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茄子有着老株再生的能力,你知道再生茄的栽培技术是什么吗?

茄子有着老株再生的能力,目前这项栽培技术成为栽植茄子的新难题,再生栽培是能够增加产量的种植方式,在茄子结果时期就可以进行更新工作,使茄子继续结果。这样可以节省成本、人力物力,所以是很好的栽培方法。但是再生栽培的经验不多,接下来就具体介绍一下这种方法。

茄子有着老株再生的能力,你知道再生茄的栽培技术是什么吗?

1、整枝

为了果实膨大集中营养,先在门茄两边留一主枝和侧枝,然后把其他的侧枝都去掉,留两个分叉,结出对茄后就在留下面一对侧枝,其余的去掉,保留的分叉就有四个了,又叫四门斗,再继续保留一对侧枝,其他去除。之后就可以不整枝了。

2、剪枝

在老株开花后掐尖,然后在施肥,一亩施高氮肥30斤左右,在7月茄子市场最旺盛时,剪去植株上部的双杈枝,只留下植株基部或是分杈,然后再每一株上留下几个饱满芽,去掉其他的芽。

3、加强管理

拔掉杂草,清除各种枯枝老叶,平时注意防治病虫害。要及时浇水保湿,搭盖遮阳网遮阴,浇水结合施肥,主要施腐殖质含量高的堆肥。这样可以促进芽和根的生长。当茄子重新结果后,一亩施复合肥60斤左右结果最多的时候一周浇水一次。为了延长生长可以加施20斤钾肥,30斤氮肥。

4、病虫防治

发生灰霉病,一亩使用枯草芽孢杆菌,20克稀释300倍喷雾。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幼苗猝死。雨后高温盛发,使用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是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菌核病可以在在门茄和对茄开花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发生红蜘蛛危害,就可以用20%螨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灭杀。

其实茄子再生栽培就是老株再生栽培技术,主要就是要延长茄子结果的期限。通过剪枝留杈复壮的方式来延长,减少重新栽植的时间,但是再生栽培技术也需要一定气候条件,一般都是大棚栽植。

茄子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设施蔬菜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概述了白水县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对策,为县域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对策

 陕西省白水县地处渭北高塬北部,近年来,该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是农民经济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然而,化肥、农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设施蔬菜过量施肥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1存在问题

 1.1化肥施用量严重超标

 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环境指标规定,农业化肥施用强度≤280kg/hm2,而白水县30户菜农的化肥施用强度最高为1875kg/hm2,最低为928kg/hm2,平均可达1454.3kg/hm2,是国家规定指标的5.2倍。

 1.2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使用

 由于被调查的西固镇王河村属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加之有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的监督管理,在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少,但目前仍有2%~3%的菜农在使用甲拌磷、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1.3忽视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农作物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到农产品收获的天数,可保证收获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各种农药因其特性和降解速度不同,加之各种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不同,施用农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也有所不同。相当一部分菜农对这一常识掌握不全,为了保证杀虫、杀菌效果轮番使用,为了抢市场,喷药后急于上市的现象仍有发生。因此,寄希望于菜农守住农药安全间隔期成为保障蔬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2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危害

 2.1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农民长时间盲目施肥、滥施化肥,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化肥中的营养元素经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进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氮肥的流失还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导致硝酸盐含量升高,特别是蔬菜施用硝态氮肥,可使蔬菜中积累大量硝酸盐,硝酸盐在蔬菜储存过程中又可还原为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当大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NO2-)+胺、亚硝基胺、次生胺致癌,并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出现“种瓜瓜不甜、吃菜菜不香”的现象,影响人体健康。

 2.2不规范使用农药的危害

 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农药在田间使用后,除少部分附着在作物体表外,大多逸散在大气中或降落在农田土壤中;大气和土壤中的农药,随着雨水的冲淋,又会进入邻近的水体;附着在作物体表的农药及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又可被作物吸收而进入作物体内及农产品中。

  3措施与对策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创造有利于蔬菜丰产、丰收的生态环境。

 3.1建立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农技推广部门应指导菜农按照生产绿色食品要求的肥料标准(NY/T394—2000),科学合理施肥。

 3.2制定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技术规范

 让菜农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超标使用农药和过量施用化肥现象,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3防止化肥、农药污染

 一是针对蔬菜生长发育的特点和需肥规律,在温室内采土化验,按照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肥料使用标准进行科学施肥,减少因过量施肥对作物、土壤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认真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中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依据各种农药的残留动态,确定各种农药在不同蔬菜上允许使用的次数、用量及安全间隔期,降低农药残留量。

 3.4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

 通过专业协会、合作社,向菜农推广优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抓好对菜农的专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协会与大、中型农资企业,供货商的桥梁纽带作用,向农民提供放心的农资产品,指导农户在农药使用的关键时期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品种,进行统防统治,生产出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

 3.5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

 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农资经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让农资经营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禁用、限用农资产品的有关规定销售农药、化肥,形成从“田间-市场流通-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重兵防守”,让高毒、高残留农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藏身之地。

 3.6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职能作用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管理,有效保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监控,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严把农产品质量关,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蔬菜的需求,充分发挥市、县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对农产品生产中的环境进行监测和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的职能,对市场上销售的蔬菜进行现场检测。

;

茄子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浸种催芽、播种定植、田间管理、吊蔓整枝、病害防治。

1、浸种催芽

种植茄子前,要将种子使用高锰酸钾稀释药剂浸泡半小时,然后捞出放入清水中反复冲洗,将药剂清洗干净后,再放入55度的热水中浸泡15分钟,最后使用湿布包裹好,放在30度的环境中催芽。

2、播种定植

播种种植茄子时,要在育苗盘中填入10厘米后的苗土,压实拍平后浇水润湿,然后将种子播撒在育苗盘中,覆盖薄土后盖上薄膜,等待幼苗长出后,就可以将其从育苗盘中取出,移栽在向阳的田地中。

3、田间管理

茄子定植3天后要浇灌一次水分,让植株更好的适应环境,然后每隔一月向土壤中施入一次尿素,施肥量为每亩地20斤,等待茄子生长成熟后,要剪掉外侧的枝条,保留向上生长的枝条,促使植株生长粗壮。

4、吊蔓整枝

茄子需要适时整枝,一般一个茄子植株只需要保留3个健壮的杈,多余的枝杈一定要及时摘除,杈的长度不要超过8厘米。在茄子植株长到半米时,必须及时吊秧,如果吊蔓时间过晚,容易导致植株弯曲生长,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茄子的产量。

5、病害防治

茄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黄萎病,导致枝叶发黄萎蔫,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死亡现象,预防黄萎病时,要在播种前用冷水浸种3小时,然后用55度的热水烫种15分钟,提高抗病性,栽种后还要浇灌稀释的菌根消药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