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桥社区在哪里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横桥社区
横桥社区位于周浦镇南首,东临咸塘港,南靠沈西村,西连里仁村,北与澧溪居委会相连,总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农田有53.42公顷。2010年,横桥村辖区有8个村民小组,643户,1573人,外来人口2010人。因开发建设,农田征用,至2010年3月,撤销行政村建制,改为上海浦东周浦横桥社区股份合作社,实现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让农民带着集体资产成为市民,享受撤村后集体资产长期稳定收益分配,农业人口全部实现农转非。
横桥村有13个自然村宅,村民姓氏以赵、陆、王、冯等居多。赵家宅、王家宅、木梳背油车为1组,陆家宅为2组,奚家祠堂为3组,冯家圈、王家圈为4组,赵家宅、陆家宅为5组,邹家宅、唐家宅为6组,谢家宅为7组,潘家宅、凌家宅为8组。横桥村紧靠周浦镇镇区,水陆水陆交通便捷,水路东有区级河道咸塘港,南有横桥港,北有周浦塘;陆路南北间东有康沈路,西有沪南公路,东西间有周祝公路、横桥路。
2009年,横桥村村域内有企业11家,实现工业产值1179万元;村收入166.7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3591元。
建置沿革清代,横桥村境域属长人乡十七保管辖。解放初,为沈庄乡4村。农业合作化时期,为沈庄区澧西乡第二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成立后,为周浦公社8营5连、6连、7连。1959年,改为横桥大队。1984年,改为横桥村,隶属于周浦乡。1995年6月,原周浦镇和周浦乡的建制撤销,建立新的周浦镇,横桥村隶属于周浦镇。2002年7月,原周浦镇、瓦屑镇建制撤销,建立新周浦镇,横桥村隶属于新的周浦镇。2010年3月,横桥村建制撤销,建立横桥社区。
经济发展解放前,横桥村境域村民单家独户经营,以种植粮食、棉花、油菜为主,部分村民种植少量蔬菜,上镇销售,供应镇区居民,各种作物产量不高,农民收入很少。解放后,实现合作化,实行科学种田,作物产量逐步提高。20世纪70年代起,横桥村境域调整产业结构,改种蔬菜和果树,横桥村4组、5组专业种植果树,以桃、梨为主。1985年,全村果树种植面积为26.70顷,亩产水果746公斤,总产298吨。1991年后,澧溪小学和周浦高级中学迁入,果树面积减少,横桥村就发展副业,养殖生猪和家禽。2001年,横桥村蔬菜总产量1080吨,生猪上市1299头,人均收入4858元。
70年代,横桥大队创办并铁厂。1981年,实现工业产值37.8万元。1991年,横桥村村域内有祥生集团公司、木子家具厂、废液利用厂和特力金属制品厂等,工业产值达171.4万元。2009年,横桥村村域内有企业11家,实现工业产值1179万元,村收入166.7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3591元。
2010年,浦东新区在横桥村进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横桥村土地总面积118.3公顷,已建设和规划建设使用土地面积106.4公顷,占89.9%,总户数643户,动迁460户,享受征地小城镇养老保险的有682人,全体村民纳入小城镇养老保险,农业人口实现农转非。至2009年8月底,横桥村8个村民组撤制及资产处理工作全部完成,具备撤村条件。2010年3月,浦东新区政府批复同意横桥村撤制及实施财产处理工作,改革主要做到:(1)清产核资,村集体资产总额为5533.6万元,确定配股对象1573人,确定总农龄24703.5年,按照1年1股为24703.5股,按总资产5533.6万元计算,每股单价2240元;配股后,由周浦镇政府放股权证书,作为股利分红依据。合作社采取资金投资,出租房屋、公共场所,以及招商引税等措施,股民每年以5%的红利保底,其中4%发放现金,1%增加股民本金;2010年最后两个月的红利:平均每股可分配红利20.5元。按每家2人,每人30股计算,全年可收入7380元。
社会事业解放后,横桥村创办私立培文小学;1953年,改为横桥小学;1990年,并入周浦乡中心小学。2010年,横桥村境域有澧溪中心小学、澧溪中学和周浦高级中学各1所。
1964年,横桥大队创办卫生室,实行大队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2人。1968年开始,社员在大队卫生室看病只收5分钱的挂号费,免收医药费,1970年起,社员每年交付2元,治病医药费可全报。1994年起,周浦乡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横桥村村民投保率达85%。
至2010年,横桥村设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1人,做到小病不出村,重病医生送药上门;全村有639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投保率100%。
1993,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01年,参加人数达98%。2010年,参加人数有682人,参保率达100%。
解放前,横桥村境域的农村道路都是“羊肠小道”和“鸡冠头”路,村民难以行走,为让村民出行方便,横桥村先后投资300万元,修建危桥3座,筑建水泥路10公里,通到各村民小组及家家户户;投资150万元,建造垃圾中转站4座,购置手推车6辆,配备保洁员4人,每天早晨保洁员手推垃圾车,挨家挨户上门搜集垃圾到中转站,然后由垃圾车运载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2010年,横桥村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50平方米,设有棋牌室;村域内有健身点1个。
