉花生长期间,要根据棉花的成长现状、生长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应株形控制,采用整枝摘心技术和喷洒技术将棉花的生长应变行调整,并通过人工将应变形控制.同时还要改善棉花田间的光透条件,为棉花提供一亍良好的生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棉花蕾铃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优化成铃。当棉花变成棉铃时,就必须选择一些优良品种,做好棉花的种植和栽培,并建立一个高质量,高产的增长群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将来的种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育苗管理。苗期管理不仅要做好放苗与间定苗工作,还要进行中耕除草工作.其中的放苗与间定苗工作可以使棉花植应变生长均匀,保证植应变健壮.棉花地进行间苗、定苗工作,通常在1~2当种植真叶时进行。在此期间,棉苗应为一穴一苗的形式。育苗后进行,确保棉田的栽培深度和苗木保护主要在14cm8cm左右.此外,还要将棉花田间的土壤翻整,保证土壤平整、细碎

及时排灌。在棉花生长期间如果出现干旱、缺水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浇灌,如果出现洪涝现象时,就需要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工作,并加强棉花苗的整枝摘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壤与田地之间游泳适当的湿度,从而减少棉花烂铃显现的发生,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切。

2害虫防治

棉花在生长期间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侵袭,如果农民人员救治不及时就会导致棉花苗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在棉花实际生长期间,农民要根据棉花的生长现状与生长周期来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棉花可以健康生长下去.在棉花生长期间会遇到以下3种常见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烂玲,这些病害都是在棉花不同的生长期间长成的,对此本文为这些病害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保证棉花可以健康生长下去,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棉花病的防治。对于棉花生长枯萎病问题,农民可以选择一些农药防死乐、农药枯黄绝杀等来解决,不同的枯萎病需要根据采取不同的救治手法.如果农民在解决枯萎病时,使用了杀虫剂、除草剂那么就会导致棉花的病情加重;在棉花生长期间,如果是一些酚虫而产生的枯萎病,农民使用普通的杀虫剂就能驱除冏.

控制红叶茎枯病时,有必要了解棉花的实际情况,如果严重的话可以使用90070甲基噻吩酯和禄丰95解决,保证棉花可以正常生长下去.

棉花的烂铃问题主要是由棉花的铃虫引起的,因此在棉花烂铃防治过程中,农民需要将使用救治棉铃虫的方法来解决烂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棉花病虫害防治。棉花在生长期间会因为虫害问题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病害效果,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病害问题使用不同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棉花可以健康生长下去.在棉花生长时最常见的就是棉铃虫,对于这类虫害农民可以在市场上挑选一些专业该虫害的杀虫剂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说敌杀死.对于盲婚、玉米螟、金刚钻等病害就可以试用敌百虫、乐果乳剂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为了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将其对棉花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将其进行推广,从整体上提高棉花的产量.同时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还要根据棉花不同的地理环境选取不同的种植品种,在种植期间还要做好棉花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此外,还要将棉花籽进行合理育种培养,为以后的棉花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一、选择适宜棉花品种

1. 辽棉10号

株高70厘米左右,叶色浓绿肥大。单株结铃8.43个,铃圆形,有缺尖。裸地栽培生育期146天,覆膜137天,适于覆膜栽培,霜前花率83-90%。生长势强,易保苗,不早衰,结铃性好,棉铃大小均匀,开絮集中。平均铃重4.67克,衣分率35 .72%,纤维长度29毫米以上。抗逆性强,对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及烂铃病有较高的抗性。棉株松散,生长势强,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平均每亩6000-7000株,单株留果枝10-12个。

2. 锦棉3号

极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果枝上斜或筒状,打顶株高强65厘米左右,主茎紫红色,节间距5-6厘米。叶片较大,叶片不衰,活秆开絮。铃卵圆形,壳较薄,易开裂,开絮畅而集中,爆裂期15-20天。单株结铃7.35个,铃重5.89克。全生育期135-140天,霜前花率85%以上,不抗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及烂铃病的抗性和产量水平均稍好于辽棉9号。可适当密植和多留果枝。一般平肥地亩保苗7500-8000株,果枝8-10段;坡薄地9000-10000株,果枝6-7段。低温多雨年份适当少留果枝。适宜辽北和辽西棉区种植。

二、裸地棉花栽培技术

1. 选地、作垄

(1)地块选择: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辽宁属于特早熟棉区,在全国棉区中是纬度最高的省份,北方冷凉地区都不宜植棉;棉花根系发达,根深达2米以上。因此,棉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向阳的坡地。土质粘重、背阳、涝洼冷浆地不宜种棉花,农谚讲:“棉苗性似火,沙溜地最好。”

(2)作垄:棉籽顶土能力强,并要带出两片叶子出土,阻力大。而且,辽宁棉花增产主要靠君体,必须保证一定密度,播种保全苗是棉花增产的基础。因此,棉田整地必须细致,棉籽出苗吸水慢,棉籽本身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物质转化慢,出苗时间长,吸水量大(相当于种子重量),棉田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要求棉田整地要及早打垄,秋打垄最好,春天打垄也应在3月底前完成,最迟不超过4月5日(清明前)。整地细无坷垃,上虚下实,土壤含水不低于18%。打垄施肥不应少于3000公斤农肥。

