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基础知识
香榧和其他植物种实一样,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而且它的含量高达51.7%,甚至超过了花生和芝麻。榧子中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炼高级芳香油的原料。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香榧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香榧的植物价值
药理作用
1. 驱虫作用 榧子浸膏在试管内对猪蛔、蚯蚓无作用,有谓能驱除猫绦虫。种子油有驱钩虫的作用。
2.收缩子宫作用 日本产榧子 Torreya nucifera 含生物碱, 对子 宫有收缩作用,民间用以堕胎。
出处
1、陶弘景:榧实,今出东阳诸郡,其子乃言疗寸白,不复有馀用。
2、《唐本草》:榧实,此物是虫部中彼子也。《尔雅》云:杉也。其树大连抱,高数仞,叶似杉,其木如 柏,作松理,肌细软,堪器用者。
3、《开宝本草》:彼子与此(榧实)殊类,既未知所用,退入有名无用。
4、《本草衍义》: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过多则滑肠。
5、《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
6、《本草新编》;按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人共享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7、《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8、《别录》:主五痔。
9、陶弘景:疗寸白。
10、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11、《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12、《生生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13、《本草备要》:润肺,杀虫。
14、《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15、《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功用主治
杀虫,消积,润燥。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有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平涩,无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新编》:?入胃、脾、大肠经,又入肺。?
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采收和储藏
10-11月间种子成熟时采摘,除去肉质外皮,取出种子,晒干。
注意
饭前不宜多吃,以免影响正常进餐。
榧子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腹泻、大便溏薄、咳嗽咽痛且痰黄者忌用。
食用
榧子营养分析: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又含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种子含脂肪油约42%,其中亚油酸7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88%,油酸20%,硬脂酸约10%;另含麸朊(gliadin)、甾醇、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和鞣质等。
香榧的临床应用
主治
①治疗钩虫病
每日吃炒榧子3~5两,直至确证大便中虫卵消失为止。曾治5例(其中3例兼有鞭虫),皆经1月左右痊愈。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本品如配合使君子肉、蒜瓣煎服,则疗效更佳。
②治疗丝虫病
取榧子肉5两,头发灰(血余灰)1两,研末混合调蜜搓成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以4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20例,第一疗程后微丝蚴转阴4例,第二疗程后转阴9例,其余大部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程中除1例服药后有轻度头晕外,其他皆无不良反应。初步认为本品对杀灭微丝蚴有一定作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50g;连壳生用,打碎人煎;或10-40枚,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痔疮宜小量常服。
宜忌
①苏拭《物类相感志》:"榧子壳反绿豆。"[4]
②《本草衍义》:"(食之)过多则滑肠。"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火,热嗽非宜。"
选方
①治寸白虫: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食疗本草》)
②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尽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自下。(《救急方》)
③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一两,使君子仁(切细)一两,大蒜瓣(切细)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时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卒吐血出: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圣济总录》)
香榧的营养价值
