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甘蓝穴盘育苗技术要点是什么?
(1)穴盘选择
育2叶1心子苗选用288孔苗盘,育5片叶左右苗选用128孔苗盘。
(2)基质准备
采用美国进口的288孔苗盘每1000盘备用基质2.76米3,采用韩国进口的288孔苗盘每1000盘备用基质2.92米3;采用美国进口的128孔苗盘每1000盘备用基质3.65米3,采用韩国进口的128孔苗盘每1000盘备用基质4.57米3。
(3)基质配制
草炭:蛭石为2:1,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或草炭:蛭石:废菇料为1:1:1,覆盖料一律用蛭石。
(4)肥料施用方法与施用量
配制基质时每立方米加入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6~3.1千克,或每立方米基质加入1.0~1.5千克尿素和0.4~0.8千克磷酸二氢钾,或2.0~2.5千克磷酸二铵,肥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苗期3叶1心后,结合喷水进行2~3次叶面喷肥。
(5)品种
华北地区抱子甘蓝春季生产时,苗期处于寒冷季节,结球期温度逐渐升高。秋季露地和秋冬季保护地生产,苗期处于炎热的夏季,结球期温度逐渐降低。因此,穴盘育苗建议选用既耐寒又耐热的品种,如早生子持、子宝、王子奇迹、多拉米克、摇摇蓝者、卡普斯也等。
(6)播种期
春季栽培于1月上旬至1月下旬播种育苗,秋季露地栽培于6月中旬至下旬播种育苗,秋冬季保护地栽培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育苗。
(7)播前检测种子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应大于90%以上。
(8)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0.5~1.0厘米。浇水后各格室清晰可见。
(9)水分管理
播种覆盖作业完毕后将育苗盘喷透水(水从穴盘底孔滴出),使基质最大持水量达到200%以上;苗期子叶展开至2叶1心,水分含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0%~75%;3叶1心至商品苗销售,水分含量应保持在55%~60%。
(10)温度管理
春季栽培的,在播种之后,将苗盘码放进催芽室,催芽室白天20~25℃,夜间18~20℃约2~3天,当苗盘中60%左右种子种芽伸出,少量拱出表层时,即可将苗盘摆放进育苗温室。
进入温室后日温掌握在18~22℃,夜温10~12℃为宜。4片真叶后应注意夜间温度不要长期低于6℃,以免发生先期抽薹现象。
秋季播种后,直接放入育苗温室或大棚,并且需要遮阳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11)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灰霉病、黑胫病、黑根病。防治措施参见第81题。主要虫害是蚜虫、菜青虫。蚜虫防治方法参见第61题。菜青虫可选用功夫(氯氟氰菊酯)2.5%乳油5000倍液,天王星(联苯菊酯)10%乳油10000倍液,好年冬2000倍液。
(12)补苗和分苗
一次成苗的需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抓紧将缺苗孔补齐。用128孔育苗盘育苗,大多先播在288孔苗盘内,当小苗长至1~2片真叶时,移至128孔苗盘内,这样可提高前期温室有效利用,减少能耗。
(13)苗龄与商品苗标准
株高10~12厘米左右,茎粗3~4毫米左右,达4~5片真叶时销售,春季需60~70天苗龄,秋季30~40天苗龄。
(14)商品苗销售
商品苗达上述标准时,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当苗子从穴盘拔起时也不会出现散坨现象,用户取苗时,可将苗一排排、一层层倒放在纸箱或筐里,如果取苗前浇一透水,穴盘苗可远距离运输,穴盘苗定植成活率达100%。
穴盘苗是怎么生产的?
