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种植该如何科学管理
甘蔗种植管理技术
1、深耕深松、精细整地?
有条件尽可能用拖拉机或牛进行犁耙整地,将蔗地深耕35至40厘米,达到深、松、细、平,以利于保水保肥。?
2、开好植蔗沟?
按行距水旱田为110~120厘米、山坡地为90~100厘米开好植蔗沟,山坡地、平旱地沟深为35~40厘米以上,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平整并有细碎松土。水田采用“高畦式”种植方法。
3、播种时间及相关要求?
种植时间于每年12月至翌年2月4日结束,并进行地膜覆盖。种茎需选择纯净、新鲜、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半茎或蔗尾作种,对不能作种子用的蔗种盲芽部分,要挑选出来。
田间管理?前期管理:
(1)有条件的应追施壮苗肥,壮苗肥应在4至6片叶时进行,亩施尿素15公斤,10kg钾肥及3kg农药,然后小培土5至7厘米。?
(2)注意防治第一代螟虫,时间一般发生在3月20日前,可用杀螟乳剂等农药进行喷杀。
中期管理:中耕除草、及时追施拔节肥和大培土。?
(1)要求在五月中旬前完成。将肥料和农药拌均匀后,均匀撒施于蔗蔸周围,然后进行大培土。
(2)肥料用量:亩施22%生物肥100~150公斤、尿素10~20公斤、钾肥10公斤、农药5公斤。?
(3)病虫害防治:4~7月份注意防治第二代螟虫和叶面害虫(绵蚜虫、蓟马等),可用劈芽雾等农药喷施防治。7~8月份注意防治甘蔗梢腐病,发现甘蔗心叶生长扭曲,要立即施药防止蔓延,可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0.1公斤兑水100公斤喷洒病区甘蔗植株心叶。?三月至四月及七月至八月投放老鼠药防治老鼠。
后期管理:
8月下旬至9月,可亩撒壮尾肥15kg尿素、5kg钾肥、3kg农药。剥除枯老叶、防治病虫鼠害、防倒伏和适时砍收。砍收时注意实行小锄低砍,尽量减少蔗蔸破裂,以利宿根蔗增产。
果蔗的种植:选地和整地
不同的果蔗品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和适应也不尽相同。如广东的潭洲大蔗更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水田栽培,浙江温州的陶山蔗品种,更适宜于沿江冲积黄砂土栽培。一般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松碎、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块栽培。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果蔗生长壮旺,产量高,质量好。宅旁的菜园土,因经常施用较多的人粪尿,不利于积累糖分,影响成熟和质量,不宜选用。
果蔗用地一般要精耕细整,使耕作层的土壤充分细碎、平整。深耕的深度因不同土壤而异,土层比较深、土质比较黏、土壤比较肥沃的,深度宜深些;反之,土层比较浅、土质较砂的土壤,深度宜浅些。为了使土壤耕耙得比较细碎,要进行多犁多耙,可进行二犁二耙或三犁三耙,犁耙的次数因土质而异。犁耙碎土以后,即可开沟下种或开沟起畦下种,以起畦种植较为普遍。开沟起畦前施入底肥,每亩底肥使用细碎有机肥1500公斤,加优质硫酸钾复合肥50-60公斤拌合均匀撒施于植沟。开沟起畦要求整齐,畦沟平,蔗畦齐。畦宽、沟宽和种蔗行数因蔗区而异。凡品种萌芽力差、分蘖弱、有效茎少的,可用宽畦双行植;反之,可进行窄畦单行植。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般畦宽150-170厘米,沟宽33厘米,种蔗1行。
果蔗的种植:蔗种催芽与下种
1、催芽:因为早春气温低,蔗种萌发时间长,采用催芽方法可以加快蔗芽的萌发,发芽整齐,发芽率高。对萌发率较低的品种,效果尤为显著。催芽以催至芽微胀而根不萌发或很少萌发为原则。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堆积保温催芽和堆肥酿热催芽两种方法。