香榧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刚采摘下来的香榧有着一层油质的绿色外壳,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气。它含有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炼多种高级芳香油的原料。同时,香榧果仁更有着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功效:香榧果仁中所含的四种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治疗和预防恶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有益。传统中医药学认为,榧子具有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之功能,适用于多种便秘、疝气、痔疮、消化不良、食积、咳痰症状。榧子可以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蛔虫、蛲虫、钩虫等,其杀虫能力与中药使君子相当。香榧中脂肪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食用榧子对保护视力有益,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
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以食用。小儿和正在受寄生虫困扰的人可以适量嚼食
适用量:每次10~15颗。
种植香榧的方法
香榧是人工的。
香榧是我国特有长命树种榧树经选育栽培而来,香榧是榧树自然变异中的优株,再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产地而区别于其他榧树自然类型。
早期园艺学家、植物分类学家等将人工嫁接的榧树优良品种定为香榧,经人们长期选育的优良榧树,或实生或嫁接,果香味美者皆为香榧。
香榧的栽培技术
1、播种
秋播或春季2-3月上旬播种。条播,沟宽10cm,深10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后盖章,每1hm播种最1500kg。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反搭棚遮荫。第2年春季,按行距35cm,株距15cm移植。移植后浇水数日,以保成活。
2、移栽
剪取硬枝,在畦上每隔25cm开沟一条,将插条靠沟一边排列,覆土压实,露出地面1/3,次年早春定植。
3、田间管理
每年都应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定植5年后须进行嫁接及整枝、修剪。
香榧的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温暖多雨,黄壤、红壤、黄褐土地区。榧树喜光而好凉爽湿润的环境,常散生于土层深厚有林的黄壤谷地,忌积水低洼地,干旱瘠薄处生长不良,能耐寒,树龄200年而不衰。用种子繁殖,发芽率可达80%。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品种,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干果树种,不但栽培价值高,而且生态景观效益好,那香榧如何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香榧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香榧的方法一、造林地的选择
香榧理想的造林地要求阴凉,空气湿度大,光照不太强,且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微酸至中性的砂壤土、紫色土、石灰土等土壤均适宜种植香榧,pH值小于5以下的土壤不适宜发展香榧,土壤以深厚肥沃、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的最为适宜。香榧结果后要求充足的阳光,所以海拔400米以上造林应选择在阳坡、半阳坡。
二、林地整理
根据香榧幼龄期需要庇荫的特性及水土保持的需要,保留林地植被,造成侧方庇阴,对造林成活和生长均有利。一般坡度在15℃以下的可全垦,提倡林粮套种;15~30℃的坡地带状整地,保留梯坎植被,带上可以林粮套种;30℃以上的坡地以鱼鳞坑块状整地,挖大穴(直径80厘米,深50厘米以上),保留穴周植被。
三、栽植技术
1、施足基肥:在种植穴内,每穴施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20千克,没有条件的也应分层填入杂草、落叶、草皮等。稍踩实,高度不超过穴深的一半,上面回填定植穴四周的表土,并高出地平面10厘米左右,也可分两次回填。栽植前,每穴施入钙镁磷肥0.5千克,并与穴土拌匀。
2、种植密度:香榧经济寿命极长,数百年的大树一株即可占地数百平方米,同时香榧生长又极缓慢,考虑到前期的经济效益,一般初植密度以4?4或4? 5米,每亩35-42株左右为宜。
3、苗木规格:要求正宗香榧并经无性系测定的优良无性系作为造林材料。苗木规格要求?2+3?以上的嫁接苗,且必须带土球或是容器苗。良种壮苗的具体要求: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主侧根多;高度苗50厘米以上;地径粗1.5厘米以上;嫁接苗要求有3个分枝以上。
4、栽植时间:以早春(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秋末冬初(11月~2月)也可以造林,但要注意气温要在0℃以上,水分供应充足。
5、栽植方法:香榧苗宜浅栽,土面高于根径2~3厘米即可,切忌将嫁接部位埋入土中,栽植时要注意苗木要竖直,根系要舒展,填土一半后拔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种植后及时用遮阴网遮阴。
6、授粉树配置:香榧系雌雄异株,在周围无雄株的地区造林时必须配置3%~5%比例的雄榧嫁接苗作为授粉树。香榧系风媒授粉,宜种植在雌香榧树的上风口。
四、林下套种
香榧生长缓慢,幼龄期又需要庇荫,可采取林下套种香榧的立体经营的模式,可选择适宜的落叶的乔木林分和其它需改造的经济林中套种香榧,注意郁闭度不宜过高,透光度在40%以上为好。
五、幼林抚育
一是遮荫,小苗造林后1~3年,苗周设保护圈,遮阳网遮荫;二是中耕除草。造林后1~2年的春秋生长季节要在保护圈内经常除草,圈外尽量保留植被;三是施肥,2年生以后幼树以有机肥结合化肥(氮肥、复合肥),每株施氮肥50~100g,复合肥100~150g,有机肥5~15kg ,化肥不直接接触根系
