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水产海水养殖占比
海水养殖产量为1197.4千公顷,占总面积的60.0%。根据南方财富网查询得知,到2022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面积为1197.4千公顷,占总面积的60.0%,海水养殖甲壳类水产品面积为295.2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4.8%。国联水产一般指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03月08日,注册地位于湛江开发区平乐工业区永平南路,法定代表人为李忠。
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进入行业风险大吗?
水产养殖投入品主要包括苗种、饲料、肥料和渔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直接影响到渔业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1)苗种外购的受精卵、苗种和亲本应来自于国家批准并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自繁苗种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的规定,并做好种质质量的保护。应保存苗种采购记录和苗种自繁记录。
(2)饲料饲料采购应来源于国家批准的饲料加工企业。对于某些自配饲料的主要原料采购应符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为符合可追溯的要求,应保存所有饲料的采购记录或其他相关文件,并至少保存3年。记录包括饲料类别、数量、饲料营养成分表、生产商等内容。配合饲料的保存方法有缺氧保存、干燥保存、通风保存、低温保存和化学保存。渔用饲料的保存对于保持其营养成分至关重要,如果保存不当,容易造成渔用饲料变质、营养损失或产生有毒物质。渔用配合饲料的保存,其含水量不能超过13%,以10%以下为好。保存渔用饲料的仓库和场地宜干燥、通风和避光。避免鼠类、昆虫等有害动物消耗和损坏饲料。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防止鼠类、害虫及其他动物对饲料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废弃的发霉或受潮的饲料应安全地处置。不同种类的特殊饲料、药物饲料和普通饲料应严格区分标示,标示清晰,并且分开堆放。饲料的使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饲料的批次清楚,易于追溯。渔用配合饲料的质量、卫生和安全指标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的要求。
(3)肥料池塘施肥是提高池塘养殖产量的有效措施,施肥后可以培养池中微小型动、植物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直接或间接食用的饵料。池中饵料丰富,养殖动物生长快,池塘产量相应提高。池塘中各类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无机营养盐类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以浮游植物为食料,把植物体的有机物质的一部分转化为动物体的蛋白质,使低等动物得到生长和繁殖,这些水生动、植物的大量繁殖又为养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料,养殖动物摄食这些天然食料而生长;池中一切动、植物死亡后的有机体经细菌的分解而变成简单的无机物,又被浮游植物等所利用,创造新的有机体。为防止因施肥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除苗种培育必须通过施肥培育开口饵料外,投饵性成鱼养殖建议少施或不施肥料。池塘施肥要合理。首先要进行测水配方施肥,保持养殖水体营养盐类的总体平衡,防止因限制性营养元素的不足而造成其他营养元素的过剩而浪费,造成养殖水环境污染。其次,要了解不同肥料种类的特性,并根据不同养殖模式和投喂饲料形成的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第三,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使水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40毫克/升以下。第四,要保持池水具有充足的溶氧条件,防止施肥后,因缺氧引起鱼类浮头泛池。第五,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施肥必须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灵活调控。一般应选择天气晴朗有阳光照射的时段进行,最好能结合水质测定及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进行。使水色以褐绿色或绿色、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为宜。有许多针对养殖对象生产用的水产专用肥料,可适当选用。
(4)渔药在购买渔药时,一定要注意所购买的渔药是否有商品名称和化学名称、生产批准文号、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批次、有效期和失效期等,这些都是目前兽药(渔药)标签所必须标明的内容。渔药的存放对于保持渔药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养殖场只能存放法律、法规允许的渔药,不得存放违禁药。养殖场的渔药存放应设有专用的药品库,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并能上锁,应符合化学品存放场地的要求。有特殊储存条件(如冷藏)的,应提供专用的储存设备。每个养殖场渔药仓库都相应建有渔药清单或药品档案,内容包括每种药的生产商、供应商、使用方式、使用剂量等信息。应针对渔药的进、销、存情况,建立库存台账。渔药的使用必须按照《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见农业部公告193号)、《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和《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的规定执行,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执行标准的渔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渔药。渔药的使用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准滥用或误用药物,否则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或严重的后果。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这几年,感觉渔光互补项目很吃香,既能并网发电,底下也可以养鱼,今年准备和朋友一起做个渔光互补的项目,但是由于我们都对水产品养殖业不是很懂,想问一问各位大咖,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走势是什么样子的?当前进入行业的风险大吗?
曾经听过一句话叫“家财万贯,长毛的不算”,从网上查得的资料显示,养殖业的风险非常大,比如有人养螃蟹,一次大水就可以让几年的投入白白打了水漂。其他的各种病啊什么的,不胜枚举。但是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养殖业搞好了真的可以发家致富,所以我想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水产养殖,养什么对新人比较友好,技术含量不是特别的高,哪怕回报率低一点都可以,主要是积累经验。需要什么审批手续,或者说需要走什么流程才可以。
第二个问题就是,各类常见水产品前期投入大概有多少,比如说饲料机、增氧机之类的,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个问题就是,销售渠道一般怎么开拓,如何能够及时跟得上市场变化?
虽然是新人,但是也做了很多功课,朋友想着回家创业,我跟着投一点,始终觉得养殖业风险很大,讳莫如深,不怕投入的多,也不怕赚得少,就怕不理解行业内部真实情况白白吃了亏,这几年各地都在发展高科技农业,比如什么大棚农业啊、无土栽培啊、稻田里养鱼啊,感觉水产方面没有什么大的技术革新,可能还是因为没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
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是我对这个行业的唯一印象,有没有做了很多年的大咖能帮忙指点一二,毕竟也是好朋友的梦想,我也想能够支持一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