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

导读:我们都知道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广泛,包括人们也会根据节气文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因此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间习俗,也大多与耕作有关,那么,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谷雨的特点和风俗。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

谷雨节气的民间风俗

1、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2、喝谷雨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3、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4、禁杀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5、祭海

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6、贴谷雨贴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7、赏牡丹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8、洗“桃花水”

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在西北地区,谷雨节人们会以“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谷雨的来历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C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也已进入夏季。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谷雨节气前后有哪些主要农事活动

1、华北平原霜期结束,谷子、水稻开始播种。黄河流域的冬小麦处在拔节或抽穗阶段,要抓紧施好孕穗肥,袂苗要于二叶期追施“断奶肥”。种棉区这时将播种棉花。在华北、西北地区,此时仍是“春雨贵如油”的少雨季节,加强春旱的防御依旧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长江流域的水稻、烟叶、红薯正在播种;气温上升较早的闽南、广西地区的小麦则已成熟收获。此时春茶的采制已进入旺季,宜抓紧进行。长江以南的地区,人们都在忙着耕田,施肥、插秧育苗,准备种水稻。

2、谷雨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华南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华南谷雨前后的降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3、谷雨前后仍可以继续播种韭菜、播种定植油菜、小白菜、小萝卜等快熟蔬菜。适宜种植的露地蔬菜有黄瓜、冬瓜、南瓜、西葫芦、苦瓜、丝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要掌握精细整地,播种均匀等环节;对于早期播种或定制的快熟蔬菜要加强浇水和中耕管理,及时采收上市。如果是大棚种植,棚内的黄瓜霜霉病、灰霉病和番茄灰霉病等病害以及白粉虱、斑潜蝇、蚜虫等害虫开始发生,露地种植的甘蓝、菜花的蚜虫、菜青虫也即将发生,要注意防病比治病更重要,要及时采取措施防。

谷雨节气这天,对农民来说是下雨好还是天晴好?为什么呢?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时提醒与气候。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扩展资料:

一、节气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

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二、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其也与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有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谷雨——雨生百谷,节气过后,农民要彻底进入繁忙时期,相关的农事操作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病虫害防治等等都开始进行了。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年是四月20号,在传统意义里,预设着寒潮的彻底结束,随后将不会再有极度低温的日子。

那么,谷雨节气的这种连阴雨天气,对农民来讲,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不同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同,在不同的物候期所要遇到的病虫害亦不同,所以,要分开来对待。

对于在田间正常生长的作物来讲,连阴雨天气是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并且会带来赤霉病、霜霉病、叶枯病和蔓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严重危害作物的安全;但是,对于移栽作物来讲,连阴雨天气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作物的成活率、快速扎根。

下面我们列举集中常见的农作物,就可以区分清楚谷雨带来的影响了。

01、小麦

谷雨,对于河南种植小麦的农民来说,天晴好。此时小麦刚好进入扬花期,颖壳张开了后,空气中的病原菌会随着雨水一起进入颖壳中,引发赤霉病的发生。

一旦颖壳闭合后,即使喷药,杀菌剂也难以进入到颖壳内部杀死病菌。

但是,对于河北、山东种植小麦的农民来讲,谷雨又是一件好事。这两个省的小麦穗子还没有出齐,离扬花期还有一段时间,自然是不用担心赤霉病发生的,足够的雨水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不必为干旱发愁。

02、辣椒

谷雨,对于种植辣椒的农民来说,下雨好。辣椒即将进入移栽期,需要田地有足够的墒情以促进缓苗扎根,而这几天的雨水,可以提供足够的土壤湿度,让辣椒苗快速发根。

不仅如此,在谷雨过后,大量的杂草都会出土,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喷洒除草剂,在杂草草龄较小时使用除草剂,杀草效果高于后期除草。

03、烟叶

谷雨,对于种植烟叶的农民来讲,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和移栽辣椒相似,足量的雨水可以为烟草的缓苗提供足够的墒情。如果没有这场雨水,农民自己还必须要浇水。

如此来讲,谷雨则让农民节省了一笔灌溉的费用,岂非好事一桩?

04、花生

谷雨,对于种植花生的农民来讲,更是一件好事。春花生基本在4月份中下旬播种,发芽出苗需要足够的墒情,这场雨水下到地里,可以缓解旱情,为花生破土提供足够的水分。

假如花生播种后,墒情不行,农民需要在土壤表面喷洒一层浅水,以提高花生的出芽率。

不过,谷雨天气如果伴随寒潮的话,对于刚播种的花生而言,又会是一场致命的灾难,会造成闷种烂种,导致花生无法正常发芽。

不仅如此,借着谷雨的这次雨水,很多农民都会把蔬菜种子(豆角、茴香、芫荽和豌豆)播种下去,仅仅需要3天~5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正常发芽,一旦也不耽误夏季食用新鲜的蔬菜。

我国幅员辽阔,在谷雨节气处于生长期的作物种类非常多。我所列举的只是其中几种,对它们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能单纯来判断雨天好还是晴天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