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苋菜的种植技术是怎么样的?
在浇水时应喷雾状水,避免畦面冲出坑,坑处无种子,防止水流过大冲走种子。 春季播种苋菜,因降水少,空气干燥,浇水后地表蒸发量大,易使土壤表面变硬干裂,苋菜种子萌芽后不能顶破表土层而不出苗。
等水全部渗入土后,在畦面盖上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压实,可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尽快发芽,苋菜出苗前不需浇水?
苋菜幼苗较小,十几天时间,杂草就高出幼苗很多,必须及时拔除,否则与苋菜争夺养分,影响苋菜的采光。 播种20天左右,幼苗长出2片叶以上时进行第1次追肥 。?
扩展资料: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苋菜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10~12℃种子开始发芽,22~24℃最适发芽,超过35℃时发芽和出苗均受影响。
苋菜不耐寒,生长中遇 0℃以下低温就受冻死亡,温度低于10℃植株生长缓慢 , 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超过35℃时植株生长不良,纤维增加,品质变劣。
苋菜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直播的苋菜,直根深入土层,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土壤水分充足则叶片柔嫩,品质较好。
1.加强覆盖,保暖防冻。
温度是蔬菜生长的关键因素,菜农平时要关注天气预报,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加盖薄膜和无防布。天气晴好时,注意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温湿度;遇冷空气来临,棚门不要过早打开,要增加覆盖物,采用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覆盖草帘、无纺布、遮阳网等,这样可使棚内温度大大提高,同时注意堵塞棚膜各处的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久阴乍晴或连续降雪后天气骤晴不能一次全部揭开,否则强光照射会导致蔬菜萎蔫。应逐步揭开草帘、无纺布或遮阳网等覆盖物,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再全部揭去。在冬季最好是选用紫光膜来覆盖,晴天大棚蔬菜要反复放风炼苗,让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预防冻害还须保持棚膜干净,增加薄膜透明度,增加光照,提高大棚温度。现阶段广大菜农还要提前加固大棚支架,棚膜压紧,压膜绳扣实扣严,防止大风大雪袭来时毁坏大棚。
2.施肥培土,提高土温。
利用晴天,用牛粪、猪粪或堆肥等暖性肥施于蔬菜根际处,即可提高土温2~3℃。同时,在封冻前结合中耕,把锄碎的泥土堆培于蔬菜根际处,既可疏松土壤,又可直接保护根系,中耕深度以7厘米~10厘米为宜。
3.清理沟渠,预防渍害。
在大棚四周要挖好沟系,保证 沟沟畅通,以便冬季雨雪后能及时排除田内畦沟和田外渠道里的积水,降低田间地下水位。雨雪天后,要及时清除大棚上与棚脚的积雪,防止积雪压塌大棚,同时清理沟渠,排除积水,防止积雪融化时吸收大量热量而降低棚内温度,以提高蔬菜根系活力。
4.控氮撒灰,提高抗寒能力。幼苗期切忌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长幼嫩,抗寒力差。
可在叶面上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在蔬菜地面上撒一层草木灰,既能防寒防冻,又能增加养分,还对蔬菜的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效。
5.灌水加温,提高棚温。
寒流侵袭前1~2天,趁天气晴朗进行浇灌。冬灌水要浇足、浇透,田间水最好当天能渗完,有条件的可采用地热线等加温措施来补充热能。
6.剪除病枝,及时防病。
冬季常伴连续阴雨、下雪和低温天气,棚内湿度较大,植株抵抗力弱,极易引起病害加重。我地大棚越冬蔬菜尤其要注意茄果类疫病、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病害一是要及时清除棚内病株、病枝、病叶、病花、病果和受冻的枝叶;二是大棚内严格控制用水,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棚内蔬菜发病诱因,阴雨(雪)天用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三是抓住晴好天气,积极选用对口农药防治;四是结合病害防治,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爱多收等,提高植株抗性。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