所获荣誉1987~1988年,横桥村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1989~1990年,被评为南汇县文明村;1993~1994年,被评为南汇县文明村;1998年,0横桥村支部委员会被评为上海市五好党组织,横桥村被评为上海市级先进村委会;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整洁村;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敬老村;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安全小区;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村委会。
历任领导1959~2010年,0横桥村(大队)总支(支部)委员会书记先后为:龚汉良、唐林华(女)、王凤宝(女)、赵智明、王秋生、王立强、钱桂芳(女)、吴建国。1959~2010年,横桥村(大队)村民委员会主任(大队长)先后为:蔡梅生、张槐新、冯梅春、王立强、冯全福、吴建国。
人文历史
奚家祠堂位于横桥村4组。在祠堂西侧跨王家浜的石桥叫祠堂桥。奚家祠堂在过去主要放0牌位和祭0之用。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分给了村民。1958年,在祠堂内办横桥小学。
老地名
木梳背又名木梳油车,在横桥村东侧南北向的区级河道咸塘港上,有段河岸弯弯成弓形,好象木梳背部,当地群众称它为木梳背。其位于咸塘港一号桥南约1公里。木梳背地段有家私人开设的榨油坊,俗称油车。周浦地区农民种植的油菜、黄豆成熟后,留出一部分,榨成菜油或豆油,作为常年食用。在木梳背周围几公里的农民榨油都到木梳背油车,在油菜、黄豆成熟时,油车生意兴隆,为此木梳背油车闻名乡里,木梳背老地名沿用至今。(adsbygoogle=window.adsbygoogle||[]).push({});
横桥社区附近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卢浦大桥、上海海洋水族馆等旅游景点。周浦羊肉、彭镇青扁豆、大白兔奶糖、三林崩瓜、浦东鸡
美丽乡村建设顾名思义,是要将我国的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使自然与人类更加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步骤,它的内涵不仅是坚持用先进的生态观念保护生态环境,还包括用经济手段及相关制度加以辅助。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1)20___年以来,梁村镇党委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为我镇16项大事实事之内,以让“梁村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为宗旨,把我镇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结合本镇实际,从年初到现在共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绿化工作。
1、村庄绿化:为了美化绿化村庄,本着“因地制宜、宜绿则绿”的原则,年初制定了详细的绿化方案,我们召开村干部大会,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在47个村各规划绿化了一条迎宾路,统一种植的木槿,共种植木槿4166棵。每村在打造迎宾路线上各绿化3户五星级美丽庭院,给农户提供四种经济作物,有山楂、核桃、冬枣、柿子供农户选择,在迎宾路上房前屋后空闲地上也种植了经济作物,共种植了854棵。村内迎宾路上空闲面积较大的废弃地打造游园,共建樱花游园6个,共栽种樱花471棵(规模较大的游园有两个:后丰、都中)。对47个村迎宾路两侧有碍瞻观的地方种植了爬山虎,共种植1254棵。
2、打造绿色廊道:全长18000米,从梁村至通窝北镇道路,途径13个村,共栽种樱花4576棵,木槿3890棵。
3、河肃路两侧绿化:对河肃路两侧有碍瞻观的地方种植了爬山虎,共种植1250棵。
4、保障措施:为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47个村签订了绿化责任书,明确了管理人员,制定了详细考核办法,期间我们公共项目办公室多次到河肃路和村内督导绿化的养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村内及时浇水、打药,目前已完成了对爬山虎和木槿死亡的二次补栽工作。
二、 村庄打造
1、前、后丰村美丽乡村打造提升:前、后丰村是20___年省美丽乡村重点村,今年我镇美丽乡村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对前、后丰村重点打造美丽提升,20___年3月在丰乐堡迎宾大道两侧建设了一个约占地20亩的樱花园,樱花园内栽种樱花300余棵,为了美化环境和有效利用土地,迎宾大道两侧树下各种植了宽1米,长各200米三叶草,樱花园内树下种植了油葵,油葵收获后秋天种植油菜花,油葵和油菜花轮流种植,每年两个花期,为了方便群众观赏,游园内铺设了游园小路、摆放了石桌、石凳,周围圈上了竹篱笆,周围的墙体喷绘了有关樱花文化的.文化墙,给红色小镇注入了观光、休闲文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樱花园两侧有违建2处,分别是卖瓷砖、收废品两个店铺,这两个店铺多年来曾多次对其做工作都没有拆迁,为了不影响群众观光,我带领我们办公室成员,牺牲了自己多个节假日和下班的时间,多次入户耐心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做到堵疏结合,入村实地查看帮助他们找合适的位置重建,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没有激化矛盾,我们也没有给予任何的补偿费用,目前收废品店铺已搬迁,卖瓷砖店铺已拆违,对拆违后的土地我们秋季进行绿化。