(1)穴盘
选用6×12=72穴的花卉育苗标准穴盘。
(2)基质
加拿大产“发发得”育苗泥炭;或自配基质:东北泥炭50%、珍珠岩20%、砻糠灰30%均匀混合,装入穴盘,刮板刮平待用。
(3)扦插
选取茁壮的菊苗头,注意品种的分类,按常规扦插菊花的做法,修剪成长约3厘米,剪去基部叶片,前端叶片剪去一半。修剪好的插头每穴插一苗,居中插入,深度为苗长的一半。每插好一盘随即在穴盘边缘标清品种名称,送进育苗室。
(4)管理
扦插的穴盘苗送进育苗室后,第一次浇水,用400倍百菌清溶液喷淋浇透。苗期头10天,每隔1~2个小时进行一次叶面喷雾,每天傍晚最后一次浇水仍用400倍百菌清喷淋;育苗室除了高层遮阳外,还应在离穴盘1米处进行低层遮阳。10天后可减少喷水次数和除去低层遮阳。当菊苗新叶开始展开时,下部即有新根生长。25天后,穴盘苗就可移栽了。
(5)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
如果采用全光照喷雾方法育苗的,则可以选用128穴的穴盘,基质用珍珠岩,扦插后将穴盘置于喷雾床,白天阳光下喷雾,12天后即可移至育苗室练苗。要注意遮阳、喷雾、防病菌,并用500倍比久喷雾作矮化处理,1周后可移栽。
(6)组培苗移栽锻炼
组培苗从容器中取出幼苗,洗去培养基,以蛭石、砻糠灰作为基质,移栽于穴盘中,用半量的MS培养液补充营养,置于育苗温室中保温、保湿,3天后逐渐增加通风,晨夕见光并逐渐增加光照,成活后可移栽上盆,作为一般栽培苗按照常规进行养护。
(一)穴盘苗生产的条件
1.设施与设备
(1)温室 由于种苗生产对光、温、水等环境要求较高,一般宜选用中、高档的玻璃或双层薄膜温室,并要求内部有加温、降温、遮荫、增湿等配套设备以及移动式苗床等。
(2)混料、填料设备 生产者可根据生产规模及育苗用穴盘的主要规格等因素,考虑选用不同类型的混料和填料设备。
(3)播种机 机械化播种机是穴盘苗生产必备的机器设备。常见的五大类型即:真空模板型;复式接头真空型;电眼型;真空滚筒型;真空锥形筒型。
手工操作的真空模板型播种机是操作人员将种子手工撒播到带有孔穴的模板上,在真空吸附下每个孔穴中吸附一粒种子,将多余种子倒掉。当所有孔穴吸上种子后,将真空盘放到一个管子模型上(或直接放穴盘上)。人工切断真空气源后,种子通过下种管(或直接)下落到穴孔中,从而一次性整盘完成播种。当然真空模板型播种也有机械化程度极高的机型,其适用种子范围广,播种速度也较快。
复式接头真空型播种机则是由复式播种头将种子吸出后送入下种管。这类播种头一般为一排吸种嘴或吸种针,通过真空将种子吸附到吸种嘴上。每次种子下播一排,穴盘向前移动一格,然后播另一排。根据种子大小不同,所用的播种针复式接头也需更换。
电眼型播种机(也称计数播种机)是利用电子眼技术将种子以计数方式分拣出来并送入穴盘。即由电子的种子计数器将种子识别出来,随后这些种子被传送到一排与穴盘的穴孔相应排列的下种管处,下种管的门档在真空操作下自动打开,种子随之落到穴孔中。这类播种机无需更换播种模板、复式播种接头或滚筒,便可播种大小、形状各异的种子,但其播种速度较慢。
真空滚筒型播种机是使用带孔的圆筒或滚筒来进行播种。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将种子从种子斗吸出,随后关闭真空气源,种子下落到穴盘中。此类播种机速度精度均较高。但不同的滚筒或圆筒适播不同大小的种子和穴盘。
真空锥形筒型是利用锥形筒模板和真空装置进行操作的。当锥形筒模板在真空的作用下发生倾斜时,种子自然倒入锥形筒内。此时,位于下面的穴盘传递系统正好将穴盘推至锥形筒正下方。然后锥形筒在真空作用下打开,种子下落到穴孔中。
以上几类播种机各有其特点,在选择类型时,种苗生产者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再作决定:①生产的规模和使用的穴盘量。②播种种子类型和数量。③在穴盘苗生产方面的技术力量。
(4)发芽室 发芽室最好用保温彩钢板做墙体及房顶,既便于保温,也有利于清洁、消毒。发芽室内应配套自动喷雾增湿装置,照明设备,空调,移动式发芽架以及相应的自动控制装置、灭菌装置等。
(5)其他设备 主要有打孔器、覆料机、喷雾系统、移苗机、移植操作台、传送带等,可视需要加以配备。
2.穴盘育苗基质与穴盘
(1)基质 适用于穴盘育苗用的基质,要求:结构疏松,质地轻,颗粒较大,可溶性盐含量较低,pH宜在5.5~6.5之间等。如有条件,应对基质的颗粒大小、阳离子交换量(EC)、整体气孔体积大小及持水量等作测试。好的发芽基质宜有50%的固形物、25%的水分和25%的空气,一般干基质的密度应在0.4~0.6克/立方厘米之间。常用的基质有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等,根据种子不同进行混配,并加入增湿剂和营养启动剂。增湿剂用于消除基质表面的张结度,提高适水性,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的整齐度。
