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泡菜变脆
一、让泡菜变脆可以在泡菜里面加入食盐,要注意比列,一般大火烧开水完全凉透的时候,泡菜就会变的很脆了,具体步骤有:
1、首先我们准备一个盛泡菜的坛子,然后将坛子清洗干净,最好在清洗的时候用白醋或者是白酒给坛子杀菌,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将坛子晾干。
2、接下来就是制作泡菜的过程了,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然后再放入适量的食用盐,最好盐和水的比例是1:10,这样再放入一大把花椒,大火烧开之后关火等到水完全凉透之后,这些水就成了泡菜的母水了。
3、将晾晒好的食材放入干净的坛子中,然后再将晾好的母水倒入坛子中,所有的东西都倒进去,最后加上一小勺高度白酒,如果喜欢偏酸一点口味的,可以再加一点点白醋,这样搅拌均匀之后将坛子密封好放在阴凉通风处,或者是直接放进冰箱里腌制,大约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二、按照上面的做法这样制作出来的泡菜非常的香脆,而且也非常的下饭,但是大家在腌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沾到生油和水,这样就不会使泡菜出现腐败长毛的现象。
扩展资料:
1、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或用少量食盐来腌渍各种鲜嫩的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
2、泡菜一般都是泡在罐装的花椒盐水里,不掺和过多调味品,完全是单纯澄明的口味,当然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佐料,这是中国泡菜比韩国泡菜更有伸缩余地和想象空间的地方,制作工序也比韩国泡菜简单便捷许多。
3、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食用安全陛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使血液的载氧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在体内合成亚硝胺而诱发癌症;导致肾小腺肾小球肥大。但亚硝酸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参考资料:
蔬菜的腌制技术
果蔬腌制的原理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目的是防腐保藏。
果蔬腌制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食盐、糖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增加产品的色、香、味。
目的: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利用食盐的防腐作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及添加某些香料等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及酶的活力,从而达到防腐保藏的目的。
腌蔬果的做法
1、将准备腌制的蔬果清晰干净去皮切块或切片(也可以划三四刀再切),萝卜在腌制之前记得先用盐腌制一会出水去辛辣,芒果在买的时候要挑选比较生的。
2、取数粒糖精,用400ml的饮用水稀释(因糖精颗粒大小有差异,大家视实际情况来决定用量)。
3、取150ml的米醋与稀释好的糖精水混合(如果醋特别特别的酸,用大量的水来中和,要是用的醋不是特别的酸,水的用量情酌情减少)。
4、放入切好的蔬果,然后等待数小时就能吃啦(家里要是没有玻璃罐之类的,可以拿陶瓷的碗来腌制,弄好之后盖上锅盖之类的就可以啦)。
(一)腌渍品为什么能保存
新鲜蔬菜一经腌渍,即停止生命活动,丧失了固有的抗病性和耐贮性,很容易遭受微生物的浸染而引起败坏和腐烂。那么蔬菜经腌渍之后失去了生理机能,为什么还能够保存呢?
