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实行间、套作,以提高复种指数的生产技术在我国古代蔬菜生产上如何发展的?

实行间、套作,以提高复种指数,最先也是在蔬菜生产中发展起来的。

实行间、套作,以提高复种指数的生产技术在我国古代蔬菜生产上如何发展的?

西汉时已有在甜瓜地中间作薤与小豆藿的做法。到南北朝时,不仅在一种蔬菜中间作或套作另一种蔬菜,而且还在大田作物中套作蔬菜;到清代,已有蔬菜与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的套作。

广西混、套作的主要模式有:模式有粮菜间套作,果菜间套作,菜菜间套作,花菜间套作。

1、作用是:套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其生活周期中的一部分时间同时生长在田间,即在前季作物成熟前就播下另一季作物。混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在同一块田地上的种植方式.多不分行,或在同行内混播或在株间点播.混作通过不同作物的恰当组合,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在选用耐旱涝、耐瘠薄、抗性强的作物组合时,还能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达到稳产保收。优缺点:加重对作物有专一性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杂草的滋生繁殖.如马铃薯的黑痣病、蚕豆的根腐病、西瓜的蔓割病以及花生线虫、大豆菟丝子、向日葵列当、稗草等的滋生都和连作有关。

2、优缺点是:影响土壤的理、化性状,使肥效降低。加速消耗某些营养元素,形成养分偏失。土壤中不断累积某些有毒的根系分泌物,引起连作作物的自身“中毒”等.不同作物连作后的反应各不相同.一般是禾本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的作物较耐连作。豆科、菊科、葫芦科作物不耐连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