樱花园两侧有碍瞻观的门店还有两个:一个是饭店,另一个是养牛场。我们对饭店进行了规划设计,要求他们整改提升,打造成白墙灰瓦仿古式建筑,通过我们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耐心的做工作,饭店已经按照我们的要求自行整改完毕。后丰养牛场离村边很近,影响居民生活,我镇前白寺养牛场因经营不善,场地大奶牛少,为了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养殖成本,我给他们两个养牛场搭建了合作平台,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后丰养牛场搬迁到前白寺养牛场养殖,因后丰养殖的肉牛到8月份出栏,目前不便搬迁,出栏后将搬迁到前白寺养牛场养殖。
2、都中游园打造:共种植樱花94棵,木槿30棵,塔柏35棵,树下种植了油葵,铺设了游园小路,建设了篮球场,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健身的场所。
3、北曹庄村容村貌的打造:在1939年1月,贺龙将军率领八路军在北曹庄与日寇发生过一次战斗,共牺牲48名烈士,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生活,今年春天北曹庄共粉刷墙体7000多平米,修路肩1400米,打造坑塘2个,全部施工完毕。目前还需硬化道路197米,镇政府正在统筹资金,明年春天在北曹庄迎宾路两侧种植迎春花。
三、村容村貌监督考核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我镇村容村貌整治成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村容村貌考核办法,每月1号、15号是村容村貌考核日,考核内容有环境卫生清理、小广告治理、绿化工作。每次考核结果都在村干部微信群公开透明,让落后村“红红脸、出出汗”,同时考核结果和环卫人员的工资、村干部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通过我们的坚持工作,我镇的村容村貌工作较之前有很大改观。
美丽乡村建设永无止境,一直在创新的路上,下一步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1、河肃路两侧种植二月兰和油菜花。河肃路沿线的风景是我们打造永恒的主题,为了美化环境,计划六月份在河肃路两侧的空闲地上种植二月兰,二月兰属多年生植物,既耐寒耐旱又经济美观,我们现在已经规划好种植的位置,已买二月兰籽,为节约人力,在等待降雨播种。计划秋后在河肃路两侧各100米树下种植油菜花,明年的春天梁村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丽的梁村等待各位的到来。
2、后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后丰村是革命历史村,计划今年下半年在前、后丰新大队部后面建设村史官、三级便民服务平台、游园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地约12.7亩,涉及40多户的土地,村史馆的建立是为了传承历史,激励后人,建设成我镇的爱国教育基地,同时把村庄的历史发展和我镇的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字、老物件来展示。目前已经把有关历史资料和老物件搜集齐全,设计院已设计出图纸,等待上级资金的支持。
3、招商引资。美丽乡村工作除了环境美,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根据丰乐堡的规划要求我们积极的吸引项目,在丰乐堡樱花园东约200亩建观光休闲荷花园,秋后流转土地,明年春天育苗。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和“365”工作思路,代桥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全面掀起美丽乡村建设高潮。现把我镇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设完成情况 :
今年,代桥镇扎扒集村被确定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刘寨村为自主建设中心村,代桥集镇为我市重点打造的集镇建成区。
(一)扎扒集中心村:
1、辖扎扒集、顺河、季庄三个自然村,304户1096人。根据扎扒集村实际情况,编制了扎扒集中心村庄规划文本。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实施中,一是外立面刷白1万平方,估算5万元。
2、遮挡墙400米,估算10万元。
3、巷道1600米,估算59万元。
4、沟塘清淤15000平方,估算10万元。
5、路灯40盏,估算15万元。
6、公测、垃圾处理站,估算10万元。
7、文化娱乐场所,估算30万元。
8、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拆除乱搭乱建建筑1310平方米,清理残垣断壁240平方米。动员群众清扫庭院,开展评比活动。
9、户厕改造,240户,估算16万元。
10、修建三格式污水处理池3座,共120m,改善人居环境。村室改造等项目正在谋划招标中。
(二)代桥集镇建设:集镇建成区包含代西村代西集、代东村代东自然村,675户2800人。实施街道绿化、硬化、亮化工程,初具雏形。遵循民意,规划先行。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编制和完善建设规划,完成了代桥集镇建设设计,具体内容为:一个农贸市场、一条示范街道、一个卫生小区、一个文体广场、一个污水处理厂、一处公共厕所、一个公共停车场、一条示范沟塘等“八个一”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土地收储代东70亩,尹庄13亩。
