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盐津县美食

盐津县美食有盐津豆花、酸辣鸡枞汤、芭蕉芋、熏肉炒野菜、水煮田鸡、盐津竹笋等。1、盐津豆花:豆花盐津豆花是一道地方名菜,其口味好与盐津的豆子有很大的关系。2、酸辣鸡枞汤:酸辣鸡枞汤鸡枞又名鸡宗、鸡松、鸡脚菇、蚁枞等,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

盐津县美食

盐津县美食有盐津豆花、酸辣鸡枞汤、芭蕉芋、熏肉炒野菜、水煮田鸡、盐津竹笋等。

1、盐津豆花:豆花盐津豆花是一道地方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吃的一道家常菜,真正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好食品。盐津豆花的口味好,与盐津的豆子有很大的关系。

2、酸辣鸡枞汤:酸辣鸡枞汤鸡枞又名鸡宗、鸡松、鸡脚菇、蚁枞等,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

3、芭蕉芋:芭蕉芋是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产、用途广的特点。一般亩产可达2000公斤。其根茎含淀粉60%,蛋白质7.7%,粗纤维3.1%。全身是宝。

4、熏肉炒野菜:熏肉炒野菜柴沟堡熏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齿,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5、水煮田鸡:水煮田鸡是由田鸡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川菜。

6、盐津竹笋:盐津竹笋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特产,其中最出名的是新生村,竹子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鲜竹笋产量达1350吨。盐津竹类资源品种较多,主要有水竹、茨竹、楠竹、班竹、苦竹、硬头黄竹、罗汉竹、黄皮竹等。

云南有哪些茶叶?

筠连古为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今为出川入滇重要门户,商业经济源远流长。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大力推动商业经济发展,培育消费热点,居民消费层次逐步提高,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是,我县商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商业经济发展,对于建设“川南滇东北结合部经济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筠连商业经济在宜宾十区县和云南毗邻县中的位置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系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山区地带,东临珙县,北界高县,西与云南省盐津县接壤,南与云南省彝良县、威信县毗邻,全县总人口40.88万人,辖9镇9乡,243个行政村,县城人口5万人,历来商贾云集,商业繁荣,商业发展有较大空间,商业市场投资建设具有较强的回报率。我县经济存二、一、三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商业,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34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6%,我县总量靠后,居全市第九位,全县人均月消费仅190元。但与毗邻县盐津、彝良、威信相比,2008年,盐津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20万元,彝良县完成55500万元,威信县达到35078万元,我县商业经济实体大,比滇东北毗邻县远远超前。

二、筠连商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县域经济强劲发展,为我县商业发展奠定了最为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筠连煤田开发,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的建设,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筠连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大大提高,为商业大发展奠定非常良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是相应的配套建设多,如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在建设阶段和生产阶段,在原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的维修服务、后勤保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等方面,都需要提供商业服务,从而直接拉动了筠连商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0年的3.1倍,消费品市场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

(二)筠连县城位于滇东北高原地区进入宜宾市的门户位置,具有较好的城市商业发展区位条件。筠连县地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山区的过渡地带,加上盆地经济区与山地经济区的个性差异和两个经济区之间的互补作用,盆地经济与山地经济在此融合。而筠连城市位于筠连全县乃至滇东北高原地区进入宜宾市的门户位置,乃至进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宜宾至巡司的高等级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后,以及连接成都—宜宾—贵阳—广州的快速通道,激活筠连矿区与滇东北煤炭资源富集区,筠连城市商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将更加有利。

(三)筠连城市商业有比较稳定的服务群体。筠连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筠连城市商业有比较稳定的服务群体。主要表现在:一是筠连距最近的上一级城市宜宾有100公里以上的车程,距离较远,筠连的经济独立性相对较强;二是县域内的乡镇到达宜宾、成都、重庆方向,筠连是中转站,县城对乡镇的经济辐射力强,而受邻近县城的影响较小;三是筠连城市建设水平领先于滇东北地区的盐津、彝良、威信,筠连城市对以上毗县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四) 筠连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将逐年加快。目前,筠连的外向型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发展还不够,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经济还占有重要地位。但从筠连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筠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必然。一方面,筠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四川省最大的苦丁茶种植加工基地和全国100个茶叶种植基地县,并跨进了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行列。筠连水粉、糟黄瓜、苦丁茶等特色农产品已有较大名气,对外销售量较大。同时,筠连从县外购进的农副产品也较多,如水果、中高档粮油食品等。另一方面,筠连县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及其相关配套设施需要从外地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物资,在项目建成投产后需要进出筠连县的工业品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在筠连进行物资集散的数量将逐年增大,为把筠连城市建设成为川南及滇东北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五) 筠连与云南省盐津、彝良、威信相连,发展边境贸易优势突出。云南省盐津县、彝良县、威信县属于云贵高原地区,其经济与四川盆周的筠连县有较强的互补性。随着宜宾至云南昭通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通车,两市的经济合作已经全面展开,合作领域十分广阔,近期合作重点是交通、能源、商业等领域,筠连县在两市的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中间地理地位。