堆积保温催芽:把经过浸种消毒的蔗种堆成宽和高各1m左右,长度视播种量而定,淋水保湿,上面盖一些稻草,再盖薄膜封严保温。此法简单易行,但因没有酿热材料,催芽时间长些,发芽率低,适于春季温暖的地区采用。
堆肥酿热催芽:用半腐熟的堆肥或厩肥先铺垫10厘米左右,然后放一层经浸种的蔗种20-25厘米厚,又放一层堆肥,再放一层蔗种,这样堆4-5层,最后在堆上覆盖堆肥,加盖尼龙薄膜,保温保湿。每天检查温、湿度1-2次,温度最高不宜超过40℃,最低不低过25℃,以30℃左右为宜,经过5-6天后达堆芽要求即可下种。切勿催芽过长,以免下种时碰断芽,并影响出苗。
2、下种期 果蔗不耐低温、干旱,过早下种,种苗容易腐烂,特别是梢头种苗更容易腐烂,影响发芽。下种过早,将来蔗茎基部节间过短,影响商品价值。所以果蔗的下种期一般以气温回升、春雨开始时为好。华南蔗区有灌溉条件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可以下种。
3、下种技术 下种时先开植沟或在畦中央开浅沟,沟内淋水,拌成泥浆,然后下种。下种后一般不覆土,只要种苗大部压入泥浆中即可。有些地方不进行泥浆拌种的,下种后要把蔗种压实,切口用泥土捺紧,蔗种两侧用细土填满,上面用砂、火烧土、细泥、碎草或草灰进行覆盖。
果蔗的种植密度因品种及各地栽培习惯而不同,一般情况下,行距比糖蔗要宽些,下种量每亩为5000-8000个芽。
果蔗的种植:生育期管理
果蔗整个生育期分为5 个阶段:
(1) 萌芽期。为果蔗下种后至萌发出土蔗芽占总芽数的80 %以上时。种苗萌发温度一般为13 ℃左右,萌芽适温为25~30 ℃,蔗芽冻害致死临界温度为- 2 ℃。
(2) 幼苗期。为蔗芽有10 %发生第一片真叶起到50 %以上的幼苗发生5 片真叶时。幼苗生长需最低温度在15 ℃左右。
(3) 分蘖期。为有分蘖的幼苗占10 %起,到全部蔗苗开始拔节。分蘖要求的最低温度为20 ℃,最适为30 ℃。
(4) 伸长期。为果蔗开始拔节,平均每旬伸长达3厘米以上起至伸长基本停止。蔗茎伸长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
(5) 成熟期。蔗茎糖分积累达14~15 %时。
果蔗的种植:螟虫防治
1.农业防治:通过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减轻蔗螟为害。
减少越冬虫源:小锄低砍、清除枯叶残茎和蔗头可除去在蔗蔸、秋笋、残茎内越冬的二点螟、黄螟以及在蔗干叶鞘内侧结茧越冬的条螟,消灭大部分越冬蔗螟,降低翌年春天发生数量。适时提早种植、早管理,使分蘖早生快发,减少螟害造成的缺株。在甘蔗生长中期,适时剥除枯老叶鞘,以减轻蔗螟为害。
2.生物防治:①古巴蝇:一般是在每年春天蚁螟开始孵化后释放到蔗田,每亩释放2-4头受孕的雌蝇或6-8粒蛹。在以上释放标准的基础上,如果螟害特别严重的要增加释放量。放蝇时间应为一天中最凉爽的时段,早上或黄昏,一个蔗区应释放同龄蝇或蛹。释放的蛹应装在袋中,保护其免受雨淋和阳光直射及其它生物的蚕食(鸟类,蚂蚁和蜥蜴等)。古巴蝇通过螟虫分泌的外激素来识别寄主,寄生在螟虫的幼虫上。成虫可以在蔗地里飞行超过1公里的距离去寻找寄主,还可以借助风力传播到更远的距离。每年释放古巴蝇3-4次,可有效控制甘蔗螟虫的为害。
②赤眼蜂:是二点螟、条螟,黄螟等甘蔗螟虫的主要天敌。它主要是寄生在螟卵上来抑制蔗螟的发生。目前一般是用人工繁殖方法,在每一代螟蛾产卵初期和盛期释放到蔗田,每亩每次一万头,可大大降低枯心苗、虫蛀节和风折率。
③螟虫性诱剂:应用人工合成的甘蔗螟虫性诱剂可防治二点螟、条螟和大螟等甘蔗螟虫。诱杀法:在甘蔗幼苗期,每亩放2-3个诱捕器(水盆),每20-25天换一次诱芯,诱杀田间雄蛾。每种诱芯只诱杀一种螟虫。迷向法:在甘蔗幼苗期以后,可用迷向法,每亩用诱芯一袋(约100条塑料管或橡胶片)按每亩2.5米左右插一条在蔗叶上,20-25天插一次,每种诱芯只诱杀一种螟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