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新村乡的经济概述

2009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0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8亿元,农业总产值1.33亿元),工业利润4200万元,乡属企业实现税收2572万元,外贸出口拨交额3.6亿元,财政收入4267万元,招商引税实现税收47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911元,粮食总产13100吨,人口自然增长率-2‰,全乡实体企业总数16个,企业就业人数2254人。

新村乡的经济概述

2013年全乡实现社会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增8.4%;工农业总产值8.15亿元,比上年增10%;财政收入4499.43万元;招商引税6328万元,比上年增11.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3416元,比上年增11.7%。(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新乐村依托市农科院的科技支撑, 600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见成效,500亩莲藕生产基地喜获丰收,已列入县科技生产攻关项目;新浜村涛涛合作社加入崇明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生产的崇明香酥芋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新卫村君地公司300亩蔬菜保护地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已经启动。全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央重点县小农水建设项目,新建农田灌溉机站5座,翻建渠道24.3公里,新建过路涵洞1座。加强科技指导,举办种养业技术培训班5期280人次。发放优质水稻良种79吨,示范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100亩,亩产达1250斤。推广种植绿肥4910亩,新乐村百亩绿肥示范方获市丰产方建设三等奖。完成县下达公益林抚育性间伐养护1.52万棵,补植0.75万棵。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动物防疫21.3万头(羽)次,消毒面积14.4万平方米,全乡重大动物疫情实现“零”指标。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签订责任书52份,完成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1940只,合格率100%。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力度,推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完成13家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签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五次,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全面实施整改,完成农民工生产安全培训100人,消防安全培训60人,特种设备专业人员安全培训20人。上海五洲特钢厂、上海航环结构件公司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新卫、新乐、新中三个村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站,组织消防演练2次,充分发挥本乡中小型企业消防工作站的作用。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推进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完成冠华公司、五洲特钢和奇成化工厂等3家重点企业节能降耗责任签约,奇成化工厂的产业经营实施布局调整。加强环境保护监察,对村民群众反映的有关企业工业污水、工业废气排放不达标等突出的环保问题,督促企业全面完成整改。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二)改善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政策,全乡参合村民5328人,参保率为99.99%,筹措发放合作医疗补偿金712万元。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164人,参保率为98.8%。坚持三公开原则,审核评定城乡低保114户186人,发放低保金36.9万元。兑现农村五保对象供养费26.48万元,实施重大病医疗救助97人次29.64万元,帮助贫困老人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10例。对24名现役军人、314名退伍军人建立了优抚信息数据库,发放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和军龄补贴660人次9.8万元。完成65名残疾人的伤残鉴定,为202名残疾人发放助残补助款49.2万元,为47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残服务,为100名残疾人员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创新社会救助机制,拓展乡慈善基金会和爱心服务社的救助功能,对179名困难群众实施爱心救助11.3万元。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4对,完成年度目标的200%,筹集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扶奖补1694人317.9万元。开设医疗专家咨询义诊和健康卫生讲座,受惠村民群众1260人次,完成60周岁以上参合村民免费健康体检1050人。推进非农就业工作,全乡新增就业岗位143个,完成年度指标的179%,新增自主创业4个,完成年度指标的133%,实施就业培训40人,受理跨区就业补贴92人,企业就业补贴1355人。(三)推进政府实事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投入21.15万元,完成21户农村居民危旧房改造;投入550万元,新建农村道路18.34公里;投入329万元,完成新中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涉改农户251户;投入218.7万元,完成4座危桥改造;投入308万元,完成新乐村村庄改造工程;投入164万元,完成镇区6幢旧公房平改坡工程;投入65.2万元,完成农村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工程;投入113.1万元,完成新乐村三峡移民后扶项目(沟河保塌工程);投入78万元,完成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信息网络系统化改造工程;投入252.6万元,完成新浜村沼气片处理工程;投入28.5万元,完成镇区耀州路东侧景观绿地改造工程,新增景观绿地2400平方米;投入70.9万元,完成镇区道板砖铺设和文化墙建设工程;投入28.5万元,完成“三阳”机构达标改造工程。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实施整理复垦269.3亩,完成县下达全年复垦指标的269%。全力配合、协调解决天然气主干网崇明岛管道铺设工程在新村境内首站基地建设中的各类矛盾,确保该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 新村乡已形成了以“四个一万”的种养业新格局。

一是万亩优质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全乡以“秀水128”优质稻品种为主的单季稻面积常年稳定在1.4—1.5万亩,夏熟作物粮油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年产粮食12900吨。

二是万亩特色经济种植基地。其中:经济林果树1500亩,已投产;生态林2300亩;西甜瓜糯玉米1800亩;常年小蔬菜2000亩(包括400多只大棚);棉花、毛豆等小宗产品2500亩左右。