香榧的栽培技术苗木培育
1、选择品种
香榧品种繁多,几乎每个香榧产区都有当地的乡土品种,所以在选择香榧品种时,必须要遵循?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品种进行培育。如果需要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要事先对引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相同或相似,引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苗木培育
香榧苗木培育分两个阶段:培育实生苗;在实生苗上进行嫁接,培育嫁接苗。
3、实生苗培育
(1)种子选择
选择种子时,要根据种子颜色来选取,一般当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作为育苗种子较为适宜。种子采收后先去除假种皮,然后对种子进行层积沙藏,保持适中的干湿度,沙藏种子一般11月下旬开始陆续发芽,至翌年3月底发芽率高的达90%以上,当胚根长0.5~1.5cm时即可播种。
(2)播种
在播种前要选择好苗圃地,苗圃地要求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水源充足的地方,为保证施工及灌溉的措施的落实,要求有电力供应。播种前做好苗床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m2施40-50担。苗床宽1.5m左右,高15cm左右。播种时要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可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然后取出再用清水洗尽。
播种的株行距15cm?30cm,种子横放胚根向下,浅覆土(约种子横径的3倍),用稻草覆盖,保持床面疏松湿润。4月下旬至5月上旬苗木出土后要及时搭建荫棚,荫棚高1.8m,透光50%-60%;干旱时要每隔10~15d浇透水1次,浇水方法以喷灌为宜;苗期中间可适量施肥,以尿粪为最佳;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可用敌克松2g/m2。与黄土混合后撒在根部进行防治。香榧苗木在霉季时还容易发生根腐病,要先人工清除病株,然后用柴灰与石灰按8:2的比例按100-150kg/667m2施于苗木根部,可防止蔓延。
(3)培育嫁接苗
选择2a生苗作为砧木,接穗在40a生左右的健壮母树上采取,用1a生枝;嫁接时间在3月中下旬,那时树液已经开始流动但树芽尚未萌发。嫁接方法可采用切接,也可采用劈接,嫁接后再培育2~5a苗高达50cm以上时可用于造林。
造林技术
造林地选择
根据香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选择海拔700m以下、坡度5-15?、土壤疏松深厚肥沃(土层达80cm以上、腐殖质20cm以上)、排水良好、石砾含量小于20.0%、水分充足、交通方便的丘陵或低山为造林地。
种苗选择
种苗规格:最低要选择2+2a的嫁接苗,高50cm以上,根系发达、主干粗壮、叶片厚实有光泽、接穗新梢向上性好、无病虫害。最好是就近调苗,尽快栽植。因香榧苗肉质根易失水造成横向断裂,裸根苗移栽要带宿土,尽量保持根系完整无伤,并采取根系保湿措施。
栽植密度与配置
造林初植密度为33株/667m2,株行距为4m?5m。
配置方法:香榧系雌雄异株,用嫁接苗造林,必须配置一定比例的雄榧嫁接苗作为授粉树,母榧与雄榧配置比例为8:1。
整地与栽植
根据香榧幼龄期需要庇荫的特性及水土保持的需要,在实施林地清理时,切忌全面劈山和全垦整地。以小块状(直径1m左右)或窄水平带状(带宽1m左右)进行劈山整地,然后挖大穴,这样做既能提高成活率,又可大大节省造林成本,也有利于水土保持。栽植穴规格100cm?100cm?100cm,栽植穴过深、排水不良的地方,要开导水沟防积水腐根。穴内施足腐熟有机肥,盖土过冬,保墒增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采用植苗造林,为防冻害,造林时间应在冬季或早春之间,选择无风阴天或毛毛雨天气为佳。香榧苗宜浅栽,土面高于根径2~3cm即可,切忌将嫁接部位埋人土中,栽植时要注意苗木要竖直,根系要舒展,填土一半后拔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最好对植株进行适当加固,如插小竹竿支撑捆扎等,以防嫁接口劈裂。可以在林中或上风口配置适当雄株,以利成龄后授粉。
管理养护
抚育管理
栽后第1年重点是做好夏季高温天气的抗旱保苗。香榧树易遭日灼危害,因此需搭建荫棚进行遮阴。遮阴棚以网状材料为宜,即能保持遮阴,又有一定的透光度。搭建时间在4月初进行。冬季为了防止冻伤,在第2次抚育时可将杂草盖于苗木根部,以直到保温的作用。待严冬结束合,以及时将覆盖物埋人土中,防止病虫害感染,同时也可以起到绿肥作用。
造林后前2a每年至少抚育2次,第1次在5-6月份,第2次在8-9月份,采用穴状挖抚的方法,即苗木根部周围实行浅挖,忌深挖防止伤根,其他地方采用砍抚,以防止水土流失。施肥可结合幼林抚育同时进行,施肥品种尽量选择有机肥,条件不足时也可用复合肥等。造林前3a可适当进行林粮间种,但间种时要离根部稍远。
水肥管理
每年7-8月进行一次全面抚育,抚育方法仍为穴抚结合砍抚,将砍抚的杂草盖于根部,减少夏季水量蒸发。有条件的地方可修建滴灌系统,同时将所需的肥料通过滴灌系统施人香榧根部。每年春季1-2月份可施一次有机肥,以农家肥为最好,将肥料埋于根部。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提高香榧产量的重要措施。要实现香榧的高产稳产,必须控制树的高度和冠幅。树形过高,要求的营养量更高,同时也不利于香榧的采摘,但树形过低,有可能不能充分发挥产量优势,所以在造林2a后即可以进行适当修剪,具体要求:树冠的高度控制在4-5m,冠幅要保持多干,圆头形。树冠定型后每年还要进行常规修剪,这时候只要剪去过密枝和病枯枝就可以了。
松土除草
在冬季12月-1月,结合施肥,把榧树周围的土壤深翻一次,落叶埋入土中,林地套种豆类、草子等作物,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加收益。7-8月浅翻一次,并割取杂草、嫩枝覆盖榧树的根际,以利降温保湿和采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