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改变饲料利用效率
只有有效的改变饲料利用效率和投喂管理模式才能最终改善水质和底质,为对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如何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
一般的硬颗粒料耐水性差,营养物质在水中溶失率较高,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到对虾的养殖环境。此外,硬颗粒料普遍采用高含量淀粉作为黏合剂,高糖会增加肝胰腺的代谢负担,引起疾病暴发。
那么具有什么样的物理特性的饲料才能改善对虾养殖环境呢?全熟化饲料先进的制粒技术采用低淀粉含量即可完美解决饲料的粘合问题,生产出的全熟化料在水中软而不散、耐水溶、耐撕咬,符合对虾抱食特点,不易产生啃食碎屑。同时,较少的淀粉添加量和较高的熟化度可以显著提高对虾的消化率,减轻肝胰脏代谢负担,并且对虾排出的粪便易成型,显著降低水质污染。全熟化料的这些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工厂化棚虾养殖户的首选饲料。
二、量化投喂管理,选择合适饲料粒径
量化投喂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直接决定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最终的养殖产量效益。若饲料投喂不足,会影响对虾的生长;若过量投喂,不仅会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与底质。
主要养殖区域在对虾不同规格时期的投饵率
如东地区的小棚虾养殖户平均投喂量仅为山东莱州地区的工厂化模式50%-75%,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如东地区养殖户为了调控水质,因而控料严重,养殖前期的投饵率一般控制在6%-10%。由于前期投喂不足,转肝之后的养殖中后期上料慢,养至40-50头/斤的出虾规格则需要90多天。
浙中南地区的工厂化大水体模式中习惯在转肝期采用较高投饵率,且标粗期和8公分中后期阶段的投饵率也略高于如东地区的工厂化模式,生长速度略超过如东模式,养至40-50头/斤的出虾规格需要约80天,但饲料系数往往偏高,存在一定比例的过量投喂值得引起注意。
广东地区高位池合理控制放苗密度模式下在投饵率并不很高的情况下,对虾产量却成果喜人,80多天就能达到30头/斤的出虾规格,主要是因为投喂不过量,并配合采用了合适的投喂粒径,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山东莱州地区由于采取大量换水,投放密度大(30万/亩以上),标粗期、转肝期、8公分中后期阶段的投饵率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山东工厂化小水体养殖模式中,80多天就能达到30头/斤的出虾规格,不同阶段投饵率都超过如东小棚虾一倍水平,虾的生长速度也获得大幅提升,饲料系数并没有偏高。
除了在投喂管理上做到量化外,选择合适饲料颗粒粒径也很重要。目前,市场上对于对虾的投喂规格认知较为混乱。同样为体长8cm的对虾,浙中南(舟山)高位池习惯用1.6mm粒径的饲料,而如东小棚虾选用1.3mm粒径、山东工厂化模式选用1.6mm粒径、如东工厂化模式选用2.2mm粒径。对此,宁波天邦水产饲料研究所赵帅兵博士研发团队专门进行了试验,分别用6种粒径(1.3mm、1.6mm、2.2mm、2.8mm、3.3mm、4.3mm)的饲料投喂体长8cm的对虾,观察发现对虾的摄食可分为3类:小颗粒步足钳食,中颗粒颚足抱食,大颗粒步足抱食。对于体长8cm的对虾,当饲料粒径大于2.8mm,需要步足辅助颚足抱食,因完全摄食一粒饲料耗用时间长达半小时,摄食后期饲料易产生碎屑;当饲料粒径为2.2mm时,对虾基本可以实现用颚足抱食;当饲料粒径小于1.6mm,对虾可以直接用步足钳端夹住饲料送进口器;但是当饲料粒径小于1.3mm时,对虾每餐则需要频繁用步足钳食,甚至多达几十次才能饱食(粒径太小,钳端饲料易滑落),这样会造成摄食能耗增加。结合对摄食能耗和时间的综合考虑,建议体长8cm的对虾摄食1.6-2.2mm粒径的全熟化饲料为宜,而非粒径越小越好。
润福水产养殖靠谱不
池塘条件:
1、在水源充足、水质干净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3亩,水深要达到1.8-2米左右,底质以泥砂底为宜。
2、为池塘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用60目的筛绢过滤,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安装1台功率达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于规定时间内供氧,确保溶氧含量充足。
3、放养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灭菌处理,在正式放养虾苗的前25天,对池塘留水50厘米,并亩用生石灰110公斤进行全池消毒。
4、经过消毒后,提前1周向池塘中撒施一定比例的漂白粉,再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比如鸡粪,这样可达到肥水效果。
润福水产养殖靠谱。润福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现代立体生态养殖技术为基础,以特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与深加工为核心,集特种水产养殖、销售、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多元化立体生态科技企业。专业从事南美白对虾水产品养殖,经过数年的试养,水产养殖从亲本提纯,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商品养殖,病害防治,捕捞运输等各个环节充分掌握了核心技术。公司拥有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先后成立种苗培育中心、养殖中心、饲料研发部、产品研发部及招商服务等部门,在生产上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健康增收的现代农业标准。公司科研团队在外塘养殖、大棚养殖技术成熟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工厂化集约型养殖、小棚温室养殖、悬浮饲喂法”等。并顺利通过初试、终试养殖,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将已经开展“互联网化”模式养殖,互联网化统一管理,不断培养专业技才,对全国合作养殖户的养殖基地建立统一管理系统,24小时360度观察、管理,打造以互联网为核心,集“公司+养殖户+市场(合作社)”三方交流于一体的高新生态养殖产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