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农药的喷雾使用方法?
一般农药喷雾使用方法如下:
一般农药按每亩(667平方米)喷洒农药液量的多少,农药网统计喷雾法常分为高容量喷雾、中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浪低容量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等几大类。
1、高容量喷雾
高容量喷雾又称粗喷雾,大多采取16型背包式手动喷雾器和36型机动喷雾器施药,每亩(667平方米)喷洒药液量超过40升,多为50—75升,农药以水稀释,药液浓度小于1000毫克/干克,雾滴中值直径为400—1000微米,是一种针对性喷雾法。高容量喷雾适宜于水源丰盛的农区防治植物基部病虫和用于泥土解决防除杂草,对叶面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效,但雾滴容易发生弹跳景象,滚落叶面,农药的散失较多,以致引起泥土和水源污染。
2、中容量喷雾
中容量喷雾,又称常量喷雾,是采取工农16型背包式手动喷雾器和552—丙型肩挂式手动喷雾器施农药,喷头的喷片孔径为1.3—1.6毫米,药液以水稀释,浓度在1000毫克/千克以上,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在12.5—50升,雾滴中值直径为250—400微米。也是一种针对性喷雾。中容量喷雾亦用于多水地区,农药的利用率比高容量喷雾高。
3、低容量喷雾
低容量喷雾,又称细喷雾或弥雾。用工农16型和552—丙型喷雾器、喷头装有0.7—1.0毫米喷片孔径的为细喷雾。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喷散成雾的常称为弥雾。低容量喷雾以水稀释,药液浓度在0.8—3%,每亩(667平方米)喷洒药液量2。5—12。5升,雾滴中值直径为150—250微米,是一种针对性喷雾和飘移性喷雾相联结的喷雾方法,能够避免大雾滴所产生的弹跳滚落景象,且雾滴在植株间的分散性好,能达到防治病虫的有效雾滴覆盖密度标准。并通讨植物对农药的内吸传导、浸透以及植物自身的呼吸、(蒸腾、生理吐水等功能,使农药起到再散布的作用。低容量喷雾适用于防治农作物叶面病虫害。具备防治效果好、节俭农药的优点,但不宜用于化学除草。因为农药使用浓度较高,对高毒农药不能采取这种喷雾方法。
4、很低容量喷雾
很低容量喷雾,又称微量喷雾,是采取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以水或油为载体,农药浓度在3—10%,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为0.5—2.5升,雾滴直径在80—150微米,是一种飘移累积性喷雾。适用于少水地区大面积防治病虫害,不适用于农田化学除草。微量喷雾具备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的优点,但受气侯影响大,雾滴飘移丧失大,施药技巧比较威严,易造成作物药害和人畜中毒,在病虫防治中不常用。
5、超低容量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又称微量喷雾,是采取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加上超低容量喷头喷雾,以油或水为载体,农药浓度达10—60%,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0.15—0.5升,雾滴中值直径为15—75微米,也是一种飘移积攒性喷雾。中国农药网认为其适用于少水地区,防治爆发性病虫害,不能用于农田化学除草。具备工效高、节俭农药、防治及时、不用水的优点,但操作技巧威严、雾滴受气流影响大,施用不当会产生药害。
一般来说,幼小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会越来越强。因此,很多农民在发现病虫时,开始喷药的时间过晚,造成了危害,使药效难以发挥;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不按比例,没有专门的测量工具,当浓度超过规定时,不仅容易发生农药危害,还会提高病虫的抗性。有的农民甚至认为农药浓度越大,对病虫的防治作用就越大,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但充足的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细菌和虫卵大多集中在叶片背面,喷洒农药时单纯提高药液浓度而忽视了用水量是错误的。农民在选择农药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药效快的农药,过于追求时效性,希望喷药后能立即杀死害虫。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他们的作物农药残留量过高,不符合标准;因此,农民要注意,不能忽视农药的缓慢药效,往往在农药的后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农药常用的有喷洒、灌根、撒播、拌种等方法。以喷洒法为例,按说明书要求将水混入药液,将农药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用量,不能过高或过低,要采取保护措施,并根据药剂的种类决定施药时间。例如,有些农药应在温度较高时使用,而有些药剂在温度高时不能使用。农药混合使用并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在防治害虫时可以与化学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否则会杀死有效真菌;当与碱性农药混用时,有机磷和除虫菊酯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会产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破坏其有效成分。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