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蟹和大闸蟹区别
田蟹和大闸蟹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属性不同,而且生活习性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它们的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的。
1、属性不同:稻田蟹节肢动物门,大闸蟹甲壳动物亚门。
2、生活习性不同:稻田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大闸蟹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
稻田蟹即为河蟹,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四川能养大闸蟹并不奇怪。德国为大闸蟹的疯狂繁殖而头疼,可见大闸蟹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很强。高而强的市场价格、繁殖和适应性、肉质新鲜、丰富的营养使大闸蟹近年来掀起了养殖热潮。稻田养肥模式其实早在辽宁实验中就成功了。从纬度上看,对螃蟹来说,引进四川要比引进辽宁容易。
集平村的田蟹的水源取自海拔1200米高的山上的天然泉水,获得了天独有的天然纯净水质,ph在7.5左右,在大闸蟹生长最好的ph7.5-8.5范围内。另外,大闸蟹的生长对水质有特殊要求(低盐、低氨氮、低硫化氢)。施用农药肥料,水中的盐、氨氮含量猛增,大闸蟹势必遭受灭种之害。生态种植的稻田不适用任何农药肥料,正好为大闸蟹提供了这一需求。生态种植的水稻产量低、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卖大闸蟹来填补。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分担种子养殖风险,在自平村进一步引进了水稻、鱼、蟹的混养模式。收获稻子后开始卖鲫鱼,鲫鱼卖光的正是金秋蟹肥时期。除了水质好以外,水温对幼蟹的影响很大,大闸蟹的生长温度为15~30,适宜温度为22~25,引入蟹庙时要注意调节水温。否则存活率很低,长大后会好很多。稻田养螃蟹的亩产稻子达450公斤以上,螃蟹达10公斤。养螃蟹的稻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保守力强、土质肥沃的中熟晚粳稻或杂交粳稻稻田,全年不脱水的稻田也是可能的。要把加固盖农的周围的田埂升高,田埂高66厘米,土夯实,不漏水。
水稻品种宜优63,南优6号,陆优1号,无育子波尼卡3号,盐子波尼卡187,盐子波尼卡235等。论施基肥格农在移植苗子前要施用足基肥,基肥品种以有机肥为好。年糕肥料好,时效长,效果好。一般萝卜可以在人粪250~500公斤、年糕肥料150~200公斤、有机肥料不足的地区用无机肥料补充,总使用量基本上是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生长的适当选择。在秧田移植秧苗前2~3天,对秧苗应用一次高效农药,防止水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通常移植浅水,种植广行密州,发挥边际优势,提高水稻产量。在苗种后一周内,特别是苗种回归绿植前,应尽量减少苗种进入苗种,这样才不会影响苗种生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