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种植技术要点及需注意事项
绿肥是一种养分全面的生物肥源,种植绿肥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对改善土壤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绿肥种植技术要点及需注意事项,供朋友们参考。
(1)选择绿肥品种首先要注意绿肥作物的生长期和抗逆能力,以及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例如,大多数苕子品种只适合在长江以南种植,但光叶紫花苕子却可种植到淮河以北地区,并且生长良好。
豆科绿肥作物的根瘤菌适宜在酸碱度中性左右的环境下生长活动,当土壤ph值在4.0-4.4时,紫云英根部的根瘤菌就会死亡。
又如,紫云英喜欢湿润而不积水的土壤,它的耐旱、耐低温的能力较差。许多绿肥作物怕涝,但田菁耐涝性强,而且耐碱性也很强。
(2)要开好排灌沟
多数绿肥作物怕涝,群众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一般要做到水多时能排,干旱时能灌。
(3)注意适时播种适时播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但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具体时期应根据当地条件和绿肥作物的特性来决定,最可靠的办法是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最好的播种期。
通常冬季绿肥宜在9月中旬播种。
(4)种绿肥也要施用一定的肥料有人认为绿肥作物适应性强,不需施肥,本身作肥料哪里还要施肥?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虽然绿肥作物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较强,但它也是作物,生长发育仍然需要一定的养分,缺肥产量就不高。
以豆科绿肥作物来说,虽然它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但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旺盛期也需要一定的养分,如果此时期能适当施用些氮肥,就会获得良好效果。
又如绿肥作物对磷素也很敏感,如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就会大大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应适当施肥来满足绿肥作物的需要,以收到小肥养大肥的效果。
(5)要做好绿肥留种工作种子是基础,所以要加强良种选育和繁殖工作。豆科绿肥作物,特别是紫云英,还要采用根瘤菌拌种,以提高它们的根瘤生长和固氮的能力。
一、绿肥高产栽培主要措施
1、要选择适宜本地的绿肥种类和品种。不同绿肥种类都有特定的适应性,它所能忍受与生长的环境条件和范围是有限度的,所以因地制宜选择绿肥品种比较利于高产。
2、要做好种子处理,保证全苗。在播种前要检查种子的发芽率,有硬籽率的绿肥种子要经过处理再进行发芽试验。对于有硬籽率的种子可以采用热水浸种的方式打破种皮的角质层,例如田菁种子用90℃热水浸种5min,再转移到15℃的水中浸泡10min,硬籽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5%。或者用冬前寄籽播种,在冬前夜冻昼化时、种子播下不能吸水的时间播种,利用昼夜温差打破硬籽,而且可提前生育期,能充分地利用光热资源。
3、豆科绿肥种子接种根瘤菌。豆科种子接种根瘤菌可大幅度地提高鲜草产量,据湖南省农业厅统计,全省47个种植紫云英老区的根瘤菌接菌试验,平均不接种增产22.6%。
4、增施磷肥。豆科绿肥施用磷肥,可经济有效地取得氮素肥源,起到以磷增氮的效果。
5、混播。将豆科绿肥与非豆科绿肥或同科不同类的绿肥混播,可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发挥不同绿肥的生物优势。
二、果园绿肥种植技术
1、果园绿肥种类
果园选用绿肥作物要根据气候、土壤、果树等因地制宜。常用的果园绿肥有以下几种。
紫穗槐,春季播种,每亩用种量1~2kg,也可春季压条。两年以上的每年收割2~3次,每亩可收获鲜料1000~2000kg。紫穗槐适应性强,耐旱,耐涝,耐盐碱,山坡、堰地、沟壑均可种植。1次种植多年收获,枝叶易腐烂,肥效高。
绿豆,春、夏季播种,每亩用种量2kg。播后60d长至盛花期收割,每亩可收鲜料1000~1500kg。1次播种,当年1次收获,生长快,产量高,易腐烂。喜高温、耐旱、耐瘠薄、不耐涝。酸性土或盐碱土均可种植。
田菁,春、夏季播种,每亩用种3~4kg。初花期刈割,每亩收鲜料1500kg。耐涝、耐盐碱、耐瘠薄,有养地改碱功能。
柽麻,春、夏播种,每亩用种量2~3kg。播后50d可收割,每亩可收鲜料2000~3000kg。柽麻生迅速,当年可刈割2~3次。
苕子,秋季播种,每亩用种量2~3kg。初夏收割,每亩可收割鲜料2000~2500kg。苕子植株矮,枝叶茂密柔嫩,易腐烂、肥效高。根系发达,改良沙地效果好。
豌豆,秋季播种,每亩用种7~10kg。晚春、初夏压青,每亩可收获鲜料1000~1500kg。
苜蓿,春、秋、夏三季均可播种,当年收割一次,第2年后每年收割3~4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