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么样才能把茶树种植好呢?

茶一直是人们所熟知的作物,茶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在人们心中认可度颇高,很多人也因种茶致富,那么茶树应该如何种植呢?下面给出一些常规的方法。

怎么样才能把茶树种植好呢?

移栽茶树苗的选择

应选择健康的茶树苗,整齐健壮,根系发达,完全无病虫害。茶苗地面部分高度达20~30厘米,主枝茎径达0.3厘米以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茶苗品种和不同的种植需要来确定茶苗的规格。一般选择1~3年苗移栽为好。

确定茶苗移栽时间

茶苗的最佳移栽时间是春季2月底至4月底,秋冬季9月底至12月中旬。每个茶树种植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茶树苗的种植时间。

坡耕地(梯田)茶树苗种植

抓好茶园基础工作,是持续优质高产的关键。

梯田的次数和放线标准应根据梯田的宽度确定。每个梯田内应开一条0.4m宽的水平沟蓄水。每个梯田应预留1m宽的大行,大行中应设置宽60~70cm的双行茶苗种植行(线)。每条茶苗种植行(线)中央开挖一条宽55厘米、底宽35厘米、深45厘米的倒梯形沟渠(含化肥混合土层约20厘米,约10 cm 的核心土隔离层和约 15 cm 的固定根层)。

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肥2500公斤,复合肥8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00~200公斤。倒梯形梯形沟内一次施底肥。

回填后,每隔7天左右即可种植茶苗。但先在建好的屋脊上铺一层1m宽的“反光膜”,屋脊与屋脊之间铺一层1m宽的“防草布”。用防草布钉在反光膜和防草布两侧钉上不留空隙,然后在铺好的山脊上铺上“反光膜” 一个深15厘米、直径8厘米的小洞用木桩驱动。一般每个洞可种一株茶苗(可种两株小茶苗)。

选用双行种植,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种植茶苗时,为使根系自然舒展,将茶苗放在一个小洞内,回填土,然后用手轻轻提起茶苗,使根系向下舒展,然后填土。

压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但要特别注意将茶苗周围的土壤压实,并与反光膜分离,茶苗不得与反光膜直接接触,以免烫伤茶苗。茶园一般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4000株茶苗。茶苗移栽后,应及时、彻底地浇定根水。茶苗应在离地20厘米处打顶和剪除。一般旱季每株茶苗留叶不超过10片。

扁茶苗的种植方法

平茶苗的种植方法与坡耕地(梯田)基本相同。平茶园种植方案应在茶苗移栽前规划设计,茶苗移栽大排、小排严格按照茶树种植群结构的规范布置,土地要慎重。准备好,施足底肥,及时栽种茶苗,浇足量固根水,将茶苗打顶并剪断离地20厘米,旱季每株茶苗一般叶子不超过10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使用反光膜和防草布,在茶苗行间铺上干燥的杂草或农作物秸秆,起到保湿、保暖、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以后就是关于茶树种植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大家帮助。

绿色无公害的品牌打响了,明年的茶叶一定会卖得更好!?日前,在政和铁山镇大红村,一场由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茶业发展中心举办的病虫害生物农药免费发放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茶农的参与。

 活动共发放近7000份生物农药,惠及400余户农户,根据种植户各自的茶园面积合理分配,包括藜芦根茎提取物、苏云金杆菌、?倍倍加?助剂、茶皂素等,可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茶黄螨、茶尺蠖等病虫害侵袭。

 大红村位于铁山镇北部,是南平首个茶园整体不使用化学农药的试点村,拥有茶园面积2300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及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20师支持下,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写下过灿烂一笔。在新时代,这里又成为探索?三茶?融合之路的先行者。

 今年,政和县在铁山镇大红村等地建设了面积达3300亩的生态茶园示范区,整村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措施实现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实现茶叶品质和茶农收入的共同提升。?政和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蔡桂辉介绍。

 在政和骏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青看来,茶叶品质好,才能卖得好。近年来,企业产值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品质和对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我们坚持对近500亩生态茶园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从源头上管控茶叶品质。?汪青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年产值已增长至600多万元。

 政和全县茶园面积达11万亩,生态茶园8万亩,年产茶叶1.75万吨,产值20.66亿元。近年来,政和县定期召开茶叶质量安全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茶叶质量安全管控专项行动工作,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严格农药监管、增强渠道宣传、完善奖惩办法等措施,茶叶质量基础防线正越筑越牢。

 ?现阶段先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今后还要通过生态调控、以虫治虫、土壤优化、提质增效等技术实现生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产量、品质双丰收。? 漳州市 绿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告诉记者,为了让茶农更规范、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政和引进该公司对生物农药施药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并制定下发了《大红村做好每片茶叶公约》《生态茶园绿色防控协议》,从技术和制度层面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开展减肥控药源头治理、生态茶园绿色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政和白茶公共品牌等四项行动,力争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高标准生态茶园,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许厚康表示。(赖昊拓 曾大龙 李世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