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猪如何?你怎么认为?
现在新冠疫情,很多企业受到了影响,农民工外出打工找不到事做事,勉强找到事做的也觉得不理想,决定回家创业的越来越多,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回到农村不是搞种植,就是搞养殖,这几年种粮食不挣钱,农民对种粮不抱希望,大多数人把希望寄托到养殖业上。
农村农民现在大量的建养猪场,这种跟风、在养猪暴利时代即将过去的时候建猪厂,是不明智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往后养猪价格堪忧。本人不建议现在建猪场。
有人认为:首先,由于国家大力扶持优惠养猪业,降低养猪门槛,使全国各省兴建的大型养猪场似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养猪业一轰而上,是必导致猪价猛跌,赔钱的是后来者。老养户这2年都挣了盆满钵满,而且国家每年也有几百万元的各类补贴。如果养猪形势不好,人家可随时拨腿,反正已经挣了大钱,反尔后投资的养猪户,只能赔钱收场。再是非洲猪瘟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养猪业
现阶段养猪不仅可以赚钱,并且还会赚大钱。由于非洲猪瘟的侵袭,造成我国很多养殖场发生了几乎灭顶的灾难。很多小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都不再养了,也不敢饲养了。这样的结局就完成了我国母猪存栏急剧下降,生猪存栏量出现滑坡性下降。所以到目前为止,生猪价格还是持续居高位。
农村农民现在大量的建设猪场,投资很高,不如去租赁场房,租赁的代价相对来说更加合算一点,如果打算长期投入到养猪事业中可以考虑新建。所以如果现在开始养育肥猪,那肯定可以赚到钱,即使生猪价格有回落,但是还是有利可赚的。
你们觉得现在这个阶段养猪行不行,不同的意见很多,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
给外婆说我要去养猪,外婆说我在开玩笑,是的,不只外婆,他们都以为我在讲笑话。
一线城市、国企、编制,是大部分人的首选,可是当有的人选择放弃的时候,我们作为旁观者,还是会为此唏嘘,毕竟那么多聪明厉害的人也都为其趋之若鹜,那一定有它的好处和道理。但是每当看到放弃的时候,我们要想,由于放弃它,获得了什么可能性?选择了其它什么?
我也放弃了一个国企,一个编制,我的朋友为我感到遗憾,我的妈妈觉得有点后悔,因为这样的工作比起我选的养猪,听起来至少好嫁一点。
嗯是的,我选择了养猪,当周围人都在为我唏嘘,就像我为别人唏嘘一样,我也经不住要仔细的问自己,一点点剖开问到底部,这是为什么呢?回答的时候大概也是一个自洽的过程,可是洽的是自己的什么?
也许洽的是自己“当下的认知”吧!
可是怎么敢通过“当下”和不断生长进化的“认知”,这两种双重不确定性来做决策?尽管“当下的认知”是信息通过加工过后逻辑的产物。
所以去养猪逻辑是什么?我获得了什么信息对其加工,形成了我当下要去养猪这个倔强的决定?
第一,行业好,公司好,可以混口饭吃。
第二,养猪这个传统行业在未来是什么样?
养猪并不只是养猪,是在一个最传统的行业里,看它怎么在这个时代生长进化,看有什么顶部的东西(互联网思维、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如何通过巧妙的变革下沉到这里来进行应用。传统行业和高新技术的落差充满了变革与进化的想象力,在这些未知的想象力里充满着机遇,而后这些经验套路是可以迁移到养猪以外的其它地方。(目前养猪的体量和精益生产有这种率先的可能性,从而有向外迁移的可能)
(以上的观点有漏洞。还是没有回答为什么养猪,只是回答了选择一个可以混饭吃的传统行业。好吧,为什么在可以混饭吃的传统行业里选择了养猪而不是养牛养羊种水稻?或者其它制造业)
第三,农林牧渔,牧的体量大,分布广,经济效益较高,产业链长。而养猪,又是里面最大的板块,且未来五年还存在较大缺口。
(行业如此,跟我也没多大关系嘛。可为什么我要去,为什么是我?)
第四,使命愿景价值观啦,唉
唉,没想到还是不落俗套,栽在了公司文化上——“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我想我看重的,不是养猪具体某个岗位上的职务,而是通过这个传统行业去帮助背后更多的“耕者”,中国是农业大国,“耕者”是大多数。研究生阶段学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以后,发现地方的发展,人们真正的致富,乡村切实的振兴,是需要靠产业。像养猪一样,未来第一产业更多地将迈向集约化的精益生产。养猪养好了,其它慢慢来嘛。
(但是隔行如隔山,怎么慢慢来,怎么迁移)
也许等到那个时候,时代的风吹开了其它缺口。。
当然了,这些都属于“ 当下” 的认知,属于美好的想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