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营养元素是怎样的比例?
在优质花的生产中,营养元素间的适宜比例比单一营养元素水平更为重要,因为元素间比例对花卉产量、品质以及抗逆性有深刻影响。早在1934年,Hill等就发现,菊花体内氮钾比例过高时,营养体易受害,花色变差,品质降低,但氮钾比过低时,也会导致节间缩短,植株变矮。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菊花体内的氮钾适宜比例应为1:(1.2~1.5),即体内含钾量应高于含氮量。香石竹、玫瑰、杜鹃、万寿菊、百日草、一品红和其他许多花卉植物尽管氮钾水平没有菊花那么高,但组织中的适宜比例则是同样的。在观叶植物组织中,氮钾比例则以1:(1~1.5)为宜。
其他大量元素之间的适宜比例的研究远没有氮钾的研究那么深入。许多研究者测定了植株体内磷的临界水平为0.25%,约为氮钾水平的5%~10%。随着组织中含磷量的增加微量元素缺乏也随着增加,研究发现,当菊花组织中磷钙比(P/Ca)和磷镁比(P/Mg)接近1或大于1时,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就难以控制。
花卉体内的养分含量还依赖于养分供应状况。如果氮钾比以1:(0.8~1)供给,多数花卉能吸收到适宜的养分浓度。在溶液培养中,溶液中的钾、镁比例与一品红的含镁量关系密切。当溶液中K为235mg/kg、N420mg/kg与Mg5mg/kg组成的处理时,并未出现缺镁症,但钾提高到420mg/kg,氮和镁仍分别为420mg/kg和5mg/kg时,一品红植株的下部叶片出现缺镁症状,因为较高水平的钾抑制了一品红对镁的吸收(Cox,1980)。香石竹在高氮、低磷、低钙的环境中栽培,则明显增加茎基部的腐烂,若降低氮素浓度,使磷、钙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则病害明显减少。纵观各方面报道,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氮(N)、磷(P)、钾(K)适宜比例约为1:0.2:1。当然,不同类型花卉也略有差异,如厥类植物N、P、K在3:0.4:2或4:0.4:1.6时生长良好,而观叶花卉N、P、K比例以4:0.3:5为宜。
目前公认的植物生长必需元素总共有17种,其中碳、氢、氧3种主要来自空气和水中,因而通常不列入肥料元素里。在余下的14种元素中,氮、磷、钾被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三种元素植物的需求量次于大量元素而高于微量元素,被称为中量元素或者次要常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镍则被认为是微量元素,其中前6种微量元素因为植物常易缺乏而需要进行补充施用。
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小但不可缺少。在生产中,需要配制以草炭为主的基质的时候,如果不添加适当改良剂,就容易出现缺乏微量元素的情况。此外,在pH提高的时候,除了钼以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就会减少,因此将pH维持在6以下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是很重要的。
当pH大于6.5的时候,容易造成铁和锰元素缺失。如果发现幼小的尚未成熟的叶片发黄往往是缺铁的信号。如果幼小的伸展开的叶片上出现斑点或条纹则说明植株缺锰。为了改善缺铁或者缺锰的症状,可以施用硫酸铁、螯合铁或者硫酸锰、螯合锰。但要注意不要将硫酸铁和螯合锰共同施用。
铜和锌的缺失比较少发生。如果缺少可以通过施用螯合态或者硫酸态的肥料来补充。
施用硼需要谨慎,因为硼缺失和硼中毒之间差距很小。要了解灌溉水中的硼含量,当硼浓度大于0.5毫克/千克时,就会对敏感植物造成伤害。硼的施用最好均匀地在溶液中进行。每立方米中使用量不要超过9克硼酸钠。
在盆花植物中,一品红比较容易发生钼的缺失。钼的需要量非常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