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
1.温度
无花果属于亚热带到暖温带落叶果树,性喜温暖,不耐寒。多数品种在冬季温度降至-10~-12℃时一年生枝条将出现明显的冻害。抗寒性较强的品种如布兰瑞克在-13~-15℃时也会出现受冻症状,不抗寒品种如玛斯义陶芬在-4~-6℃时即可出现冻害。温度低于-18℃时,一般品种地上部均会冻死,因而不宜作露地栽培。无花果的生长适温为22~28℃。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能耐较高的温度而不至于受害。但是,如果连续数日温度高于38℃,则将导致果实早熟和干缩,有时还会引起落果。
适宜无花果栽培地区的温度指标为: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最高温度为20℃,冬季平均最低温度为8℃,5℃以上生物学积温达4800℃。
2.水分
无花果原产地为夏干型半沙漠地带,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要求不像对温度那样严格。一般而言,年降雨量达600~800mm的地区均适宜无花果生长。若年降雨量超过1000mm,则需注意雨季排涝,否则将严重影响到树体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树体死亡。
3.土壤
无花果对土壤的适应性范围较广,沙土、壤土、黏土、弱酸性或弱碱性土中均能生长,但是以pH7.2~7.6、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性壤土最适合其生长和结实要求。无花果对土壤盐分的忍耐力较强,不论是硫酸盐还是氯化物盐渍土,其抗性均较强。在滨海盐渍土上,能忍耐0.3%~0.5%的土壤含盐量,是开发盐碱地的先锋树种之一。但是,无花果的忌地性很强。在曾经种植无花果的地区种植,在2~3年内应尽可能避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无花果耐涝性弱,应避免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易积水地块上种植。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人口密度大吗
人口:约6万人
人口密度:1人/km2
且末县隶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位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和田地区的民丰县毗邻,南屏阿尔金山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尉犁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相望,总面积为14.02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县域面积第二大县。总面积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17.21%。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县境。县城距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
全县辖1个镇、11个乡(3个牧业乡)、1个良种场、2个国营牧场、2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县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2008年总人口62170人,由维、汉、回、蒙、满、哈萨克等十三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76.95%,汉族占22.77%,其他民族占0.28%。现有耕地面积12.6万亩,人均耕地2.1亩。
行政区划
且末县辖1个区公所(阿羌区工所),1镇、11乡:且末镇、阿热勒乡、琼库勒乡、托格拉克勒克乡、巴格艾日克乡、英吾斯塘乡、阿克提坎墩乡、阔什萨特玛乡、塔提让乡、阿羌乡、库拉木勒克乡、奥依亚依拉克乡(含石棉矿)。境内有: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
且末镇代码:652825100辖5个社区、1个村委会:却格里买亚社区、古勒科瑞克社区、加哈巴格社区、科台满社区、江尕勒萨依村、电视新社区。
阿热勒乡代码:652825200辖3个村委会:阿热勒村、古再勒村、亚喀吾斯塘村。
琼库勒乡代码:652825201辖4个村委会:欧吐拉艾日克村、琼库勒村、墩买里村、克亚克勒克村。
托格拉克勒克乡代码:652825202辖6个村委会:加瓦艾日克村、托格拉克勒克村、扎滚鲁克村、兰干村、阿日希村、阔什艾日克村。
英吾斯塘乡代码:652825204辖7个村委会:塔格艾日克村、英吾斯塘村、铁热格勒克库勒村、阿瓦提村、科台买艾日克村、吐排吾斯塘村、艾盖希铁热木村。
巴格艾日克乡代码:652825203辖6个村委会:巴格艾日克村、阿其玛艾日克村、江大铁日木村、科台买艾日克村、克仁艾日克村、其盖咯什村。
阿克提坎墩乡代码:652825205辖4个村委会:阿克提坎墩村、伊斯克吾塔克村、托格拉克艾格勒村、色格孜勒克希庞村。
阔什萨特玛乡代码:652825206辖4个村委会:阔什萨特玛村、苏尕克布拉克村、阿勒玛铁热木村、托盖苏拉克村。
塔提让乡代码:652825207辖6个村委会:塔玛克艾日克村、巴什塔提让村、台吐尔阔勒村、阿亚克塔提让村、尧干墩村、阿德热斯曼村。
xzqh.org
阿羌区公所(阿羌乡、库拉木勒克乡、奥依亚依拉克乡)
阿羌乡代码:652825208辖4个村委会:阿羌村、咯特勒什村、依山干村、萨尔干吉村。
库拉木勒克乡代码:652825209辖5个村委会:库拉木勒克村、其木布拉克村、阿克亚村、巴什克其克村、江尕勒萨依村。