(三)刘寨自主建设村:按照美丽办要求,以及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
二、主要做法 :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整体谋划、综合协调、督察考核以及日常事务。扎扒集村、代东村、代西村、刘寨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行事历,各村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认真监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宣传美丽乡村,营造浓厚氛围。我镇利用广播、宣传车、标语、横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在我镇主要路段悬挂横幅65幅、制作固定宣传标牌20个、粉刷壁字标语30处,文化墙600㎡,提高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认可度,形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良好氛围,激发村民积极参与热情。群众纷纷献计献策,主动拆除残垣断壁、危房,清理垃圾,砍伐树木。
(三)抓好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整治农村生活环境。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长效机制,使街道卫生有专人扫,市场秩序有专人管,花草树木有专人维护,力争使街道达到“绿、洁、畅、亮、美”的标准。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街道环境整治、农村河沟清淤疏浚整治等工程。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
(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农村经济。
近日,扎扒集村成立了界首市扎扒集村创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册成立了八个专业合作社。结合两湾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具有地方乡土特色旅游业,形成颇具特色的商贸、餐饮产业带,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存在问题
(一)缺乏土地保障。中心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若不调整规划,将会导致占用的农用地无法办理“农转用”报批手续。我镇扎扒集、集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原打算调整土地用途,也就是调成农转用,由于迟迟批不下来用地指标,只能停建。严重影响了我镇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镇村干部缺乏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理念和经验,虽然知道要建设什么,但是就是不知道建成什么样式和标准,不懂招投标程序和要求,不懂造价和预算,理论和现实脱节。
(三)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错位”。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妇女,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低,参与感不强,不出力、不出智、不出钱,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缺位”,极大地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进程。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宣传发动,发挥村民作用。广泛深入发动,切实炒热思想,调动群众主动参加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利用会议、微信、标语、倡议书,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庭院美化工程。将环境整治工作重心从村组转移到农户,深入到每家每户,开展庭院美化行动,让群众自己动手打扫屋子,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
(二)整合各类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扎扒集集文化大舞台、建设田桥景观桥、硬化巷道路面、打造复古一条街、兴建田御史故居、刘邓大军遗址等,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收储土地,尽快建设代桥农贸市场,对街道进行立面改造,打造示范街,建设文体广场、街头公园,建设“八个一”工程,将美丽集镇建设向纵深推进。
(三)围绕项目建设,加快工作步伐。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程量大,要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加快施工进度,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