(2)穴盘 穴盘多由塑料制成,有方形穴或圆形穴等。规格多样,常用的有从6穴到512穴不等,而较适用于木本植物育苗的有6穴、12穴、15穴、35穴、60穴、150穴等,深度从40毫米至200毫米不等。一般穴盘要求加厚、加高,以供木本苗的生产所需。而穴盘长宽一般为540毫米×280毫米。此外还有加厚、加高型专用于育木本树苗用穴盘。
(二)穴盘苗的生产及苗期管理
1.基质选配与填料
根据不同种子类型选择并混配好基质或选用育苗用商品基质,然后将基质加水增湿,以手抓后成团,但又不挤出水为宜。基质增湿既可使其不易从穴盘排水孔漏出,又不至因太干而使填料后下沉,造成透气性下降。增湿后基质通过填料机填料。填料时应使每穴孔填充量相同,并扫去余料,否则会在苗期出现穴孔干湿不均的现象。
填料时应在穴孔留下一定空间,以便播种和覆料,尤其是大粒种子的播种。
2.播种与覆盖
填料后的穴盘宜及时播种。播种可根据种子类别选择适宜的播种机及其内部配件,如播种模板、复式播种接头或滚筒等及其他配套设施,如打孔器、覆料机、传送系统等。播种时要保持播种环境的光照、通风条件,便于操作人员检查播种精度。同时要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以免小粒种子粘机或相互粘连。
多数种类的种子在播种后,都需要用播种基质或其他覆料进行盖种,以满足种子发芽所需的环境条件,保证其正常萌发和出苗。由于木本植物种子较大,播种后种子四周需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萌发。而且有些种类种子只有在黑暗的条件下才能萌发,为满足这种特性,提高种子发芽率,达到遮光促芽的目的,便需要进行种子覆盖。种子覆盖后有利于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尤其一些树木幼苗根系对光照敏感,在有光条件下,会使幼根不能顺利向下扎入育苗基质中,从而影响其后期的生长。
覆料时应注意厚度,如覆盖太少则失去应有作用;覆盖太多,种子会被埋得过深,会使种子腐烂增多。一般讲大粒种子覆土宜厚。此外,覆料应均匀一致,如厚薄不等则易使种子出苗不整齐,大小不一,不利于苗期管理,也影响整批苗的质量。覆料可人工操作,但如有条件,最好用专门的覆料设备来给穴盘覆料。现在有较多的中高档播种机都有覆料功能。
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也很重要,一般最常用的覆盖材料除了播种基质外,还有蛭石、沙子等。尤其是粗质蛭石,因其质地轻,保湿性、透气性也好,应用较多。
3.发芽室催芽
播好种子,浇过水后放在发芽架上进入发芽室,根据种类不同,选择加光或不加光,并调好适宜温度。不同种类或品种的发芽时间不同。因此,当种子胚根开始长出后每1~2天观察一次,当有70%左右种苗的胚芽开始顶出基质而子叶尚未展开时,就应移出发芽室。若过迟,则可能导致小苗徒长。此外,发芽室应定期清洗,有条件的可使用紫外灯或药物定期杀菌消毒,以防止发芽室内发生病虫害。
4.种苗的管理
从发芽室移出的幼苗进入育苗室。因为刚移出发芽室的种苗长势弱、适应能力差,所以应加强管理,注意调整光照、湿度、温度及通风情况。
温度:由于树木种类的不同,往往对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适温在18~28℃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日均温越高,则生长越快。夜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尤其过低夜温会抑制幼苗生长。对温度进行适度控制,有利于幼苗生长健壮,温度过高则易徒长。
湿度:一般讲,发芽前期及幼苗生长初期较高湿度有利于发芽及幼苗生长,但育苗基质和空气湿度过高则易使植株生长太快,而且不利于根系生长。同时,高的湿度易使植株瘦弱并易遭病原菌侵染。因此,适度的湿度控制在育苗时可促进发根,并减少病害发生。一般空气湿度宜在75%~85%左右。
光照:穴盘育苗时,较强光照时幼苗不易徒长,节间短,分枝性好,生长健壮。但若光照过强,会减少植物的同化作用而影响生长,并易造成叶片灼伤。而如光线弱,幼苗徒长,生长瘦弱,分蘖减少。一般穴盘育苗以25000~35000勒克斯较为适宜,具体也应视季节、苗龄及树种而异。
肥料:穴盘每格体积小,所用基质少,又多为无土基质,保肥力差,对外界缓冲能力较弱。因此,穴盘育苗施肥应把握“薄肥勤施”、“由稀到浓”原则,多用液体肥进行叶面喷施。一般施肥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幼苗期不施或施用25~50毫克/升的全营养叶面肥,二是大苗期以100~200毫克/升全营养叶面肥喷施。整个苗期应定时检测植株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施肥方案。苗定植前可追适量钾、钙肥,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苗移植成活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