奥依亚依拉克乡代码:652825210辖4个村委会:奥依亚依拉克村、布古纳村、阿尔帕村、色日克阔勒村。
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代码:652825400
历史沿革
汉为且末国地,1914年设县,以古国名命名。维吾尔语称为“恰尔羌”,有车尔臣、卡墙等译名。
且末最早出现在《汉书》里,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志”。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且末情况带回内地。从此,且末与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因避战乱,鄯善王率4000余户西奔且末。隋大业五年(609年),隋朝在且末设郡,统肃宁、伏戎二县,并嫡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唐贞观十八年(644年),玄奘自印度取经回国经且末,并在《大唐西域记》中对且末有记载。唐上元三年(676年),且末郡改为“播仙镇”,属陇右道沙州。唐贞元年间至大中四年(785-850年),吐藩占据且末。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87年),称“者里辉”。元朝从内地迁1000余人与元军新附军杂居,在且末屯田。明代称“扯力昌”。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后称“卡墙”,并再次设稽查所,设且末县治。民国三年改为且末二等县,归阿克苏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属焉耆专区。1954年,属库尔勒专区。自1960年至今,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自然资源
且末县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主要有:
石油资源━━储量超亿吨、年产原油250万吨的塔中四油田就在且末境内。
水土资源━━县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年径总流量为18亿立方米,目前除车尔臣河已部分开发利用外,其余的六条流域均为待开发的处女河,地下水储量相当丰富。有198 万亩优质荒地和3400多万亩的天然草场以及众多的天然湖泊。有森林面积140.52万亩,其中胡杨林35.2万亩。
矿产资源━━县境内的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玉石、黄金、铜、石棉、煤炭、镍、锌、云母等。铜矿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目前已探明卡特里西铜锌矿储量为6.2万吨金属铜,已发现塞里库勒铜金矿、秦布拉克铜矿、吐拉金矿、汞矿等矿点。且末还是和阗玉的主产地,素有“和阗美玉,且末为上”的美称。
旅游资源━━且末历史悠久,曾为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和“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境内自然景观奇异,有神秘莫测的莽莽昆仑,风光奇异的沙漠胜景,各具姿色的胡杨丛林,充满豪情的阿尔金山国际狩猎场,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民风古朴的维吾尔风情。
地貌气候
且末县南屏高山,地势逐渐向东北倾斜,绵绵山脉犹如一条长蛇,雪岭和冰峰如同固体水库,夏日冰雪消融,流水顺山沟由东南向西形成众多河流(主要有车尔臣河、塔什萨依河、喀拉米兰河、莫勒切河、米特河、博斯坦托格拉克河、安迪尔河等)灌溉着且末绿洲。总面积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17.21%。全县有耕地面积15万亩、优质荒地198万亩。
且末属温带极端干旱大陆性气候,农区平均气温10.1度,极端最低温度-26.4度,极端最高气温41.3度,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日较差最大可达24摄氏度,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9.2千卡每立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8.6毫米,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7级以上大风天气日10天左右。
交通状况
且末县是国道315线西宁至喀什路线入疆继若羌后的第二大驿站。公路交通已形成了东接若羌,西至民丰和田,北经塔中沙漠公路至库尔勒的公路交通网络。同时民航且末机场的复航,使且末客运实现了直飞库尔勒后至乌鲁木齐的目标,从而形成了全县以公路交通运输为主、空运快客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且末县域公路总里程已达1300余公里,其中国道为409公里,通县沙漠公路为118公里,县乡道路为778公里,公路通乡率为100%,通村率85%。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各乡场的公路交通网。国道315线“若羌至且末段”2003年10月开工改建,2005年底全线贯通。
旅游特色
且末县旅游独具特色,有浩瀚无垠的沙漠戈壁、多姿多彩的原始胡杨林、终阿尔金山保护区年积雪的冰川、高达6973米的木孜塔格山峰、通往西藏的神秘古道、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阿尔金山保护区、新疆第一家国家批准的正规野生动物狩猎场—阿尔金山国际狩猎区且末猎场,还有莫勒切河山壁岩画、希利勒克阿孜列克古城遗址、伊斯克吾塔克麻扎、扎滚鲁克古墓群等,独具西部风情特色,曾创造五项世界吉尼斯之最,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和探险家。