三、筠连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筠连县城城市功能较为完善,但市场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大力进行投资建设。

(一)商业街的功能过于混杂。还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化的商业街,属于建设起步阶段。

(二)农产品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大多存在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管理不善、流通体制不尽完善等诸多问题。从空间分布来看,筠连片区4个,巡司片区1个,大多缺少完善的排水、排污、环卫等设施,更不用说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

(三)生产资料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大型企业生产资料来源缺少第三方服务,专业批发市场还不够,筠连作为宜宾的二级中心城市,其产业发展与需求不相匹配。

(四)其它专门的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很少、不规范。按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标准统计,只有城南综合市场和金鑫步行街服装市场,其规模小、功能混杂。

四、加快筠连商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为加快发展我县商业经济,进一步促进城乡市场的繁荣,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根本,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一方面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消费市场是全县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潜力巨大,但目前基础比较薄弱,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市场,有效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增长。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我县农村居民达35万人,占总人口的87.5%,农村消费潜力的挖掘和消费的释放,对消费品市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今年6月13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到我县腾达镇春风村调研时,对我县提出再造100个春风村的新希望,我县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为启动农村消费创造经济条件,推动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升级。

(三)加快城乡商业网点建设步伐,推动现代物流。按照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在县城商业中心和人流相对集中区域,充分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为此,筠连已对城市商业发展进行了规划,正在着力打造八类新型市场: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地点在煤都大道,占地0.4公顷;二是建筑装饰、日用品、文化娱乐商业街,地点在煤都大道中段、南段;三是河西农贸市场,地点在河西片区,占地0.3公顷;四是城南家具与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占地0.3公顷;五是城南新区综合市场,占地0.8公顷;六是莲花再生资源市场,占地0.2公顷;七是生产资料市场,占地1.2公顷;八是新建2个大型超市,地点在学士路和煤都大道。这几个较大市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为筠连近期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商业市场的繁荣,辐射川南滇东北,成为商贸物流中心,市场的投资建设必然具有较强的回报率。

(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宣传营销,提升筠连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知名度,促进我县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经过10—20年努力,把筠连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奇泉岩溶观光休闲基地,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重点,一是重点推出温泉度假旅游、地质奇观之光旅游、大雪山生态旅游、苗族文化风情旅游四大特色旅游产品;二是连接长宁竹海、兴文石海,使筠连丰富的旅游资源进入川南旅游环线,成为川南旅游环线的新亮点;三是以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为重点,搞好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社会资金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搞好温泉休闲度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芭茅坡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开发仙人洞、大雪山,使之成为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产品,配合旧城改造,初步形成城市休闲观光的旅游环境。

