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
1.建筑及其用能系统。强化建筑节能,严格建设项目节能评审,加强建设过程节能监管,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采用安全高效保温墙体材料和节能门窗。实施配电、空调、采暖、照明、电梯、饮用水设备等重点耗能设备的节能改造,推广应用无功补偿、变频调速、空调清洗、高效冷却塔、高效换热器、高效照明产品、回馈发电装置等节能技术和设备。强化计量器具配备,加快供热计量改造,推进能源管理信息化。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推动建立公共机构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
2.附属设施。数据中心、食堂是公共机构附属设施节能的重点。建立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积极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采用高效换热设备、节能UPS等节能产品和技术。开展公共机构食堂灶具、排烟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灶具。
3.公务用车。加快淘汰更新“高污染、高排放”公务用车,实施公务用车油耗定额管理。加大新购公务用车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比例。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压缩公务用车规模。
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大在公共机构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力度,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采暖制冷、地源热泵试点示范。
5.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加强再生水利用。开展公共机构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化处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长效机制。 1.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工程。国家机关和教科文卫体等行业具有单位数量和用能人数多、建筑面积和节能潜力大、公益性和社会影响力强等特点。“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各级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中选择节能工作基础较好、能耗总量较大、具备一定代表性的2000家单位,开展示范单位建设,树立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典型。重点推进建筑围护结构及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改造办公建筑6000万平方米。到2015年,示范单位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明显低于所在地区公共机构平均能耗水平,2000家示范单位年节约能源120万吨标准煤。
2.绿色照明工程。照明系统用电约占公共机构用电总量的10%,目前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率约占50%。用高效节能荧光灯替代普通荧光灯可节电30-40%,用电子镇流器替代传统电感镇流器可节电20-30%。“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应用紧凑型荧光灯、直管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LED灯等高效光源2500万只,推广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灯具和智能控制装置,实现办公区高效光源使用率100%,LED等半导体光源使用率10%以上。“十二五”时期形成6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3.绿色数据中心工程。数据中心主要由IT设备系统、空调系统、UPS电源系统、照明系统四部分组成,具有用电设备密集、用能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安全标准高等特点。根据调查,公共机构的大型数据中心用电量约占其用电总量的35-55%,节能潜力很大。“十二五”期间,在全国选择1000个公共机构的数据中心,采取优化设备布局、间接自然冷却、改进UPS供电等措施,对其配电和制冷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形成4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4.零待机能耗计划。目前,公共机构特别是国家机关,办公设备不断增加,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传真机的待机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约占总用电量1%左右。“十二五”期间,通过严格控制政府采购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标准,采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推广节能插座1200万个,有效降低待机能耗,年节约用电约20亿度,折合64万吨标准煤。
5.燃气灶具改造工程。公共机构食堂每年消耗天然气和人工煤气约20亿立方米,而节能型灶具的使用比率不到10%。节能型灶具与传统型灶具相比,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热量散失,能够节省燃气25%以上。用节能型灶具替代传统型灶具,不仅简便易行,而且节能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公共机构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型灶具,节能型灶具使用率达到80%以上,年节约天然气和煤气约3亿立方米,折合36万吨标准煤。
6.既有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工程。实施供热计量,推进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热源、管网改造,是推动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有效降低采暖能耗的重要手段。有关统计结果表明,北方采暖地区公共机构采暖节能潜力约20-30%。“十二五”期间,实现北方采暖地区公共机构供热计量面积1亿平方米,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稳步推进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改造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老旧房屋改造注重与抗震加固相结合;实施燃煤锅炉等热源节能改造1.5万蒸吨,推广使用添加剂,优化燃烧方式,采用余热回收、脱硫等措施。“十二五”时期形成13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工程。目前,我国公共机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很低。“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公共机构推广太阳能生活热水项目1000个,集热面积20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采暖项目100个,采暖面积1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利用项目1000个,装机容量50兆瓦以上,年发电6000万度;推广地源热泵项目1000个,制冷采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十二五”时期形成2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8.节能与新能源公务用车推广工程。公务用车能耗在公共机构能源消耗中占较大比例,公共机构公务用车的选型和配置标准,在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也是引导全社会购买和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逐步提高新购公务用车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到“十二五”期末达到50%以上。
9.节水工程。公共机构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相当大比例,是节约用水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节水器具,支持公共机构实施现有用水器具节水改造,实现节水器具使用率80%,节水型食堂食品清洗设备使用率80%,绿化用水全部使用节水灌溉方式。开展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试点示范,建设中水回用设施规模达10万立方米/天,雨水收集设施规模达10万立方米/年。完善用水计量设备,全国公共机构全部实现用水分户计量,高校学生公寓全部安装用水计量表,实行用水收费。开展水平衡测试,2013年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部达到北京市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
注:预期性指标是期望的发展目标,要不断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责任的指标,要确保实现。
10.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推进公共机构废旧电子产品、建筑废弃物、餐厨垃圾、办公用品的循环综合利用,推广使用再生纸,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强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建立资源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到“十二五”期末,再生纸使用率达到20%以上,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0%以上,餐厨垃圾生物处理率达到5%以上,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10%以上,废旧灯管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