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常见的农药助剂主要有哪些

农药助剂按来源大体可分为:①无机矿物类;②生物来源的天然物质;③有机合成化合物,其中又可分为表面活性物质和非表面活性物质两类。农药助剂的发展日趋精细化。中国已建立一定规模的农药助剂工业。

常见的农药助剂主要有哪些

常用助剂有以下几类:

填料和载体 在剂型加工中用于稀释原药的惰性固体填充物称为填料;能吸附或承载有效成分的填料称为载体。填料不仅起稀释作用,而且还能改善物理性能,有利于原药的粉碎和分散。填料的理化性质与制剂的稳定性有关,应选择使用。粉剂加工多采用中性无机矿物如陶土、高岭土(见粘土)、硅藻土、滑石粉等。浸渍法颗粒剂采用吸油性强的活性白土、膨润土(见粘土)等。包衣法颗粒剂采用非吸油性的粒状硅砂为载体。

乳化剂 一类表面活性剂,能使一种流体以极微小的液珠稳定地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互不相溶的液体(例如油在水中)中,形成乳浊液。常用的有聚氧乙烯基的酯及醚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烷基苯磺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采用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复合配制的乳化剂,其比例调节到最适宜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以得到最佳乳化效果。

分散剂 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是保持粉粒分散,防止凝聚结团。常用的有烷基芳基磺酸盐及其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等。

湿润剂 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是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粒迅速湿润,并使药液容易在施用目标的表面湿润和展布,帮助药剂渗透。常用的有含皂素的皂角粉、茶子饼粉和含木质素的亚硫酸纸浆废液,以及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

展着剂 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为增强药剂在施用目标表面的固着能力,抵抗风雨吹洗,使药效充分发挥,兼有湿展、渗透能力。常用的有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盐、乳酪素等。在某些情况下药液中添加一些矿物油或植物油也可起展着作用。

溶剂 指农药工业生产和应用技术中使用的溶剂、液体稀释剂和/或载体的总称。如苯类、柴油、甲醇、石油醚等。

粘着剂 能增加农药对固体表面粘着性能的助剂。能增加农药对固体表面粘着性能的助剂。可提高耐雨水的冲洗,提高持效性。如矿物油、明胶、聚乙烯醇等。

稳定剂 指具有延缓和阻止农药极其加工制品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自发劣化趋势的各类助剂总称。稳定剂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保持和增强产品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能的助剂,包括防结晶、抗絮凝、沉降、抗结快及悬浮助剂等,称物理稳定剂;二是化学稳定剂,包括防分解、抗氧化、防紫外线辐照剂等,它们主要是保持和增强产品化学性能,特别是防止和减缓有效成分的分解。如1,2-丁二醇、异丙基磷酸酯、wgwin D902(用于抑制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分解)等。

增效剂 本身没有生物活性,与某些农药混用时,能显著提高农药毒力和药效的助剂。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和生物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喷雾混合液中,特别适合内吸型药剂。以中联化工荣誉原药胺鲜酯(DA-6)为例证: 一般情况下:杀虫剂:每5克可配药液5~20公斤;杀菌剂:每5克可配药液10~35公斤;除草剂:每5克可配药液3.5~20公斤;可防治和缓解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每5克可配药液10~20公斤;叶面肥肥料与微量元素:每5克可配药液5~35公斤。

喷雾助剂 指喷雾施药时应用的助剂总称。应用喷雾助剂的原因是因为现今施药技术,特别是喷雾施药技术中,普遍存在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有人对杀虫剂在田间喷施后药剂的分布作典型调查后指出,真正达到害虫体的药量不到施药量的1%,即99%以上的农药不仅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变成污染源,引起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如今,在美、日、西欧各国,喷雾助剂已成为助剂领域非常活跃的领域。在美国喷施除草剂时几乎总要用助剂,高效和超高效除草剂都有这种情形。

助剂类型

①有助于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散。包括分散剂、乳化剂、溶剂、载体、填料等。②有助于发挥药效或延长药效。包括稳定剂、控制释放助剂、增效剂等。③有助于防治对象接触或吸收农药有效成分。包括湿润剂、渗透剂、粘着剂等。④增加安全性及使用方便。包括防漂移剂、安全剂、解毒剂、消泡剂、警戒色等。

提高农药使用效果的方法,都有哪些?

