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红薯的栽培技术,一亩地能产多少?

不知道你所在地是在哪,红薯种植也要分地域,不同地域种植最好问当地农技部门。

红薯的栽培技术,一亩地能产多少?

推荐几种红薯,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薯18一般春薯亩产量3500公斤,夏薯亩产量2500公斤红皮白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豫薯王”春薯高产田亩产可高达5000公斤左右,南方种植春薯可达5000公斤以上,凡能种红薯的地区均可种植。抗病性强,淀粉加工的理想品种。

总之,普通红薯亩产一般在2500公斤左右!春薯比夏薯要多500公斤左右!

1、选用良种。大力推广鄂薯一号和鄂薯二号。上述两个品种耐肥、抗旱、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且持续时间长,同时高抗黑斑病和根腐病,产量潜力大,品质优,鲜吃食味性好,加工淀粉含量高。积极引进开发水果薯、饮料薯、药用薯等特用型红薯。

2、培育壮苗。推广薄膜覆盖酿热温床育苗技术。酿热物选择猪、牛栏粪与麦秸、稻草等配合使用,放入苗床内20cm厚,再盖5cm细土,然后将消过毒的种薯按大小分开排放,以头压尾,排放整齐,后浇足底水,用细土填满种薯空隙;随即覆膜,做到前期高温催芽,中期平温长苗,后期低温炼苗,苗龄30左右进行剪苗或拔苗,采苗后2天适当追施稀水粪,并加盖2—3cm营养土,以温小苗生长。

3、科学施肥。掌握“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试验表明,亩产3000公斤鲜薯需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作底肥,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苗肥,亩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碳铵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

4、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以提高成苗率。

5、加强管理。红薯栽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掌握红薯生长规律,做到促控结合,科学管理,其大田生长过程分三个时期:

①发根分枝结薯期,从栽插到有效薯数基本稳定,春薯约需45天,夏秋薯在35天左右。是长根、分枝培育壮苗时期,要及时查看、补苗、中耕松土,增温保墒,除草。施用提苗肥,打顶促分枝。

②、蔓薯并长期,从结薯数基本稳定到茎叶生长达高峰,栽插后40~70天,是盛长茎叶,分枝薯块膨大的时期。要看苗追施促薯肥,以钾肥为主,配施适量氮肥,一般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6公斤,尿素5公斤;防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

③、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肥。一般的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

6.适时收获。红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12℃左右收完。县适宜收获时期在立冬节以前。

红薯一般春薯亩产量3500公斤,夏薯亩产量2500公斤。

生长时期:

春薯生长期为160-200天,夏薯约为110-120天,根据红春在大田的生长特点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前期(从栽秧到封盆)。春薯约历时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该期茎叶生长较慢,根系发展较快,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

中期(封盆到茎叶生长巅峰)。春薯约历时50天,夏薯约30天。该期块根膨大较慢,茎叶生长快,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

后期(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春薯在8月下旬以后,夏薯在9月上旬以后。该期是块根膨大的主要时期。

生长环境:

一、温度

红薯喜温怕冷,栽秧时5-10厘米、地温在10℃左右不发根,15℃需5天发根,17-18℃发根正常,20℃3天发根,27-30℃只一天即可发根。

气温25-28℃时茎叶生长快,30℃以上时茎叶生长更快,但薯块膨大慢。

38℃以上呼吸消耗多,茎叶生长慢,20℃以下时茎叶生长也快,15℃时停止生长,10℃以下持续时间过长成遇霜冻,茎叶枯死。

地温在21-29℃之间温度越高,块根形成越快,数目越多,但薯块较小。

22-24℃的地温较有利于块根的形成。20-25℃的地温最适宜于块根膨大,低于20℃或高于30℃时膨大较慢,低于18℃有的品种停止膨大,低于10℃易受冷害,在-2℃时块根受冻。块根膨大期间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和养分的积累。

二、光照

红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叶色较浓,叶龄较长,茎蔓粗壮,茎的输导组织发达,产量较高。

如果光照不足,则叶色发黄,落叶多,叶龄短,茎蔓细长,输导组织不发达,同化形成的有机营养向块根输送少,产量低。

每天受光时间长对茎叶生长有利,茎蔓变长,分枝数增多。

每天受光12.5-13小时较适于块根膨大。

每天受光8-9小时对现蕾开花有利,但不适于块根膨大。

三、水分

红薯是耐旱作物,但是,水分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增产。

红薯怕淹,特别是在结薯后受淹对产量影响很大。

土壤干湿不定造成块根内外生长速度不均衡,常出现裂皮现象。

总之,红薯既怕涝,又怕旱,要获得红薯高产,应根据具体条件适时适量灌水,及时彻底排涝,旱地要加强中耕保墒。

四、养分

红薯吸肥能力强,耐瘠薄,但要高产必须施足肥料。

除氮、磷、钾外,硫、铁、镁、钙等也有重要作用。

在三要素中红薯对钾的要求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据分析,每1000斤红薯中含氮3.5斤,磷1.75斤,钾5.6斤。

因此,增施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磷肥有显著增产作用。

五土壤

以土层深厚,含有机质丰富,疏松、通气、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与沙性土为好。

土质粘重时,块根皮色不好,粗糙,薯形不整齐,产量低,不耐贮藏。

但沙壤土和沙性土一般肥力较低,保水力差,应通过施肥等措施逐步培肥地力,方能获得高产。

红薯较耐酸碱,适应PH值范围约为4.5-8.5,但以5.2-6.7为宜。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不宜栽种红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