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福建正大集团养猪技术员的工作稳定吗

稳定。正大集团成立于1921年,是泰籍华人谢易初先生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在泰国亦称卜蜂集团,简称CPGroup,正大集团秉承“利国、利民、利企业”的经营宗旨,历经百年的蓬勃发展,已从经营单一业务的“正大庄种子行”,发展成以农牧食品、批发零售、电信电视三大事业为核心,同时涉足金融、地产、制药、机械加工等10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多元化跨国集团公司。

福建正大集团养猪技术员的工作稳定吗

正大养猪场需要自己做饭?

散养户的高风险、低利润,让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概念:养猪不赚钱。 那么“高盛热流”,向我们展示的国内养猪企业纯利可达30%~40%,也就是“养猪最赚钱”现象,这是真的吗?

产业链“一网打尽”背后

从控制饲料产业到入股“雨润”、收购“双汇”到收购养猪场,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采用的是“生猪产业链一网打尽”的方案,其最后一个要点是养殖环节,而紧随其后的德意志银行、新加坡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泰国正大集团也都是把视线放到了养殖这一环节上。

资本的逐利性说明养猪业利润可观,事实也是如此。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2008年2月湖南仔猪、待宰活猪和去皮带骨猪肉与2006年6月的价格相比,涨幅达到347.66%、174.67%和135.8%。

价格巨幅上涨自然引人垂涎。

产业链上的利润高点

“去皮带骨猪肉”,这个产品终端价格的大幅上涨,理论上拓宽了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但实际上,利润不是在各环节平均分配的。

国家统计局一组数据说明了这种匹配的不均衡性。

2006年我国屠宰加工的亏损企业数比3年前增长了32%,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的亏损企业数比3年前下降了30%;屠宰加工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长了1.6倍,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下降了24%。也就是说,屠宰这个初加工环节加大了亏损,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这个深加工环节减少了亏损。

生猪价格放开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也影响到与养殖业关系密切的饲料业的发展。由于疫情、原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饲料产业连受重创,约有5000家中小型饲料企业因微利或亏损已停产。

2006年6月后,生猪价格开始飚涨。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提供的上面那组数据可以看出,显然待宰活猪价格比去皮带骨猪肉价格的增幅要大。

长沙市某畜牧公司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养猪利润确实在20%-50%之间。2005年亏得最厉害,目前把2005年的亏损额都补回来了。”

20%-50%的利润,养殖环节是该产业链上的利润高点无疑。当然,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这个超长的生猪价格飙涨行情,也让养猪利润这个香饽饽有所放大。

利润高点的向后转移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队农户处夏普照介绍:“事实上,2008年8月初,猪肉价格就达到了最高点,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为23.25元/kg,之后下滑。”

猪肉价格见顶后,养猪业利润还稳定可期么?

肉类消费的民生特性决定了肉价不会有类似房价一样的上涨空间,肉类消费的低价格弹性也决定了消费者不能像不买房一样去不吃肉。也就是说,肉类消费的价值链条呈闭合式。

那么,生猪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价值分配向价值链后方倾斜、肉制品加工企业将迎来高利润率。

在高肉价的驱使下,一批从未有过养殖经验的资本也开始进入规模化养殖行业;而当肉价处于下跌通道,由于价值链前端的份额被压缩,养殖行业通过整合催生更大规模的企业则已是箭在弦上。

由于我们的生猪散养户饲养量比重高于规模户,所以规模户存栏量增长1个百分点,弥补不了散养户下降1个百分点所减少的存栏量。散养户的快速退出也将进一步刺激规模户的继续投入或资本整合。

不需要。正大养猪场待遇很好的,工资越高,到月就开工资,一周一个休息日,五年级有福利,正大养猪场不需要自己做饭,老板提起工人伙食不错。正大养猪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养猪场,职业待遇还是挺不错的,工人强度也大,比较自由。正大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跨国公司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1059.html