盐津县现阶段,虽然县域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处于较快增长时期,但是县域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县域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从目前盐津县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比例上看已正趋于合理,但经济总量不大,与先进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二是发展后劲不足。靠山吃山的传统经济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以资源开发为主、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变。除煤炭、电力外缺乏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的大宗稳定的后续财源。县、乡财力薄弱,“吃饭”财政的现状在较长时期内还难以改变。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低。当前盐津县缺乏支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传统单一的种、养业结构,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缓慢;工业企业产业层次偏低、技术工艺简单、行业结构趋同;科技人才紧缺,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科技素养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我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云南茶叶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滇红、绿茶、普洱茶、紫压茶、花茶五大类,共一百多个花色品种。红茶、普洱茶主要供出口,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主要销往港澳、东南亚、西欧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和花茶主要供内销,紧压茶主要销往西藏及省内部分民族地区。x0dx0d1、滇红x0d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主产于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5个县,滇红于1939年在凤庆试制成功,曾被英国女王置于透明器皿内作为观赏之物,其品质可与世界上最好的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红茶相媲美。x0d(1)滇红功夫茶。系用云南大叶种芽叶加工而成,初制工艺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精制方法划分为本身、长身、圆身、轻身四条主要加工路线,经过繁复的筛分,分成许多筛号茶,最后拼合在一起,成为一种产品出厂。这种精工制作的方法,很花费功夫,故称"功夫茶"。其总的特点是:条索肥硕粗壮,金毫特显,滋味醇厚,叶底红亮。根据产品质量的优次,功夫红茶分为六个级别。各级别的品质特征是:x0d一级:外形条索肥嫩紧实,锋苗好,色泽乌润,金毫较多;嫩香浓郁,滋味鲜、浓、醇,富有收敛性;叶底柔嫩多芽,色泽红艳。x0d二级:条索肥嫩紧实,有锋苗,色泽乌润,金毫较多;香气嫩浓,滋味鲜醇,富有收敛性;叶底柔嫩,色泽红艳。x0d三级:条索肥壮紧实,尚有锋苗,色泽尚乌润,金毫多;香气浓醇,滋味醇厚,有收敛性;叶底嫩匀,色泽红亮。x0d四级:条索肥壮紧实,呈乌黑色,金毫尚多;香气纯正尚浓,滋味尚醇厚,叶底沿嫩匀,色泽红匀尚亮。x0d五级:条索粗壮尚紧,色尚乌黑,有金毫;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尚柔软,色泽红匀。x0d六级:条索粗壮欠紧,色乌黑稍泛棕,稍有金毫,香气纯和,滋味平和,叶底稍粗硬,色泽红稍暗。x0d(2)滇红碎茶。是一种分清叶、碎、片、末不同体型与其品质等级基本相结合的红茶,50年代称为"分级红茶",后改名为"红碎茶"。x0d滇红碎茶于1958年开始试制,1964年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毛茶产品以优良的云南大叶种一芽二三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快速揉切,适度发酵,两次烘干制成,只是各工序的技术要求、掌握程度与滇红功夫茶有所不同,精制程序没有功夫茶那样繁复,但原理基本一致。滇红碎茶毛茶分为五级十等,成品茶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个花色。滇红碎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规格清楚,颗粒紧结,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艳,金圈突出,香气馥郁,滋味浓强鲜爽,富有刺激性,适宜加糖冲牛奶饮用。x0d滇红碎茶,现在全省各茶厂均有生产,以凤庆、勐海等茶厂生产的档次较高。同功夫茶一样,滇红碎茶畅销国内外,蜚声于广大茶叶市场,主销欧、美、亚三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x0dx0d2、绿茶x0d云南绿茶包括晒青、炒青、烘青和蒸青以及各种名茶,遍及滇西南和滇南各茶区,主要供应内销。x0d(1)晒青茶。又称滇青,是大叶种茶鲜叶经杀青、揉捻后采用太阳光晒干而成晒青绿茶。按其生产季节可分为:春尖、二水和谷花。高档晒青茶具有色泽鲜绿,白毫显露,条索紧直,锋苗整齐,内质清香,滋味鲜纯,叶底清绿的特色。滇青成品茶有春蕊、春芽、春尖、滇配和春玉五个花色。x0d(2)滇绿。是用大叶种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而成的烘青绿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硕、紧直、白毫显露,锋苗完整秀丽,内质香气鲜纯,滋味醇厚,水色明亮,叶底嫩绿的特殊风格,烘青毛茶分为三级六等,成品茶称为滇绿(分为1~3级)和滇绿碎茶、滇绿芹茶,少数地区也生产四级滇绿。x0d(3)炒青。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杀青、揉捻、炒干而成,云南又称磨锅茶,生产数量不多。x0dx0d(4)蒸青绿茶。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蒸汽杀青、揉捻、烘干制成的绿茶,数量很少。x0d(5)各种名茶。绿茶中的名茶品种繁多,最著名的有:昆明十里香、宜良宝洪茶、南糯白毫、宜春茶、苍山雪绿、墨江云针、回龙绿玉茶、景谷大白茶、大关翠华茶、牟定化佛寺、龙山云毫、峨山银毫、早春绿茶、云海白毫、尼诺茶。