且末县利用阿尔金山、昆仑山、沙漠公路、扎滚鲁克古墓群等自然、人文景观发展特种旅游,以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为旅游资源核心,突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浩瀚大漠风光,以“玉石之路”、“丝绸之路”“沙漠公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以木孜塔格冰峰为顶极目标,突出且末旅游“沙海蜃楼、魔幻绿洲”的理念,打造“绿色且末、生态且末、玉城且末”的品牌。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引进资金,实施资本运作,整合特种旅游资源,推动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176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29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4755万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36092万元,增长13%。按全县年常住人口62170人计算,人均GDP为13540元。
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7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39456万元,增长42.78%。
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065.5万元,同比增长34.5%。
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5.06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全年旅游总收入410万元,同比增长18%。旅游景区接待总量1092人次,同比下降18%。营业收入5.5万元,同比下降15%。
2008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018万元,增长2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总人口621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167人,占35.66%;乡村人口44102人,占70.94%。全年出生人口995人,出生率16.17‰;死亡人口217人,死亡率3.53‰。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117.03元,比上年增加617.18元,增长7.2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55元,增加453元,增长9.6%。
人口:约15万人
人口密度:26人/km2
新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隔渭干河与库车县相望,北隔勤格山与拜城县相邻,南连沙雅县。东西长136公里,全县总面积为82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45.5 万亩,林地 48.86 万亩,草场 174 万亩,水面 2.8 万亩,沙地 199.29 万亩,沼泽洼地 5.74 万亩,山地 160.74 万亩,其它 596.07 万亩。县辖六乡两镇,一个农场,总人口16万人,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柯尔克孜、满、土家、乌孜别克、东乡、壮、撒拉等11个民族。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该县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县水土光热条件得天独厚,既是传统的农业灌溉生产区,又是全疆粮棉生产基地。
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尖,西南部宽,呈三角状。分东北部渭干河冲积平原和西南部洪积平原两部分。主要水源来自渭干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天干冷。年均气温10.5℃,年均降水54毫米。
邮编:842100
代码:652925
区号:0997
拼音:Xinhe Xian
行政区划
新和县辖2个镇、6个乡:新和镇、尤鲁都斯巴格镇、依其艾日克乡、排先拜巴扎乡、塔什艾日克乡、渭干乡、玉奇喀特乡、塔木托格拉克乡,1个农场:桑塔木农场。县人民政府驻新和镇。
新和镇
代码:652925100 辖6个社区、3个村委会:托克苏社区、尤勒都斯阔恰社区、琼阔恰社区、热斯坦社区、英协海尔社区、艾提古丽社区、托克苏村、尤勒吐孜阔恰村、琼阔恰村。
尤鲁都斯巴格镇
代码:652925101 辖17个村委会:巴扎村、塔格艾日克村、阿恰勒村、托帕协海尔村、铁热克博斯坦村、乔拉克吐尔村、先拜巴扎村、奥依其兰村、苏帕墩村、托帕克艾日克村、琼科瑞克村、古勒巴格村、吐尔艾日克村、伯克勒克艾日克村、玉吉买艾日克村、阿克吾斯塘村、硝依鲁勒克村。
排先拜巴扎乡
代码:652925201 辖15个村委会:塔什艾日克村、吐格曼贝希村、阔台曼村、阔什艾日克村、若先巴格村、乔勒派巴格村、尕孜买里村、阿特贝希墩村、诺尔巴什拉木村、阿恰墩村、阔纳博孜村、阿热吐格曼村、库木什鲁克艾日克村、英阿瓦提村、博斯坦村,1个农场,40个村民小组。
