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3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施行
《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得通过,并将施行。《条例》明确禁止擅自砍伐、移植古茶树,对古茶树刻划、折枝、挖根、剥皮,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使用危害古茶树的生长调节剂、化学除草剂等行为。
作为世界茶树起源地和种质资源多样性中心,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丰富,在文化、生态、经济和物种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云南的野生茶树群落、野生茶树以及古茶园、古茶树,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重要种质资源库。
《条例》明确将云南省行政区域内树龄100年以上的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纳入保护范围,并规定行政区域内有古茶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古茶树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资金用于古茶树的保护、管理、研究。
《条例》还规定,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从事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开发建设旅游项目,探矿、采矿,开展科学研究、考察、教学实习、影视拍摄等活动,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古茶树受到损害。
《条例》禁止6种危害古茶树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包括擅自砍伐、移植古茶树;对古茶树刻划、折枝、挖根、剥皮;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使用危害古茶树的生长调节剂、化学除草剂;破坏古茶树保护范围内的伴生树木或者种植影响古茶树生长的经济林木、农作物;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挖沙、采石、取土,使用明火,排放废气、废水,倾倒、堆放废渣;擅自移动、破坏古茶树保护标志或者挂牌。
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当地特色的茶叶品种,地域如武夷山大红袍,信阳毛尖,云南普洱等等。茶叶树并不是说天然生长的,当大家发现茶树能够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就会大面积的去种植茶树。在种植茶树的过程中其实也有技巧,像有些地方每隔几年就会把茶树全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其实并不是说这些人傻,而是为了更好的让茶叶实现高产。
茶树在采摘了好几年之后,当地人就会拿着锯子或者是刀把这些茶树给砍掉,而附近的村民也会抢着把这些茶树拿回去当柴火烧。其实茶农砍茶树就像果农要修剪果树一样,同样要去修剪茶树,是为了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茶叶树的品种不一样,所以每年修剪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是在春季进行修剪的,有些是在秋冬季节修剪,修剪了之后茶树生长才更加有力,能够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等茶叶树生长到了一定的年限之后,每隔几年就要对茶树进行修剪,这样是为了让茶树继续保持高产和优质。一般修剪茶树的周期是5年,但是如果有的茶园对于茶叶的品质要求比较高的话,一般三年左右就会修剪一次,修剪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把树根离地面1/3或者是1/2的地方全部剪掉就行,然后茶树就会重新生长出新的枝条。
不过如果有的茶树已经长得非常老了,并且已经开始衰老了的话,就要在离地面5~20厘米的地方把枝条全部都给剪掉。这样修剪的方式一般就是在春季之前进行修剪了之后,茶树会大量的长出新的枝桠,并且修剪了几年之后,到了第4年就能够正常的采摘了。不过这样修剪的方式对茶树来说也不怎么好,把茶树的底部全部修剪了之后,虽然长出来的树枝更加粗壮了,采茶也更加方便了,但是茶叶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