x0dx0d3、普洱茶x0d普洱茶是久负盛誉的传统历史名茶。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泛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而制成的晒青茶。自唐宋以来,滇南产地的晒青茶即集中到普洱府(今普洱县)销售,普洱茶因此而得名。x0d普洱茶产于滇南的思茅和西双版纳两个古老的茶区。"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醇一杯中。"这是人们对云南普洱茶产地及茶品质的赞颂。由于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历史上交通闭塞,茶叶运销靠人背马驮,从滇南茶区运销到西藏和东南亚及港澳各地,历时至少一年半载,茶叶在运输途中,茶多酚类在湿、湿条件下不断氧化,形成了普洱茶的特殊品质风格。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为适应消费者地普洱茶特殊风格的需求,用晒青毛茶经高温人工速成的发醇处理,制成了云南普洱茶。x0d云南普洱茶有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种: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按质量好坏分为五个级档;普洱紧茶是由普洱散茶经蒸压而形成,外形端正、匀整、松紧适度。依形状不同分为碗形的普洱沱茶,长方形的普洱茶砖和七子饼茶。x0d普洱茶内质特点是: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性温和、耐储藏,适于烹用或泡饮,不仅可解渴、提神,还可药用。经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因有抑菌、降脂、减肥、防治高血压等作用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喜爱和欢迎,年出口量一千多吨。x0dx0d4、紧压茶x0d紧压茶是以晒青毛茶经过筛制、蒸压成型的茶类,外形紧结端正,汤色橙黄,滋味醇和,香气持久,主产于下关、昆明、景谷、勐海、盐津等地。其花色品种有:x0d(1)紧茶。古称"牛心茶",俗称"蛮应茶",系唐代因茶演变而来,历史上揉制成带把的心脏形紧茶。品质特点是:色泽乌润,有白毫,香气纯正,滋味醇浓,汤色橙红,叶底尚嫩欠匀,外形光滑整齐,茶柄完整。此茶主要供打酥油茶用。x0d(2)饼茶。因形如圆形,故名饼茶。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拣剔、蒸压等工序加工而成。此茶饮用方法一般采用煨煮,即把茶叶放到茶罐中加水煨煮后,根据消费者习惯,加开水稀释,再加上盐或糖饮用。x0d(3)方茶。原料和压制工艺都同紧茶,只是形状不同,压制成正方形。x0d(4)沱茶。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高级紧压名茶。形状似碗,下有一凹窝,像一个压缩了的燕窝。原料采用云南大叶种青毛茶一级和二级各50%,通过拼配、筛分、色泽乌润、外披白毫,馥郁清香,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爽回甜。x0d(5)普洱方茶。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一级原料,精工筛制,蒸压成正方块状。外形紧结端正,色泽墨绿,银毫特显,汤色黄明,滋味醇厚,香气持久,叶底嫩匀。具有携带方便,耐久储藏的特点,主要产于昆明。x0d(6)康砖茶。产于盐津县,是主销西藏南路边茶中的一种。内质特点是: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褐,叶底花暗较粗。此茶主要供应西藏少数民族煮制酥油茶。x0d(7)竹筒香茶。是云南特产名茶,是拉祜人民别具风格的一种饮料。产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和文山广南县底圩区,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经杀青、揉捻后装入生长一年的嫩甜竹筒内用文火烘烤制成。竹筒香茶外形像竹筒似的深褐色圆柱,具有芽叶肥嫩,白毫特多,汤色黄绿,清彻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甘的特点。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既解渴,又解乏。x0dx0d5、花茶x0d采用浓郁芬芳的鲜花和上等滇绿窨制而成。因窨制的鲜花和茶胚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桂花香茶及大众花茶、香茶。茉莉花茶又因茶胚级别的高低和窨花次数的多少,分为单熏、双熏、叁熏。云南花茶的特点在于有浓郁的茶味,芬芳的花香,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饮后令人齿夹留香。x0dx0d6、保健茶x0d(1)三七茶。是三七叶、茎与适量茶叶科学配制而成的袋装泡茶,因三七又叫田七,故又名"田七茶"。三七是云南文山主产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它的叶和茎等含有丰富的三七皂甙,有与人参相似的作用。三七茶具有清凉解渴,振奋精神,增强体质的保健功能,对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x0d(2)绞股蓝茶。是以云南茶叶为原料,以天然绞股蓝作配料,经科学配制加工而成的。绞股蓝是云南西双版纳生长的一种葫芦科植物,含有50余种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皂甙,其中有4种皂甙与人参皂甙相同,是一种具有与人参相似作用的免疫增强剂,在我国有"南方人参"之称。绞股蓝茶既有云南茶叶色、香、味的特点,又具有护肝、催眠镇静、降低血脂、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特别对肥胖、胃溃疡、偏头痛等疾病具有疗效,属于珍贵保健茶中的佳品。x0d(3)雪茶。云南雪茶是大理、迪庆、丽江地区的著名特产,因其形状好似雪花,并产于雪山,故名"雪茶"。雪茶外形如空心草芽,色泽灰白,用开水冲泡后,汤白清澈明亮,香气独特,具有清热解毒之效,对因伤风而引起的声音沙哑有特效。味美甘苦,能生津止渴。但由于它生长的生态环境特殊,因而产量有限。x0d(4)苦丁茶。苦丁茶是采用云南的几种野生植物的叶片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的精工制作而成。这种茶含苦味素、葡萄糖醛酸、植物固醇、维生素B和C,以及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味爽可口,回味甘甜,汤色碧绿,具有防暑、止渴、生津等保健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