塔木托格拉克乡
代码:652925205 辖9个村委会:塔木托格拉克村、库英地艾日克村、阿克库木村、乔拉克吐尔村、拜什托玛村、英也尔村、英艾日克村、兰干村、乔拉克协海尔村。
渭干乡
代码:652925203 辖16个村委会:喀拉库木村、布喀塔木村、渭干买里村、拱拜孜村、果勒艾日克村、铁热克力克村、哈尼喀塔木村、托格拉艾日克村、古勒巴格村、亚尔巴什拉木村、苏盖特库孜来克村、克孜勒协海尔村、帕合特勒克村、吾日勒克村、喀拉亚尕奇村、苏巴斯提村,1个农场,57个村民小组。
依其艾日克乡
代码:652925200 辖21个村委会、1个农场:乌尊阔恰村、依其艾日克村、托特塔什村、托格拉库木村、央达克村、阿克亚尔村、托克切克村、奥依买里村、尤喀克英阿瓦提村、加依村、尤喀克买里村、英买里村、克孜勒努尔村、喀拉塔什村、木纳尔村、克孜勒塔木村、恰先拜巴扎村、奥依巴格村、提根村、托玛村、帕依斯村、水稻农场。共有74个村民小组。
玉奇喀特乡
代码:652925204 辖14个村委会:玉奇喀特村、库孜勒克买里村、托格拉克勒克艾日克村、拜勒开斯提村、阿其墩村、兰帕村、阿孜纳巴扎村、钢也尔村、海力派艾日克村、吐格曼艾日克村、霍加吐鲁斯村、奥依艾日克村、尤勒滚协海尔村、裁缝铁热克村,3个农场,5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玉奇喀特村。
历史沿革
因渭干河流经全县,水源充足而得名托克苏县,维吾尔语,意为“丰水”、“水足”。为了避免托克逊县相混,1941年更名为新和县,汉语,取新疆永久和平之意。
新和县境,汉属龟兹国地。唐属龟兹都护府,宋属西辽,元、明属别失八里。清属阿克苏办事大臣,后属阿克苏道库车直隶抚民厅西乡所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属阿克苏道库车州西乡。民国二年(1913年)属阿克苏道库车县西乡,民国11年(1922年)从库车县西乡析出托克苏等十二庄设托克苏县佐。民国19年(1930年)置托克苏县,民国30年(1941年)更名为新和县。1949年后,隶属阿克苏专区、阿克苏地区。
1944年设中山镇和中正镇,1956年成立城关镇,1964年设新和镇。
2000年,新和县辖1个镇、6个乡:新和镇、依其艾日克乡、拍先拜巴扎乡、塔什艾日克乡、渭干乡、尤鲁都斯巴格乡、玉奇喀特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9806人,其中:新和镇 17957人、依其艾日克乡 28564人、排先拜巴扎乡 15174人、塔什艾日克乡 21644人、渭干乡 17067人、尤鲁都斯巴格乡 18812人、玉奇喀特乡 18904人、桑塔木农场虚拟乡 1684人。
优越条件
新和历史悠久,是古“龟兹国”的“繁锦之区”,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314国道穿城而过,南疆铁路横贯县境,总投资三千万元库车县飞机场离新和40公里,阿克苏民航飞机场 200 公里,民航直达乌鲁木齐。新和县金融、商贸、宾馆、文化、娱乐、医疗、电力、邮政、电讯等设施齐全,能满足各地投资客商需求。县乡程控电话、与全国联网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微波通讯覆盖全县,轻击电脑键盘,便可宽带畅游因特网。县境内电力充裕,有 110 千伏变电所 1 座,全县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可保证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需求。中小学教育健全,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完善,调频广播全面开通,无线、有线电视覆盖全县、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新和县水、土、光、热条件得天独厚,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属传统的农业灌溉生产区,既是全疆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国家级优质棉基地县,盛产棉花、小麦、玉米、瓜果等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药材、小茴香、红花、向日葵、胡麻、尖椒、山药、芝麻等,其中棉花为新和县最重要的资源。
近年来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棉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优质果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县已在铁路两侧搭建116公里葡萄长廊,种植了一万亩优质杏和香犁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以畜物业和乡镇企业为支柱的现代高效农业,依托大农业和资源优势,带动全县工业、加工业、商贸的发展。
特色产业
新和县是瓜果之乡。木纳格葡萄粒大味甜,耐储耐运,远销全国各地;优质香犁皮薄肉细、香甜可口,畅销全疆各地;薄皮核桃皮薄如纸,露仁核桃核桃仁外露,为广大顾客所称道;安息茴香、红花因品质优良远销全国和海外;格吉木头巾等民族特需品为各族少数民族妇女所喜爱,并远销日本、独联体及阿拉伯国家。
自然资源
新和县各类资源丰富。石油物探队伍80年代进驻新和县,目前已钻井29眼,有日产原油400吨至500吨左右的羊达克YD5井和英买力YM9井。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在新和县也有重要部署,新和县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950亿立方米,其中英买力、羊达克玉东三个构造带储量1200亿立方米,沙山84构造带储量750亿立方米,西丘构造带正在勘探中,还有盐山、石膏矿、铜矿等资源尚待开发。全县现有林地39.4万亩,水库一座;渠道5528公里,地表水径流量21.9亿立方米。