2. 种子处理

(1)种子精土选:棉籽要精选,去掉瘪籽、大毛籽、光籽,以芽率不低于90%。

(2)晒种:棉籽壳厚,透水性差,播前种子一定经过晾晒。将棉籽铺开,晴天晒2-3天,一天翻动几次,棉籽拿在手一摇动有响声为宜。晒种注意不要将棉籽直接放在水泥等不易透气的地上,防止晒出死籽。晒种不仅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强发芽势,还有灭菌、防虫的作用,不可忽视。

(3)脱绒处理:棉籽脱绒便于播种(机播一定要脱绒),脱绒还可收回作工业原料——棉短绒。

①机械脱绒。棉花收购部门应将棉籽进行一、二道脱绒,有条件的要脱三道绒。②硫酸脱绒。硫酸脱绒不仅便于选种(通过水选,可以利用省去人工选种),而且可以去掉棉籽上的虫、病菌,还能利于棉籽包衣。脱绒按每10公斤棉籽绒上加入温度为110-120的硫酸500毫升,边倒边搅拌,至短绒全部溶解,然后水洗晾干。③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现推广的棉籽种子包衣新技术,不仅能保全苗,而且提早出苗2-3天,减少苗期虫害,降低成本。④浸种催芽:棉籽用30-40℃水浸种,浸透种皮,棉仁韦起层待播,温水浸种要做到勤翻动,避免热量积累烧籽,特别是遇灾毁种的棉田,为了加快浸种时间,水浸要热,更要注意翻动棉籽。如发现棉仁变黄,说明烧籽,种子就不能再播种。在生产实践中,还有用80-90℃水浸种的做法,此方法可以烫死成熟度不好的棉籽,但必须注意,一定要要棉籽的温度降到20℃左右时,才能不翻动。干旱地区如座水播种可以催芽播种。

3. 一次播种保全苗

(1)适期播种:当地温稳定在12℃,棉籽出苗后能避开当地晚霜,即为播种适期。辽宁棉区适宜播种期一般年份在4月中、下旬。

为了争取有效生育期,辽西棉区多采用“霜前播种,晚霜后出苗”。

(2)播种密度:一般按选用品种的要求来定。平肥地宜稀,山坡薄地宜密。

(3)播种深度:按着选定的密度、垄距确定株距,无论机播或人工播种,必须做到等距。开沟深度5厘米,但一定种在地平线以上,便于提高地温和苗期管理。覆土不超过3厘米(干旱地区的四犁播种除外)。

(4)查田补苗保密度:出苗后,缺苗断条地段要及时补救。缺苗可采取前后、左右借留双株的办法;缺苗较多的应立即催芽补种,确保合理密度。

4. 田间管理

(1)早铲、趟:棉田地管理突出一个早字,促壮苗早发其手段就是早铲、趟,多铲、趟,增地温,壮根壮苗促早发。

(2)追肥:定苗后追肥10-15公斤;现蕾后追肥20-25公斤。

(3)精细整枝:棉花整枝是棉花增产的关键。一般在7月5-10日打顶尖,7月15-20日打围尖,本着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按照品种要求留果枝的段数,整枝要求见杈就打,力争做到8月5-10日自然断花。

(4)化学调整枝技术:对在多雨个份、肥水条件好、长势过旺、日株生长量超过2厘米的棉田,以及打尖前株高超过50厘米、叶色浅、节间长、茎细嫩的棉田,覆膜棉田在7月上旬开始花期、裸地棉田在花期喷施25%助壮素和5%的缩节胺控制徒长。雨水正常年份、土壤肥力中等的棉田,打尖后株高在40-50厘米的,在7月中旬花期,每亩用助壮素0.5支或缩节胺1.5克加水50公斤喷雾,喷后可轻打或不打围尖。用药原则上掌握在蕾期、花期和花铃期三次用药。如果田间长势相对较弱,可在初花期和花铃期两次用药。采取药剂化控方法必须根据田间生长情况确定是否用药,以及施用的时间和浓度的大小。田间长势不够的不能轻易用药,否则会产生负作用。另外,也不可盲目加大浓度和使用剂量。化控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整枝,必须配合人工整枝。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必须补喷。缩节胺在强光和高温下分解失效,应在午后光照弱的时候喷施。

(5)叶面追肥增铃重,促早熟:棉花花铃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1%尿素肥液,可增铃重,促早熟。

晚熟的棉田或低温年份,在9月15日前后,用40%的民成地乙稀利150-200克,加水50-75公斤喷施,可促早熟,增加霜前花率。

5. 及时采摘,选留种子

棉花霜前花与霜后花价格相差很大,霜后花不应混在霜前花内。棉花采摘要及时,防止落地和混入杂质。

田间选留种工作是棉花下年增产的基础,选择标准株,中喷内围霜前花留作种子,单放,单轧,为棉花继续高产打下基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