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陶者》让你有哪些新的感悟?

但凡上过学的人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陶者》都不会陌生: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陶者》让你有哪些新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写烧窑工人常年劳作而居室简陋,以此讽刺时事,控诉社会分配不公对封建统治阶级不劳而获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疾苦予以了深切的同情,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这是一直以来对这首诗正确的理解,但是要是把这首诗放在今天却可以有不一样的解读。

其实诗人只看到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却忽略了社会分工的不同,忽略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更无视劳动的技术含量的高低。陶土烧砖是建设粼粼大厦过程中最简单最低端的体力劳动,粼粼大厦的建设不仅仅就凭工人挖土烧砖再由建筑工人简单垒砌就能完成的。粼粼大厦建设需要工程预算、建筑勘探测量、设计图纸、建筑设备、工程监理、组织协调、建材储备等各个环节,更需要各个工种的协调配合。大量工序的环环相扣,怎么也不能说粼粼大厦使用了烧砖工人烧制的砖瓦,他们就应该拥有大厦吧?

在粼粼大厦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整个过程中,建筑工人只是参与了整个建设中低端的一部分,而不是价值最高的部分。就像宋人张俞《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句诗体现的,是一样的道理。居住大厦的遍身罗绮者不一定要参与大厦的具体施工建设,也不必要亲自养蚕才有资格享用劳动成果。

但凡从事果木花卉种植、家禽家畜饲养、善于诗词歌赋演艺创作等职业人群,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住进高楼大厦既问心无愧、又合情合理。再比如官府的公职人员,凭借才能管理着某个部门,拿着国家的俸禄,一样可以不事农桑,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他们遍身罗绮同样可以心安理得。

就说挖土烧砖吧,也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包括挖土和泥、脱坯成型、上架晾晒、准备大量柴火,装窑烧制等等,这些步骤牵涉了诸多的工种以及大量的劳动力。而烧砖仅仅是这一大堆劳动力环节的其中一环,砖瓦不等同于大厦,而照对诗理解的大厦是用砖瓦建造出来的,烧砖工人理应住着大厦,显然在逻辑上说不通。

不要说相比于现在生产力低下的在宋朝,就是在当今社会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人,他们的收入也是参差不齐的。由于受制于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有人靠着勤劳和才智烧砖致富,也有人经营不善破产的;既然选择了烧砖这样简单的体力劳动,只要你能承受你就坚持。

而获得多少收入更是你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你从事了这项职业就可以住进粼粼大厦。而像已经住进大厦的人,他们都是购买力,不是眼红就能解决问题的,发牢骚骂街更无济于事。大部分建筑工人终其一生,也买不起他们自己亲手建造的别墅非常正常,就像造火车的工人买不起整座火车一样好理解。

其实不论做什么职业,都是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怨天尤人是无能的表现。写到这里我突然来了一样的灵感,想作诗一首作为文章的结语,套用宋代诗人张俞的大作《蝅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操刀卖肉者,竟是北大人?,最后我向自强不息的陆步轩致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