三是万亩淡水养殖业基地。新村乡地处长江北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村民积极利用滩涂资源,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又积极探索养殖南美洲白对虾,全乡白对虾养殖达5500亩,鱼蟹混养面积在4500亩左右,年产各种水产品4870多吨,产值近6000万元左右,这些水产品都以农户自行销售或联户销售进入市场。

四是万头生猪养殖生产基地: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1200万余元,现有种猪600头,年向市场可提供商品猪10000头。养猪场在强化饲养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尿液粪便采取科学化集中处理,建造干粪堆棚、一级厌氧池、二级厌氧池、液肥收集池,对猪排泄物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鲜猪粪制作成生物有机肥,尿污水发酵还田。如此,不但解决了养殖场粪尿污染,又大大改良了农田土壤,有助于农业持续发展。

2014年高效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争创“产业特色村”为抓手,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基地,投入1648万元,完成新卫村3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帮助和扶持新翊果蔬专业合作社落实订单农业3400亩,在市区设立农产品销售门店16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乡获县级认定发证的家庭农场11家,经营面积1663亩,正在申报审定的家庭农场40多家,经营面积6000多亩。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完成专业农民技术培训60人,创建绿肥丰产坊6个,水稻百亩丰产坊6个,千亩水稻示范片1个,推广使用蔬菜高效低毒农药1900亩,商品有机肥1015吨,秸秆腐熟剂3000亩,发放水稻良种60吨,推广新型农业耕作机械24台。完成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抽样2100只,合格率100%,成功创建市级农产品安全管理示范镇。加强动物防疫,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全乡重大动物疫病实现“零”指标。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全乡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冠华、奇成等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实现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4次,排除整改安全生产隐患20处。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完善招商激励机制,拓展招商平台,注重团队协作和服务保障,实现招商引税9168.8万元,比上年增45.5%。 新村乡“龙头企业”—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应时而生,公司创立于2000年9月,主要生产经营不锈钢制品、厨房用具,以及各类中高档锅具产品。公司注册资本53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年生产能力达5500万美元。

健翊冷冻加工厂是新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厂区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投入资产1400万元,加工能力达3000吨,冷藏容量为2200吨。为促进我乡农业的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上海黄氏鹿业专业合作社,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为新村的发展增添亮点。 2014年实现社会增加值4.06亿元,比上年增8.3%,财政收入5677.27万元,比上年增26.1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059元,比上年增12.2%。

新乐市承安镇200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78亿,比去年增长9%,完成财政收入750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承安镇有各类企业500多家,制鞋、防水材料、电热毯、兽药、化工、毛发制品等行业有一定规模;该镇交通便利,京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贯穿全境,承曲公路、安承公路,承邯公路连接起曲阳、定州、安国、无极等地,区位优势明显;并有承安集贸市场、新乐花生米市场、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三大市场,商贸业比较发达。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承安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三种四养”(三种即:凤鸣花生示范园、赤支蔬菜示范园、赤支、良庄特色种植示范园;四养即:辛岸、良庄养鸡基地、西紫烟养猪基地、承安、木运奶牛养殖基地、西五楼小尾寒羊养殖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花生、蔬菜、林果、养殖四大特色优势行业。花生种植面积达4万亩,其中地膜花生2.5万亩,有十三里、田村铺等7个加工村,2000多户农民从事花生加工、营销;种植优质桃树435亩,品种有地王1号和京蟠5号;共发展大棚205个,中小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500亩;养鸡达到35万只,养猪达6000多头,小尾寒羊存栏4000多只,木运、承安铺共养奶牛260头。

立足于区位优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经商意识,镇党委、政府按照“突出特色、壮大规模、规范管理、增强辐射”的思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2001年在三里铺村建成了一个投资100多万元、占地50亩的以经营粮食、蔬菜、花生米、禽蛋为主的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2年又对新乐花生米市场进行改扩建,市场面积扩大到46亩。

依托制鞋、电热毯、防水材料、机械制造业四大特色行业,走企业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承安镇政府规划、建设了承安鞋业小区、东王庄防水材料小区、三合电热毯小区、三里铺机械制造小区。把增投入、上项目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3年全镇共谋划5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已完成并投产26个。累计完成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2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7%,年底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远大兽药、光明化工、凯乐发制品有限公司作为该镇骨干企业,2002年实现年产值1613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其中赤支毛发制品厂完成出口60万美元。同时,承安镇通过增投入、上项目,把中小企业搞活做多,真正做到“铺天盖地”,形成规模,形成优势。两年来新上50万元以上的鞋厂11家、板材加工厂6家、无纺布厂3家、防水材料厂3家。目前,有鞋厂51家,防水材料厂29家,板材加工厂36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