──丰富的土地资源
全县共有土地资源 1233 万亩,其中耕地 45.5 万亩,林地 48.86 万亩,草场 174 万亩,水面 2.8 万亩,沙地 199.29 万亩,沼泽洼地 5.74 万亩,山地 160.74 万亩,其它 596.07 万亩。
新和县土壤分为十大类,分别是灌淤土、潮土、水稻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棕漠土、风砂土等。通过多年的改造,劣质土壤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全县现有耕地中:中产田占相当部分,约占总面积的 70% ,高产次之,约占总面积的 15% ,其余为低产田。新和县土壤的类型分布情况非常适合于棉花生产集约规模发展及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水利资源
新和县地表水主要引自渭干河。渭干河在境内长达41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21.97亿立方米,年均流量69.5&127;立方米/秒。每年3月至5月枯水期,水量占全年经流量的14.6%,6月至8月为洪水期,水量占全年的48%。&127;新和、沙雅、库车共用渭干河水灌田,新和年均引水量5.4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约为137万亩。全县有泉水8处,年引水量约为100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储量2.38亿立方米,分布在140&127;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地下水来源主要是渭干河水、各水库。近期查明在我县“五一”水库附近有一较大储量的地下水库,拟投资开发。全县现有水库3座,实际库容3350万立方米,现新和县境共兴修干渠4条,支渠24条,渠道总长626.5&127;公里。可灌田21.7万亩;共有排水干渠9条,总长212公里;支排渠408条,总长569公里,受益面积30万亩。近年来,由于新和县引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和配套了灌排系统,对全县主要干支渠进行了防渗,配合实施的农田水利建设,把渠道的有效利用系数由原来的 0.38 提高到 0.52 ,将为发展棉花生产提供一个较高水平的灌排条件。国家级优质棉生产基地项目的上马实施,也为新和县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矿产资源
新和县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物探队伍80年代进驻新和县,目前已钻井29眼,有日产原油400吨至500吨左右的羊达克YD5井和英买力YM9井。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在新和县也有重要部署,新和县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950亿立方米,其中英买力、羊达克玉东三个构造带储量1200亿立方米,沙山84构造带储量750亿立方米,西丘构造带正在勘探中,还有盐山、石膏矿、铜矿等资源尚待开发。
──丰富的光热资源
新和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其特点为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足,多晴天,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夏季干热,冬季干冷,昼夜温差大。其具体表现为:
⑴光能资源充裕:全县太阳总辐射量为 144.6 千卡 /cm 2 ,辐射最高峰值出现在 7 月份,日照丰富,年日照时数历年平均 2886.7 小时,百分率为 65% ,光照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在各个生育期对光照的需求。
⑵热量资源丰富:全县大于 10 ℃的年积温为 3993.7 ℃,而棉花在生育期 (4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 ) 所需积温为 3684.2 ℃,全县平均无霜期为 188.1 天,初霜期时间一般出现在 10 月 18 日左右,终霜时间在 3 月 27 日左右,根据陆地棉从播种到吐絮为期 142 天的需求,完全能够满足其生长需要,从新和县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日照、积温、无霜期这三大要素均能满足棉花、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新和县位列第95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新和县位列第443名。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新和县入选。
2019年11月,新和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3月,新和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新和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28名。
2004年,新和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46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