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井田制为什么要废井田

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废井田是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开阡陌是允许人们开垦无主荒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是商鞅变法中重要的内容,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为什么要废井田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就是“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的灌溉渠道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种植水稻灌溉用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打井抽地下水种水稻称之为打井种稻。虽然目前打井种稻是一项投人少、见效快的生产技术,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科学打井,提高灌溉效率。为防止因常年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而使可灌溉面积减少等问题,打井种稻,特别是面积较大的种植区城,必须要做好水资源的调查和预测,根据地下水资源情况和地面水的消耗情况,科学确定打井密度,保证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2)提高水温,科学灌溉。东北地区地下水温度低,一般只有5~7 ℃,与水稻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相差较大。直接用从井中抽出的水进行灌溉,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提高水温是打井种稻的关键技术措施,最好在井附近设晒水池,并延长和加宽灌水渠,并注意灌水方法。灌水方法有4种。第一,间歇灌溉。除返青施肥、化学除草和孕穗开花期,需要保持水层时补水外,其他时间尽可能大水灌深些,待自然落干再灌水,延长两次灌水的间隔。第二,昼停夜灌。提高水温同时还能减少夜间呼吸作用消耗。第三,昼远夜近。白天灌水时,尽量液远处田块,使冷水经晒水池和渠道增温后进入稻田。第四,换进水口。进水口温度较低,长期从一个进水口溉灌,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灌水1~2次后应换进水口,分散对水稻的影响。(3)盐碱地打井种稻需注意的问题。盐碱地种稻,需水量较常规稻田需水量大,每口井所负担的稻田面积要少一些,并要建立完善的排水体系,确保“洗盐排盐"效果,否则容易引起稻田次生盐渍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