常规加工方法是按所需浓度将农药原药和填充料混合后,用机器粉碎至一定细度,再混合均匀而成,形成外观为白色、灰白色或其它颜色的粉状固体。粉剂颗粒一般要求通过320目筛,直径大约10~12微米。粉剂的加工方法还有母粉法、浸渍法等。粉剂是固态剂型的基本形态,粒剂、可湿性粉剂等固态剂型就是从粉剂衍生而来。有效成分含量低于10%的为低含量粉剂,主要用于大田使用,含量高于10%的为高含量粉剂,主要用于拌种、土壤使用等。

(2)颗粒剂 是一类形态、组成、用途多种多样的制剂,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制成。按粒度大小区分为微粒剂、颗粒剂、大粒剂。颗粒剂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在粒直径一致的载体颗粒上包一层药,药外面再包一层助剂固定好叫“包衣法”;将液体原药或原药对在有机溶剂里喷洒到颗粒上,农药有效成分渗透到颗粒内,有机溶剂挥发掉,这叫“浸渍法”;将原药与粉状载体兑水混合均匀后挤压成型或切割成大小一致的条块状,这叫“捏合法”。颗粒剂缺点主要有不能附着在植物茎叶上起保护作用、土壤施药时药效受土壤条件限制大、土壤墒情不好时药剂被土壤团粒吸附而影响药效发挥。

(3)可湿性粉剂 是一种以无机矿物为载体,含有湿润剂及分散剂的粉状剂型,用机械或气流粉碎而成。该种剂型溶于水,加水可稀释成稳定的、分散性良好的,可供喷雾使用的悬浮液。可湿性粉剂在农药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包装、运输方便,稳定性好等粉剂的优点,又有类似乳油的分散性、悬浮性,适于喷雾使用。可湿性粉剂加工不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比乳油小。凡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剂和水的原药,适于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凡是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药更适合加工成乳油。

(4)乳油 乳油是农药制剂中的主要剂型,乳油具有有效成份含量高、药效好、使用方便等特点。乳油的基本组成是油溶性的原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原药和乳化剂溶在有机溶剂里,使乳油外观显得清澈透明,看似单相液体,但原药中往往含有杂质,因此,乳油的颜色一般为棕**。乳油一般不直接使用,而是加水稀释后形成乳浊液进行喷雾。通过乳油这种剂型,就可以把一种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原药用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使用,很多有机合成的农药具有良好的脂溶性,适合加工成乳油,乳油剂型的农药很多。

(5)油剂 一般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在20%~50%之间,不需要兑水稀释直接进行弥雾或超低量喷雾使用。油剂的组份为原药、有机溶剂和助剂。使用时,风力大会影响在靶标上的沉积量,所以适合在温室、森林等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油剂所用的原药一般为高效低毒品种,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超低量喷雾雾滴细小,油剂的溶剂要求低挥发性,利于雾滴的沉积。油剂品种不太多,敌敌畏油剂为常见品种。

(6)悬浮剂 其颗粒直径很小,接近胶体颗粒大小,所以也称胶悬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油剂的优点,使用时直接加水即可,其分散效果高于可湿性粉剂而低于油剂,喷洒时不会堵喷头。但胶悬剂最主要的问题是很难长时间保持其稳定性,有的胶悬剂储存一段时间表面出现一层清液,固体粒子明显下沉,使用时摇匀还能用,有的储存时间长了结成块,失去了胶悬剂的流动性而大大降低了使用效果。