1、食盐的防腐作用 食盐有很高的渗透作用,能够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一般微生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力在3.5—16.7个大气压之间,一般细菌也不过3—6个大气压。而1%的食盐溶液就可产生6.1个大气压的渗透压力。高渗透压有作用,使微生物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造成微生物的生理干燥,迫使它处于假死状态或休眠状态。咸菜和酱菜的含盐量一般都在10%以上。因此,可以产生61个以上的大气压,远远超过了一般微生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力,从而阴止了微生物的危害。
2、香料的防腐力 腌制蔬菜时常加入一些香料与调味品,它们不但起着调味作用,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防腐作用。例如,芥籽分解所产生的芥籽油和大蒜,洋葱中的大蒜油等,均具有极强的防腐力。
3、酸度的防腐作用 腌渍环境中的酸度对微生物的活动有极大的影响。醋酸浓度在1%以上,可以抑制腐败细菌、大肠杆菌、丁酸菌的活动,唯有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可以在酸的条件下活动,但前两种菌对人体有益,能够杀灭其它细菌,保存腌渍品不坏。为了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活动,需要在腌制开始时迅速提高腌渍环境的酸度。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腌制开始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醋;
第二、适当提高发酵初期的温度,促使乳酸迅速生成;
第三、分批加盐。
4、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切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温度需要。乳酸菌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6—30℃。酸甘蓝的发酵,在25—30℃时,6—8天就可以完成。腌渍品发酵的速度,是受温度所左右的,为了使制品的风味正常,腌制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不宜过高,最好保持在12—22℃之间,而在发酵结束后,腌渍品贮存环境的温度还应该大大降低,最好是0℃左右。
5、空气对微生物和维生素的作用 空气的存在关系到微生物的活动和维生素的保存。在腌制过程中,如能尽量减少空气,保持贫气状态,不但有利于乳酸发酵,防止败坏,而且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为了减少空气,腌菜的容器要装满、压紧、盐水要淹没菜体,并要密封。这样发酵迅速,能排出多量的二氧化碳,使菜内的空气或氧很快地排出。对抑制霉菌的活动与防止维生素C的破坏有良好的作用,可以使腌菜不烂。
6、营养成分对腌渍物发酵的影响 盐水内含有必要的营养物质,如糖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也是使乳酸发酵迅速的条件之一。这些物质一般是依赖蔬菜本身供给的。原料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影响发酵速度和酸的生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含糖量与发酵速度成正比。
7、腌制的卫生条件是防腐的重要因素 卫生条件对腌渍品的品质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腌制前,一定要把原料洗净。腌制用的容器,除了洗涤,还应进行杀菌处理,如沸水热烫、蒸煮、酒精喷洒以及熏硫处理等。利用腌渍液,要先煮沸杀菌,而后使用。腌制的场所应经常保持清洁。清洁的原料迅速发酵的酸甘蓝,维生素C可以保存90%—100%。而发酵慢的,其保存率为50%—80%。
(二)腌渍品色与味的保持
优良的蔬菜腌渍品,不但应有可口的味道与丰富的营养,而且应有清脆的质地与鲜艳的色泽。保持绿色的方法有:
1、倒缸,有的也叫翻缸或换缸。就是将腌渍品从腌制的缸中,再倒入另一空缸里。蔬菜采收之后仍然进行着生命活动,即呼吸作用。蔬菜呼吸作用的快慢、强弱,是与不同品种、成熟时期、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的。叶菜类的呼吸,强度最高,果菜类次之,根菜类和茎菜类最低。腌渍蔬菜由于蔬菜集中,呼吸作用加强,散发出大量水分和热量,如不及时排除热量,就会使蔬菜的叶绿素变为植物黑质而失去其绿色。
2、掌握食盐用量。一般盐液浓度应在10%—25%之间,这样,既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又能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可防止叶绿素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植物黑质”的变化。如盐液浓度过高,腌渍品食用时会有“苦咸”之感,可先用清水浸泡后再食用。
3、使用微碱水浸泡蔬菜。在腌制前,先用微碱水将蔬菜浸泡一下,并勤换水,排出菜汁后,再用盐腌制,可以保持绿色。碱水保持绿色的作用,主要由于蔬菜的酸被中和,去除了植物黑素的形成因素;另外,石灰乳、碳酸钠、碳酸镁都是碱性物质,都有保持绿色的作用。但如用量较大,会使蔬菜组织发“疲”,石灰乳过量时也会使蔬菜组织发韧;用碳酸镁则较为安全。
(三)保脆的方法
(1)把蔬菜在铝盐或钙盐的水溶液内进行短期浸泡,或在腌渍液内直接加入钙盐;
(2)用微碱性水浸泡(含有氯化钙、碳酸氢钙或硫酸钙等几种钙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