(7)水剂 对于那些可溶于水,并且在水中稳定的农药原药,可以通过水溶的方法配制成水剂。水剂加工简单,制剂中不含有机溶剂。水剂剂型适用范围小,水溶性固体原药既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也可加工成水剂,而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易运输、储存,稳定性好,成为水溶性原药加工剂型的首选。而一些植物性杀虫剂和生物性杀菌剂,为保持其生物活性,一般都配制成水剂,如:硫酸烟碱、苦参碱、多抗霉素、井冈霉素等。

(8)烟剂 烟剂燃烧产生的烟雾实际是含有原药成分的微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关键点一是燃烧时不能有明火,只能产生烟雾;二是燃烧过程中原药不能分解,要保持稳定性。由于上述两方面的限制,适合加工成烟剂的原药并不多。烟剂的优点在于不用施药器械,药剂随着烟雾可以均匀地扩散,分布到靶标的各个侧面,例如植物叶片的正反面,甚至心叶里,操作简单、方便,施药效率高。缺点在于施药条件要求在密闭空间进行,不能陆地使用,运输、储藏过程中若有不慎,容易引起自燃甚至爆炸。所以,储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9)熏蒸剂 严格说来,熏蒸是一种农药使用方法,而不是一种剂型。熏蒸剂是指一类农药制剂,其自身可以气化,或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对有害生物有杀灭作用的生物活性气体。如磷化铝片剂,与空气接触后,由于吸收水分而水解为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可以杀死害虫、螨类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生物。这类药剂最大的缺点在于危险性大,往往常温下接触空气就立即产生反应,形成的气体对人体有为害。另外,使用过程中,尤其要求严格的密闭条件,不能泄漏,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

(10)种衣剂 也是一种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在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等剂型中添加黏合剂或成膜剂,使药剂能在种子外面形成一层包衣,保护种子播种后不受病虫等有害生物侵食。由于成本低、防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种衣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种衣剂里可含有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等有效成分,除防治土壤中有害生物外,还可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改善种子周围水分、氧气等小环境,利于种子发芽,促进生长发育。

杀灭植物病虫害的农药种类繁多,作用对象不同,作用机理也不同。由于制造商和工艺不同,每种农药都有许多商品名、剂型和含量。同一种农药因剂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影响药效的因素不仅与农药的成分有关,还与农药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理化性质、剂型和添加剂有关。

不同成分、同一成分、同一剂型、不同含量的农药药效不同,同一成分、同一含量、不同剂型的农药药效也会不同,不同公司的生产能力也不同,因此药效也会不同!也可以说是在早上、晚上还是中午使用。例如,飞虱和蚜虫等迁徙性害虫应根据它们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来确定。早晚飞行能力差。早晚吃药。玉米除草剂可在早晚使用,借助露水分散剂,效果较好。

药物治疗的方式。同一成分的农药使用方式不同,效果差距很大。喷施、摊铺和打孔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前几年很难使用的玉米两点夜蛾主要是以错误的方式使用的。毒死蜱、辛硫磷和麦麸在玉米根部施用,效果良好。喷洒效果差,因为害虫在夜间从土壤中出来危害作物,普通喷洒效果不好。

合理使用农药添加剂。例如,硅酮渗透剂和填充剂可以添加到大多数杀虫剂中以提高药效。请注意,不能添加除草剂、吡唑醚酯和乳油。此外,在杀虫时,添加白糖等引诱剂,可以吸引蚜虫、飞虱等聚集,提高杀虫效果。对昆虫使用药物,了解使用哪种昆虫,并考虑杀死成虫、卵、幼虫或若虫,以减少昆虫的来源;第二,必须轮换药物。害虫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因此不要盲目使用单一药剂。应注意的是,应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也可混合使用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选择合适的剂型。总的来说,乳油具有较强的农药渗透性,悬浮剂更稳定,微胶囊悬浮剂的农药有效期更长。应根据使用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